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常常說成為「醫患關係」,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對於雙方都有益處。在醫者與病人之間,一般認為是醫生更為主導的,就好像老師與學生之間,是老師教導學生學習,學生則要虛心聽從。原來早在《黃帝內經》中,已經有討論了醫患關係的問題,而且觀點十分獨特!
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黃帝提出了一個問題,假若生病了之後,有一種情況:假如是高明的醫生,能夠清楚掌握醫學的理論法則,而他所治療的病人,即使像自己親戚兄弟那樣經常見面,已經十分熟悉對方的聲音氣色,能夠非常準確的作診斷,但為何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仍然會治不好病?難道還是不夠及早治療?岐伯從一個特別的角度解釋:
歧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工」即是醫生的意思,他從醫患關係的角度解釋,又用了中醫學「標與本」的說法,認為在治病的過程中,病人為本,而醫生只是標,就是說醫生只是幫助病人康復,假如病人無法接納醫生的幫助,身體內的「邪氣」不能制止,病則不能治愈。
進一步問,為何病人無法接納醫生的幫助呢?這裡的接納不單是吃藥治療的問題,其實這跟上一篇提到的「神不使」有關。在中醫治病的時候,除了診斷明確、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之外,假如病人的精神、意志不強,或者有其他慾望、貪念、思慮、擔憂,均會影響療效,這些都是治病能否獲效的更根本原因。
道理就像扶助一位婆婆過馬路,但婆婆本身不需要過去,你怎麼扶她也不想動;又好像地震的災民需要援助,但是某地區不想接納其他國家的支援,救援物資怎麼也到不了他們的手中。從《內經》這些話中可以看到,中醫非常重視人的情緒、心理,在治療康復中的作用,當一個人的心底裡有各種不願意接受治療的想法,這將會造成「神不使」,即使華佗再世亦無能為力了。
在醫生與病人的關係中,其實是以病人為首,而醫生只是一個幫助者。這一種醫患關係的態度,反映了中國文化中重視「內因」的思想,就好像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的主動學習更為重要,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而已,學生能否成才,還得要靠自己的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