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學時代開始,一直喜歡在網上寫文章、寫博客,透過寫作,文字有了不少進步,本來中文一直不算很好,後來卻竟能夠出書!努力筆耕還真是有用的。
因時代變遷,曾換過幾個博客了;後來博客不流行,轉移去Facebook、微博,這些地方不太方便寫文章,只喜歡短文、速食,於是寫作也稀疏了,轉為專心寫書做研究。其實,心底還是很想有個地方,能夠隨心所欲,直抒己見,外可宣揚自己的信念,內可作為情志養生。
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終於能夠建立自己的網站leeyuming.com!感觸良多,就像終於搬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有個安樂窩」了!
網站取名為「上醫方」,寄望著我的理想。
名為「上醫」,自古醫分三等,上、中、下醫,即是醫生之高低水平之分,能夠成為上醫,是筆者的目標。關於上中下醫之說,通常有三種說法:
一、「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是故治某病不是本站討論重點,疾病還未發生而先防則是高明之醫。在醫師層面,這就講求高超的診察方法,以及經典理論的融會貫通;在患者層面,則講求如何正確養生。這些均是筆者最關注的議題。
二、「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同樣,本站最不欲談的是治某病的方法,最少應談如何治人,更可論盡天下家國。
三、「上醫治心,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相對上條,中醫下醫同樣治人治病,只是上醫變成了治心,實際上即是「治國等於治心」。這與四書中《大學》之意相同「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若要能治國,「正心」實乃其本。故此「修心養性」,才是成為「上醫」的不二法門,將會是本網站最常討論的問題。
再說「醫方」,醫方即是醫師之藥方,醫方之中若能代表「上醫」者,非張仲景之「經方」莫屬!經方的理論,是筆者多年來集中攻克的研究方向,亦是筆者臨床看病所堅持使用之方,「勤求原意,博採經方」是筆者所堅持的態度。本網站將為筆者發表醫學觀點之地方,促進學術交流。
「上醫方」為筆者之厚望,若要推動中醫發展,必須使自己成為上醫、以及讓更多人成為上醫,中醫才能有真正的進步。
值網站新張誌慶,定當勤加鞭策自己,切莫辜負恩師厚望,為中醫承傳奉獻吾身!
李宇銘
2014年7月24日
於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正值金秋紅葉之際,於北京司馬台長城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