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身心靈醫學基礎」課程 暨 李大夫年度招收弟子

李宇銘博士致力推廣身心靈合一的醫學觀,近日新作《向癒》正式出版,反應熱烈,李大夫將於10月舉辦「中醫身心靈醫學基礎」課程,講授書中核心內容,學習如何療癒自己、療癒他人。李大夫義務授課,課程歡迎公眾人士參與,開課同時招募新一屆弟子,詳情如下:

 

201810poster copy

 

【中醫身心靈醫學基礎課程】

 

 

日期:2018年10月3、10、18、24、31日

(日期一般為每逢週三,10月17日為重陽節假期順延一天到18日週四)

時間:晚上7:30 – 10:00(10:00-10:30為課後討論,自由參加)

地點:旺角油麻地區,將於報名後正式公佈

 

導師介紹: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博士後,香港註冊中醫師,曾任中文大學、浸會大學中醫講師。素食十多年,是一名靈性修行者,主張全人身心靈合一醫治。李大夫著有多部學術與大眾著作,最近出版《向癒:從難治病與慢性病徹底解脫,以身心靈中醫為鑰,邁向終極健康》一書,是一名身心靈中醫。更多介紹請參閱「李大夫簡介」。

課堂內容

中醫學是一門重視身心靈合一的整全醫學,在李大夫的新作《向癒》一書之中,提出中醫身心靈醫學的概念與情志療法理論。本次課堂,將會分享李大夫多年的學習研究心得,幫助醫者助人自助,學習如何療癒自己、療癒他人。

五次課堂內容,分別講授五大主題:身心靈醫學觀,望神,情志療法;疾病功能法,內自醒等,詳情如下:

第一堂:身心靈醫學觀

-何謂「身、心、靈」?中醫上如何重視三者的關係?為何心靈醫學是成為「上醫」的關鍵?

第二堂:望神

-如何透過讀人眼神面容,判斷情志心神狀態?

-介紹七情的基本眼神面容特徵;兩種觀察心神情志的方法:左右比較法、直覺感知法

第三堂:情志療法

-如何透過情志養生與情志療法,助己助人療癒身心?

-情志養生的兩種層次:中與和;情志療法的三個層次:五行生剋法、以陽消陰法。

第四堂:疾病功能法

-「病由心生」,凡是疾病皆有心靈層次原因,如何發現?

-透過自我求問,互相研討,認識各種疾病的心靈層次成因。

第五堂:內自醒

-人的內心也有「陰陽」兩面,如何認識自己深層的一面?

-透過「從治法」的情志療法,幫助我們成為更完整的人。

 

 

費用:中醫學生500元;中醫師1000元;*公眾人士2000元

(費用為場地費用,老師義務教學,餘數撥入弟子基金,用作日後教學研究用途)。

 

報名方法:進入後列連結,填妥報名表格:【點擊進入】

-額滿即止。獲李大夫確認可錄取者,請於課程第一堂繳費。

-報名參加此課程,可同時申請成為弟子,請在表格內填妥資料。

-如申請成為弟子者,完成五堂課程後,將自動成為記名弟子或入門弟子。

 

*注意,李大夫現階段只招募中醫師與中醫學生成為弟子,公眾人士亦可報名參與本課程(但無需成為弟子)。李大夫現有弟子、中醫師、中醫學生優先參加課程,公眾人士次之,若名額已滿,已報名者待日後對外開課時將可獲優先通知報名。

 

備註:

本課程的第二、三堂課,包含了對公眾舉辦的「望神療癒師-入門課程」課程,可參閱該課程介紹

 

IMAG5392 (1)

(2017年首屆弟子入門課程合照-中醫核心理論課程)


 

 

【李大夫的三類弟子】

李宇銘博士2017年開始招收弟子,公開授徒,至今弟子共有106人,形成了一個學習團體,一起學習醫學之道。透過建立持續的師徒關係,因材施教、因能學習,使學問得以承傳。

如欲成為李大夫記名弟子與入門弟子,必須先完成10月份舉行的入門課程:「中醫身心靈醫學基礎課程」五次課堂(每堂課2.5小時,共12.5小時)。

師承是數千年來恆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傳統的弟子分為三類:記名弟子、入門弟子、入室弟子,現公開招收記名弟子及入門弟子,學者可按自己的能力和時間報名。

 

招收弟子對象:中醫學生、中醫師

 

第一類、「記名弟子」

概念:記名弟子是記錄在老師名冊上之學生,嘗試體驗師徒關係。

弟子要求:愛好學習中醫經典,希望將所學知識與他人分享。

招收條件:完成記名弟子入門課程,踴躍參與課後討論。

學習機會:參與弟子的網上內部學習群組,互動討論;可參與李大夫後續的《傷寒論》以及望診課程。

#入門課程包括:中醫核心理論課程、明堂診法課程或中醫身心靈醫學基礎課程

 

第二類、「入門弟子」

概念:入門弟子是正式師徒關係之開始,踏進老師學問之門。

弟子要求:願意付出時間學習參與討論研究,提升自己水平,志願推廣仲景醫學。

招收條件:協助整理老師的課堂錄音,協助編寫文章與著作,組織各種學習與推廣活動。

學習機會:參與老師的經典研究,以及每月定期學習小組,與老師制定個人學習目標,互動學習。

 

第三類、「入室弟子」

概念:入室弟子是與老師成為夥伴,一同學習生活之密切同修關係。

弟子要求:志願全面繼承老師的學術思想,願意改變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人,以成為上工為目標,正心修身,成為身心靈之醫者為願景。

招收條件:需要能夠最少背誦《傷寒論》前一百條條文,熟悉老師的《傷寒原意》三書的理論架構,通過老師口試考核。

學習機會:跟隨老師門診學習或工作,與老師一起緊密聯繫,在生活上互相提點。

 

 

備註:

三類弟子,就好比現在大學學習中醫的過程,記名弟子像是大學課堂的旁聽生,入門弟子像是正式入學的本科生,入室弟子像是跟隨導師學習的研究生。

三種弟子並非一定循序漸進階梯,可以直接報名成為入門弟子、入室弟子。

古今師徒概念不同,現在弟子並無必然的要求,無拜師儀式,亦非終生制度,也可以同時跟隨其他師門。成為弟子者,將會李大夫網頁上公開姓名,亦可按彼此意願隨時解除師徒關係。

三類弟子之說,是自古已有之說,可參考這篇文章解說:「記名弟子、入門弟子、入室弟子

 

報名方法:

進入上述課程報名連結,填妥報名資料,遞交一篇短文給李大夫,說明希望成為哪一類弟子,簡單介紹自己,以及希望成為弟子原因,並透過facebook附上一張一個月內拍攝的個人近照。

請透過「李博士中醫教室」facebook專頁pm留言報名:https://www.facebook.com/Dr.leeyuming/

 

弟子申請截止報名日期

2018年9月9日(週日)晚上9時前

 

P_20180131_215039_PNsmallP_20180128_163509_vHDR_Onsmall

 (望而知之謂之神——明堂診法課程照片)

 

(發出通告:2018年8月10日發出;8月27日更新)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