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帝內經》開首的第一段文字,黃帝提出了一個問題,他聽聞上古的人都能夠活到百歲,而且身體動作都沒有衰退,可是到了今天,為甚麼人們到了五十來歲,就已經衰弱了?
《內經》的時代,距離我們已經兩千多年了,黃帝說這段話時,是指比兩千年前更上古的時間,而他當時說的「今天」,已經發現這種現象。這一個問題,到現在我們還是非常關心,可是現在五十歲衰老好像是一件常事了,甚至有些年輕人都在概歎,為甚麼到二、三十歲就變老了?活到百歲真有可能嗎?
於是,《內經》中記載了岐伯的回答:「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為甚麼上古的人能夠活過百歲呢?道理說出來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天道」。這個「道」,就是指萬事萬物的正常規律,這規律體現在人身上,我們就會叫作「生命之道」,或者「養生之道」了。
懂得養生的人,就是懂得按照天道的法則來生活。尤其「節制」二字,是中醫的智慧養生竅門,凡事過猶不及,講求中庸之道。這裡還舉了一些具體例子,主要還包括了三方面:飲食饑飽有節制、生活起居有規律、勞作安逸有節度等,就是飲食、生活、運動三方面,只要都做好了,健康就距離我們不遠了。
但是岐伯還指出了反面情況,為何半百就早衰?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這種無節制的生活,大家都會感到不健康了,可是在我們身邊,卻有許多人都是這樣過日子:有人爲了滿足食慾,飲食過飽過豐;有人爲了追求享樂,生活沒有規律;有人爲求生計工作忙碌,弄得精神身體勞累不堪,卻又缺少運動……
其實,無論是兩千年前,抑或是今天,情況還是一樣。這就是讀古人書的價值了,《黃帝內經》之所以被譽為中醫最重要的經典,就是因為她講出了千古不變的道理,值得我們反覆細味。
怎樣讓自己活到百歲?下期再談。
(專欄Pdf版本:http://www.vegsochk.org/yueso/ys172/V3-6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