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真原》

學中醫者普遍感覺得到,《中醫基礎理論》教材錯謬百出,學中醫從《中基》開始學起,實乃誤人子弟!若要學好中醫基本理論,可讀《臟腑真原》一書,乃山東中醫藥大學張效霞教授力作,他從中醫根源之《黃帝內經》入手,還原中醫臟腑之本原理論。其中著名觀點如「肝不主疏泄」、「脾主運化當為胃主化、脾主運」等,均是簡明扼要的重要理論,使學者撥開雲霧,為學醫者必讀!

 

83d194ebtd9b3b183fc50&690

 

 

内容简介:

    脏腑的本义是什么?阴阳五行学说是如何与脏腑理论结合起来的?“藏象”还是“脏象”?三焦的实质是什么?肺主宣发还是上焦宣发?“心为君主之官”和“十一脏取决于胆”如何协调?膀胱气化、肾气化,还是三焦气化?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
中医脏腑理论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历代医家多有传承和发挥,近代以来又受到现代科学和医学的冲击和融合,时至今日,理论构建尚不完善,各家观点众说纷纭。脏腑理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它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脏腑真原》作者从大量文献中搜寻有价值的资料,试图理清脏腑理论的发展脉络,正本清源。

目录:

【导论】
【脏腑概念辨析】
 一、藏府(脏腑)之本义
二、广义的脏与狭义的脏
1.九脏
2.十一脏
3.十二脏
三、脏腑系统的多家学说
1.脏腑的数目
(1)五脏说
(2)六脏说
(3)五腑说
(4)六腑说
(5)七腑说
2.脏腑系统的组成
(1)五脏五腑
(2)五脏六腑
(3)六脏六腑
四、奇恒之腑不得作为脏腑系统的组成部分
五、脏腑与藏象考辨
1.藏象之沿革
2.藏象之本义
3.脏腑涵藏象
【脏腑起源与形态结构】
 一、早期解剖活动探析
二、脏腑起源于解剖
三、脏腑形态结构
四、评价与反思
【脏腑与阴阳】
 一、阴阳并非源于《周易》
1.各逞其能的起源说
(1)源于男女
(2)源于生殖崇拜
(3)源于占卜
(4)源于历法
2.“《易》以道阴阳”是后世注文误入正文
3.中医阴阳观与《易》学阴阳说之不同
(1)数字的阴阳奇偶观念不同
(2)阴阳的升降趋向不同
(3)部位阴阳划分的标准不同
4.医易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二、阴阳学说渗入中医的历史过程
三、脏腑阴阳属性之划分
四、阴阳类分脏腑的原理及依据
五、阴阳学说对脏腑理论建立的影响
【脏腑与五行】
 一、杂见纷陈的起源说
1.源于天赐
2.源于五方
3.源于五材
4.源于五星
5.源于自然崇拜
二、五行学说向中医的渗透过程
三、五行与时空
1.五行配时空的演变过程
2.五行配时空的原理溯源
3.脏腑的时空特性及其意义
四、五行配五脏
1.两种不同配属模式的由来
2.两种不同配属模式原理索解
(1)古文《尚书》说
(2)今文《尚书》说
3.五行配五脏的作用及意义
五、五脏与形体官窍
六、五脏傍通
1.五音
2.五味
3.五谷与五畜
【脏腑功能辨析及其发生学原理】
 一、脏腑功能总论
1.脏“藏”亦“泻”,腑“泻”亦“藏”
2.脏腑功能孰为主?
二、胃
1.来源于解剖的胃主受纳
2.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
3.腐熟水谷的部位虽然在胃,但这一功能却是由中焦来承担和完成的
三、小肠
1.受启于解剖的受盛、化物与传送
2.“泌别清浊”不是指小肠具有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而是指下焦而言
(1)“泌别清浊”之本义是说水液自小肠下口渗入膀胱,滓秽传入大肠
(2)近代以来为了使其“合乎西说”而篡改为“吸收水谷精微
四、膀胱
1.中医是否发现了膀胱上口?
2.膀胱贮藏津液,胞储存尿液
3.气化所出为何物?
4.膀胱气化、肾气化。还是三焦气化?
五、三焦 

1.形形色色的三焦说

1)无形无质说

2)无形有质说

3)有形说

2.三焦的部位与形态考原

1)“无形”当为“无常形”、“无别脏形”

2)三焦当位于腹腔之内

3)三焦当是由三块中间有沟渎的“不实之肉”所构成的器官

4)三焦当是指小网膜、大网膜和肠系膜

5)三焦实质至今未被阐明的原因

3.膀胱与胞之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4.三焦的功能

六、胆

1.胆汁非由肝分泌,而是来源于胃,也没能发现其消化功能

1)从历代医籍的有关论述看

2)从历代对黄疸的证治分析看

2.胆汁的主要功能在于“主决断”

3.“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只是“脏腑功能孰为贵”众多不同说法的“一家之言”

七、心

1.“心主血脉”不是通过解剖而发现的,而是五行归类的结果

1)从《内经》看,“心主血脉”是五行归类的结果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医不可能从解剖学上认识到心脏具有主持血液循环的功能

3)将“心主血脉”解释为是在解剖方法启导下而得出的关于脏腑功能认识的观点及将其与“血液循环”相等同的说法,是将西医学理论比附于中医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2.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

1)精神意识并非由心专主,而是五脏共主

2)心主神明乃是由心之于身,犹君主之于社稷国家的观念推论而来

3)“头者,精明之府”,与神志无关

4)“脑为元神之府”,也不是说神志活动由脑所主宰

5)脑不属于脏腑,故“脑主神明”“纵然能说必不能行”

6)“心脑共主神明”既无必要,也不可行

7)中医学术界热衷于“脑主神明”的原因及反思

八、肺

1.肺主气本义考原

1)现有解释存在的主要问题

2)《内经》时代人们虽然认识到肺有从自然界吸入清气的功能,但却认为其动力机制来源于宗气

2.肺主宣发与肃降,错对兼半

1)是肺主宣发,还是上焦主宣发

2)来源于五行推论的肺主肃降

3.“通调水道”非指肺之功能,而是指下焦功能正常

九、脾

1.脾主运化当为胃主化、脾主运

1)现有理论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2)脏腑功能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脾的功能只能是“运”而不是“化”

3)脾主运化“误会”的由来

4)“脾主运”乃是由五行理论推衍而来的脏腑功能

2.“脾主升清”即是“脾主运”的同义语

1)“脾主升清”理论的现代提出及解释

2)“脾主升清”之本义

3)没有将“升清”单独作为脾之功能的必要

3.脾主统血是说脾气虚而不能摄血,并非是说脾脏本身具有“统血”之功能

1)《难经》“主裹血”不是指脾的功能,而且也不能由“裹血”而推论出“统血”

2)“脾统血”之本义

3)温补学派由“气能摄血”嬗变为“脾主统血”

4)当今学界之所以提倡“脾主统血”,乃是因其与西医学的认识可以相“合”的缘故

5)还“脾主统血”之本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十、肝

1.“肝主疏泄”考辨

1)“肝主疏泄”理论的现有解释

2)“肝主疏泄”的争鸣

3)“肝主疏泄”源流疏证

4)近代以来对“肝主疏泄”的强加比附

5)“肝主疏泄”来源于五行推论

2.“肝主藏血”释疑辨误

1)“肝主藏血”是为了解释五脏何以能够“藏神”这一五行归类的结论而提出的

2)将肝主藏血嬗变为肝的基本生理功能是近代以后之事

3)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功能的说法是以西医学关于肝脏功能的认识为参照物,强加于中医的

十一、肾

1.“肾主水”的认识并非来源于解剖,而是五行归类的结果

2.“肾主藏精”也是来源于五行推论

1)由宫刑和外肾说起

2)“生殖之精”藏于肾的由来

3)肾藏五脏之精的发生学原理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 开本: 16
  • ISBN: 9787508056456, 7508056450

 

 

 

還有他的其他著作:

 

《無知與偏見:中醫存廢百年之爭》

83d194ebtd9b2ecaacbcb&690

 

 

《回歸中醫——對中醫基礎理論的重新認識》

 

2013-08-09jq0pwjuymzz

 

 

張效霞教授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d194eb0101dky2.html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