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者」李宇銘訪談

下文為2010年香港大學中醫藥學會刊物之訪問稿——

 

 

零六年的暑假,我在書展裡買了一本《中醫學神》。

不知那裡來的怪念頭,總自覺深呼吸拿起這本書,到付款處給六十八大元,便是真的要立下決心,實踐我的中醫夢。

又或許那時候,我是好奇地想看清楚這個夢,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

想不到,數年後,我已是杏林學子,而我竟有機會,親身訪問這「造夢者」。

頓覺這夢,可比想像中更豐富而實在。

 

夢想燃起時

「中五的時候,我本來是立志當西醫的,那年我參加了醫管局的學生醫護服務體驗計劃,有機會到醫院實習一個月,那時候深感醫生只能給予每位病人五分鐘的時間,實在是不足夠,亦見其工作十分艱辛。直到中六時,我才決心要當中醫。因我小時候很容易扭傷,發覺中醫的推拿按摩能有效的舒緩,卻是西醫急救所無法做到的。中醫不需要甚麼儀器,單靠雙手和草藥就能夠醫病,且歷久常新,對我來說,是一套更完美的醫學。現在回想,為何當初想讀中醫,已不再重要,因愈讀下去,動機便愈多,不斷在變化。」

 

夢想啓航時

「最初兩年讀中醫時其實是茫無頭緒,對中醫的想法也只是隨波逐流,沒有把握將來可醫治好病人,直到三、四年級時,才思考多了中醫的事。在四年級時,我推延了課程的學習,獨個兒去到南京中醫藥大學作交換生。那一年,有機會跟從不同的老師學習四大經典,使自己對中醫有了全新的了解。中醫經典,確是學習中醫的大道,甚至是捷徑!因當中包含了中醫的核心思維。」

 

把夢想傳出去

「當初寫《中醫學神》,是因為一位在突破出版社工作的朋友邀請我。我希望能寫一本書,全面介紹中醫的概念,使年輕人能發現中醫輕鬆有趣的一面,又明白中醫並非如想像中的難理解,希望他們閱讀過後會相信中醫,生病時亦會選擇看中醫。」

 

夢想中的稜角

「『課堂上,老師各教各,偏要學生來結合』,正是現在中醫本科學習的最大問題。各科的老師未能充分溝通,使學生陷於困惑,難以單靠自己綜合『各家學說』,造成學習時的迷惘。教學亦有把中醫思維簡單化的傾向,產生中醫思維能力下降的危機,如教授診脈時,強調甚麼脈象便代表甚麼證,卻未能融合中醫四診合參的整體思維。」

 

「另外,中醫臨床各科的內容亦往西醫學傾斜,打亂了學生在中醫方面的思想。如我們學中醫基礎理論時,有些老師會說:中西醫『血』的概念是基本相同的。但實際上,中醫本來就是一套形而上的醫學,研究對象是無形的、抽象的,而在西醫裡,根本不會有血熱、血寒、血虛等概念。西化的傾向,使學生混淆中西。」

 

「又如在《中醫基礎理論》中,很多基本的概念都弄錯了!比如說『病』、『證(証)』、『症』,這三個字都重新定義了。先說『證』,即『證候』的縮寫,教材定義其為『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而『病』則是『疾病發展的全過程』。但實際上,中醫看病時根本不可能看到整個疾病的全過程,我們看病都是階段性的,故在此強調階段性或者全過程都是無意義的。根據《說文解字》,『證』,解作『告』;『候』,即『伺望』,『證侯』一詞可理解為四診的全部內容,亦即是臨床表現,因此,『病』、『證』和『症』本來都是同一個意思,用一個『證』字就夠了。中醫思維所用的是內外觀,即是從現象發現其本質,如發燒是現象,本質便是其原因、病機。我們常說『辨證論治』,但是所辨別的『證』是甚麼,我們都不知道,中醫怎麼看病呢?類似的問題,在《中基》裏實在太多了。

 

「本科學習中醫診斷時,過份強調問診在診斷中的重要性,而輕視了望診、脈診等內容,使學生過份依賴病人所提供可能帶有主觀性的資料,而忽略了客觀擺在面前的證侯。本科學習中醫的考試模式過於機械化,使學生缺乏了收集四診以及病機的思考過程,直接把某些證候和病因簡單的掛勾了,未能考核學生的真正能力。」

 

夢想成氣候,需等幾十年?

「一般人都會認為老中醫便是好中醫,因其經驗豐富。所謂經驗,其實即是把理論實踐出來的親身體驗。有理論,經驗才有價值。即使行醫多年,假如沒有理論的話,怎麼也不可能單靠累積經驗而成為明醫。我們年青的中醫,雖然是缺乏臨床體驗,但只要熟悉理論,再補充臨床實踐,把理論聯繫上應用,很快就能上手。無可否認,體驗是學中醫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一個中醫的水平高低,不是看年紀是否夠老、經驗是否豐富,而是看他能否融匯中醫理論。」

 

夢想照亮別人

「我和幾位中醫同學,去年組成了公益性組織『全仁中醫』,希望把年輕的中醫帶到海外的偏遠地區,以中醫藥幫助貧困人民。我曾到菲律賓東部作義診,發現當地的醫療設施極為不足,相對地,因中醫所需的設備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做更多去幫助病人。中醫的新畢業生亦可藉此機會訓練醫術,救急扶危。相對於香港,一般看到的都是些都巿病和慢性病,在貧窮地區的工作則更富挑戰性、責任更大,有時甚至要以中醫去起死回生!」

 

夢想繼續燃亮

「我希望,『全仁中醫』能走到世界上更多不同的地方,帶領更多中醫師到貧困地區作義診。做中醫不是只爲了謀生賺錢,更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深感當初選擇讀中醫是明智的,希望憑其「簡、便、效、廉」的特點,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後記:

訪問裡,Vincent多次強調中醫所應有的高尚醫德醫術,以及「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的學習態度。使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他幾次有力地說:「我知道如何學中醫」及「我有信心醫好我的病人」。

把一大堆「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背得滾瓜爛熟,大概也未必使人知道如何學中醫、如何用以醫治人。多麼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斬釘截鐵地說出這兩句話。

這一次訪問後,把中醫義診推廣到貧窮地區的那清晰而雪亮的目標,悄然溜進我的心底。繼數年前《中醫學神》使我初嚐夢想的氣息,Vincent再次啓發我,夢想,還可更遠、更光、更亮。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ake on a plant-based diet

2012年4月3日《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訪問

613a05fagbcc77d11a6c0&690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http://www.scmp.com/images/label_icon.gif TCM
Jeanette Wang (jeanette.wang@scmp.com)

Apr 03, 2012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eaches that humans should eat all kinds of foods, similar to the modern idea of a balanced diet. The plants-only diets now associated with vegetarianism are not mentione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on proper eating.

In fact, some passages seem to specifically endorse diets that include at least some meat. For instance, the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 says: “When one takes the tastes of cereal, fruit, meat, and vegetable in combination, it can invigorate the essence and nourish the vital energy.”

The book, which dates back to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BC-221BC), also says that “medicines are used to fight the evils, cereals are used to nourish the body, and fruits, meats and vegetables to aid the efforts – all the tastes working together to reinforce the vital qi and essence”.

Shen Nong’s Herbal Classic, writt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D25-AD220), also mentions meats, such as chicken and wild goose fat, among foods that can improve health and delay ageing.

That said, a plants-only diet can still be consistent with TCM, says registered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Vincent Lee Yu-ming, a Hongkonger who’s doing a PhD in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at th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Meat can be beneficial, but if you eat too much of it you usually get diseases such as stroke, diabetes, asthma, obesity – these were indicated some 2,000 years ago,” Lee says. “In fact, in ancient times, most people in China had mainly vegetarian diets as it was difficult to find meat to eat.”

Also, TCM considers dairy products, especially cow’s milk, unsuitable for humans in most circumstances. Lee says it’s harmful to drink milk and eat eggs every day, because they are cold and wet in nature and, in TCM theory, serve to nourish yin.

While milk and eggs can help treat some diseases caused by a yin deficiency – such as fever caused by heat syndrome – Lee says daily consumption can damage the digestive system, leading to cold-damp syndrome and a reduction of qi, the body’s vital energy.

“In TCM, every type of food has a different nature, some are hot and some cold,” Lee says.

The nature of a food is defined by observing its effects on the human body. Typical cold foods include watermelons, turnips, pears, laver and clams; hot foods include ginger, Chinese spring onions, Chinese chives, garlic, chillis and mutton.

“Cereals are the best foods for supporting life because most are yin-yang balanced in nature, which means they’re suitable for most people to eat every day,” Lee says.

In general, in TCM there are three concepts to follow when picking food, he explains. First, choose foods that are in season. “Eat watermelon in summer, oranges in winter, pears in autumn. Foods in season are usually good for health,” he says.

Second, eat local. “It’s similar to eating in season. The food is planted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in which we live, so we think it will have the same function to help improve our health. In TCM, we think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can nourish different people.”

Third, eat food specific for your body constitution. “In TCM, we think people have different body situations – some may be in a situation of disease, others are of different ages and have different nutritional needs.

“Some people have weakness of qi in the blood or too much fire in the body,” he says. “If you’re weak in the body and usually feel cold, you have to eat more food that’s warm in nature to help strengthen the body. If you’ve got too much fire in the body, eat food that’s cold in nature.”

The best method to know your body constitution, says Lee, is to get diagnosed by a TCM practitioner. “Or you can listen to your body; our bodies know how to choose food.”

Lee turned vegetarian himself eight years ago. He became vegan three months ago after seeing videos of the production of milk and eggs.

“If you’ve been eating meat for a long time, the body becomes contaminated and polluted, so sometimes the body may not understand what’s most suitable for it,” he says. “Sometimes, after trying a vegetarian diet, the body will become clear. It will be easy for the body to know what’s best.”

He says he feels physically stronger and has better endurance since switching to a plants-only diet. He also relaxes more easily, has better bowel movement, and falls ill less frequently.

“It’s more than the physical – mentally, I feel more flexible and creative,” he says. “My mind is more calm and peaceful. My personality has also changed – I’m more gentle and polite. I have more compassion towards people and animals. I can live in a simple way with less desire.”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2011“菲凡任務”之醫師手記

2011年12月19日《中國中醫藥報》第3版「視點」全版刊載。

 2011“菲凡任務”之醫師手記

 

點擊下載全文 (PDF, 426KB)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醫藥專業招生應重文科基礎

2011年9月22日《中國中醫藥報》刊載

 

中醫藥專業招生應重文科基礎

 

科学总是随着方法论、认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样学习中医者如果疏忽了文化源头及方法论、认识论,有如无土则根无由生,无根则本无以长。



从中医发展的源头来说,中医是由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发展而来;如果从学科的知识结构来看,中医学包含了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地理、天文、社会等学科知识,是各种中国古代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医学是一种系统科学、综合科学,是有别于还原科学、分析科学的另外一种科学方法。但现在,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基本都是接受现代科学教育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也是中医教育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大学中医本科应以文科生的标准来录取学生则较为合适,因为学习中医所需要的,正是那些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根底。如果有古文、哲学的知识,更能辅助中医经典的学习,溯本求源。但现在的招生标准,是选择擅长数、理、化的学生读中医。表面看来学习那些生物学、化学等科目有助医学的学习,了解人体的生理情况;但实际上这主要帮助西医的学习,对中医的学习并没有特殊帮助,更可能有负面影响。



中医的课程重点应是培养中医。应该按着中医本身的规律而不是西医的规律招生。这样,一方面学生没有良好的基本概念,缺乏对中国文、史、哲的知识,在开始学习中医时才发现其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在学习中医时遇到不少困难。另一方面,理科生从小已习惯还原科学式的教育,很少接触系统科学的内容,加上本科课程内没有关于方法学的科目,当学生接触中医学的时候,便会发现很多跟自己从前所学知识出现矛盾的地方,引发质疑,甚至怀疑、否定中医的科学性,降低对学习中医的兴趣。



当然,由于中医是一个文理兼备的学科,且每一个学科的发展也应该吸收其他学科的内容,不应该固步自封,单纯向一个方向发展。而年轻人具备特有的可塑性,文科、理科的人也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内容,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加上现代社会的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文、理分科,学生在中学时所学到的知识还未深入,因此,大学里更应设计出合理全面的课程以培养人才。从这个角度讲,恐怕单纯是文科生或理科生,都不是最好的人选,而应该选择文理兼备的学生。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培養中醫要習經典重師承

2011年8月25日《中國中醫藥報》刊載

 

培養中醫要習經典重師承

 

李宇銘    北京中醫藥大學

 

自古以來,培養中醫師就是採取師承的方式,背熟經典,打好童子功,隨師臨證,破解理論上的疑惑,在習得前人經驗與自我感悟中,逐步提高。但隨著現代中醫藥院校教育模式的推廣,重師承、學經典等好方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影響了中醫藥人才的培養。

 

 

注重學習中醫經典

 

 

在很多中醫藥院校中,中醫經典的學習課時不足一直是個嚴重問題。以某中醫學院為例,中醫專業5年制近20門課程,共1260學時,而課程中經典著作僅有《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以及中醫各家學說5門課(其實嚴格來說,溫病學以及中醫各家學說不算是經典著作)共288學時。課程門數雖占1/4,而學時則僅中醫課程的22.9%,在校總學時的8.4%。相對而言,其他類選修課程的總學時也有400學時以上。

 

 

因此,在校學生普遍沒有通讀,更沒有完整精讀中醫經典著作。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金匱要略》的教學時數是54課時,相比起原定的80學時已經相差很遠,更不要說80學時是否足夠。而有些院校更是把經典學科當作選修課,或把它當作理論課而不是臨床課,可見對經典學習的重視程度。

 

 

再者,雖然近年來中醫界提倡重視經典,可是在本科課程中除了4門經典課之外,其他課程與經典缺乏聯繫,在臨床上更少有中醫運用經典方法看病的實例,因此學生都感歎,經典都是過去的東西,今天不能用了。

 

 

究其成因,一是不重視經典的學習,認為經典學習已經過時,裡面的文字意深難懂,千年前的古書還拿在手裡當作寶?二是認為中醫經典的內容,已經散佈在不同的學科中,因此便不用另外專門講授。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原序中就說:“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現代出現這個問題就不奇怪了。

 

 

其實,歷代名醫均刻苦鑽研中醫經典並推崇之,這是因為其不僅能有效地幫助人們掌握中醫理論,還一直在指導著中醫臨床。《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奠基之作,豐富的理論至今還沒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奠定中醫辨證論治體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藥,現代更是經常使用;《溫病條辨》是清代的著作,是對溫病學發展的重要貢獻。四大經典是中醫由經驗水準上升到科學理論層次的里程碑,如果我們學習經典,將有助直接成為辨證論治之醫,而且更能體會到理、法、方、藥的統一。

 

 

但現在的中醫基礎理論課,其實只是從《黃帝內經》抽取部分內容整理而成,是否能反映《內經》本來面貌已經是一個大問題,更不要說教材編寫中出現的錯誤。自古以來民間的師承教育,經典是中醫學生的“必讀”,且醫術高超的中醫師無不有著深厚的經典功底,很多名老中醫甚至每年把四大經典複習一遍。現代中醫高等教育,把中醫經典放到次要的地位,實不利於培養高層次的中醫藥人才。

 

 

重視師承教育

 

 

師承教育是中醫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套特有教育模式,對中醫的學習承傳有重要的影響。師承教育具有很多特點,如能培養出扎實的中醫基礎知識、發揮師徒雙方的積極性、便於學習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理論聯繫實踐、臨床能力強、重視醫德和文化學習等優點。但在師承教育過渡到現代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師承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優點不能延續下去,而且在注重實踐和因材施教上欠缺更為突出。

 

 

現代的高等教育沒有師承教育那麼重視臨床。現代的中醫本科教育基本上是照搬1910年Abtaham Flexuer提出的醫學模式,仍是基於生物醫學模式的認識而運用傳統的“基礎課(2年)-臨床課(2年)-實習(1年)”三段式教學進程。這種課程體系及其教學進程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更不要說這種模式與中醫特點是否相符。

 

 

現代的中醫教育一般只有最後一年到半年的時間實習,其餘的都是理論課的學習,實踐的機會明顯比以前少。著名中醫謝陽谷老先生回憶從前學醫時,實踐與背經典的時間比例是2:1,白天跟著師父聽醫話、看醫案,晚上就捧著書求解。其實從前師承教育,真的能達到理論實踐相結合;反觀現代高等教育,實踐時間減少,也就造成了臨床水準下降。

 

 

在因材施教方面,現代教育的理念已經轉變,就如蔡元培先生所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的。”現代教育主要的目的是説明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而不只是知識的傳授。但由於目前教育方法的守舊,還是單純以傳授知識為主要教學方法,缺乏啟發的部分,使學生“千人一面”,沒法塑造出不同的才能。而從前的師承教育,反而能做到因材施教,老師順應單個學生的能力,雙向互動,更能發揮教育的積極性。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醫本科教育存在的6大問題(下)

2011年8月4日《中國中醫藥報》刊載

 

中医本科教育存在6大问题(下)

 

李宇铭 北京中医药大学

  课程设计忽略中医的综合性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对自身的教育背景和学术背景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直接采用了西医学科教育模式。而中西医建立于不同的文化上,更是两种不同的科学,因此以西医模式设计中医课程且忽视中医学本身的特性,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在专业教育中,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内容,教学方式是形式,在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统一中,应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充分尊重、服从并完整体现中医学理论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中医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以医学为其主体,有机地融合了古代哲学、天文学、气象学、道学、心理学、养生学、社会学等学科。用西医方法来设计课程,实际上是放弃了它多学科、多学术综合的特色。更由于其完整性,从《黄帝内经》分化出来的《中医基础理论》,始终不能概括《内经》中的所有内容。由于学科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把中医本科课程的临床分科也按照西医般分为内、外、妇、儿、五官科等,这必然造成学科之间的学习内容大量重复,浪费时间。加上中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不能脱离临床,它不同于西医有明显的阶段性,从假设到试验再到理论,可以清楚地把实践跟理论分开学习。如果把中医理论跟临床实践分开,必然导致临床水平下降。

  不过要特别说明一点,中医自古以来是有分科的,这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出现的,中医的分科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本科教育中,由于不是以培养专科医生为目标,所以不用这么仔细地分科。

教材存在脱离实际等问题

 

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版出版后到现在的第七、八版,很多不能连续使用两至三届教学周期。这正表明中医教材存在许多问题,曾有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讨论过,总结出的问题包括:与临床脱节、内容重复、欠系统性、偏离本源、教材西化和内容陈旧等。

 

首先关于教材脱离实践的问题,由于中医的理论跟临床很难分开来,因此按照西医的分科方法编排,必然导致这个问题出现。加上教材内容受专家个人经验的影响,使中医理论经验化,没有全面反映出中医经典的思想,也没反映现代临床的真实状况。另外有些教材,编写的人缺乏临床实践,亦没有经过严谨的理论考证,必然导致教材质素下降。

 

以六版的《中医内科学》为例,其中欠缺了最重要的病机分析,这可是中医辨证思维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了就等于让学生只会“见证就治”、“方证相对”。如内科学中的“分型论治”,把治疗感冒分风寒、风热、暑湿、外寒内热和虚人感冒等证型(这是中医理论经验化的典型例子),但谁不知中医运用辨证论治时,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肯定不只几种类型,如果只是为了便于学习而把中医简单化,这等于把中医理论下降到经验水平上,不利于人才培养。

 

关于内容重复的问题,中医的每一个分科,虽然有其独特性,但在基本理论、理法方药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如此细分科目,最终导致教材内容重复。另外,由于各教材是分开编写的,大家各自为政,使学科与学科之间欠缺关联或出现逻辑概念上的矛盾,内容前后不符,割裂了中医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

 

还有内容陈旧的问题,中医教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中医儿科学教材所选的传染病病种已不适应临床需要;温病学教材只能反映清代水平等。即使是中医用的西医教材,也存在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问题。

 

真正的教材,除了用于培养学生外,更应反映当代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应该总结出历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并且适合现代的需要,从而精要地编写而成。

 

 

欠缺方法论及中西医比较课程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是有别于现代主流医学的一种系统科学。由于学校所招学生多为理科生,加上社会上流行科学主义,中医学生又同时学习西医科目,这使学生容易混肴中西医概念,甚至降低对中医的兴趣和信心。正如钱学森所说:“现代高中毕业的学生到中医学院后,读到中医的经典著作是很困难的,不要说古文言文字问题,整个思路都对不上号。”

  现在,中医本科没有一门关于方法论的专门课程,即使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篇,也只占全书相当少的部分。这种情况其实是典型的“重用轻理”,忽视中医方法的本原而只重实用。要知道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或方法的理论。古代师承教育时,因为没有受着西方科学文化的思想冲击,学生比较容易明白中医的科学方法是什么;但现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因为环境的不同,必须掌握方法论的知识,才能推动该学科的发展。高等中医教育中没有设计方法论课程,必然给学习中医造成很多困难。

  同时,如要明了中医跟现代科学的关系,更应学习现代的系统科学知识,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模糊数学等;再加上中西医比较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对学习中医、加强对中医学的信心有重要帮助。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醫本科教育存在的6大問題(上)

2011年8月3日《中國中醫藥報》刊載

 

中醫本科教育存在的6大問題(上)

 

李宇铭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要发展,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中医教育的成与败,关乎到中医的存亡兴衰。因此,发展中医应该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课程入手,了解问题状况,究其成因,采取有效的改进方法。笔者根据亲身感受及观察,并参考近代讨论中医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后作出整理,总结出中医本科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中医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培养目标定位有误

  中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并具有现代医学知识的高级中医师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中医人才。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医、教、研兼顾,中西医并举”。而实际上,若同时兼顾,面面俱到,培养的学生则只能是“消化不良”,中医不精、西医不通,使高等教育理想化和模式化。更有甚者,脱离实际地把目标定为培养中医药教育与研究领域的领导型人才。

  反观大部分欧美国家,把医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为培养“准”医生,培养学生在毕业后接受专科培养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毕业后均须再经过2~5年的毕业后教育才能从事医疗实践或教学、研究工作。一般高等本科教育的目标,也不是培养科研型人才,而将科研培养的工作留到本科后的研究生教育中去。

  而目前中医院校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同时有临床和科研能力,这是教育的理想化。怪不得近年不断有人提出学生临床水平下降、不会号脉,而且科研能力更是偏低的问题。

  此类教育目标的误区有很多。如中医院校要培养出精通中西医的人才。在西医院校学习五六年时间,才能学到的一点东西,怎么能要求中医学生兼顾?虽然有些中医院校的目标是要培养略懂现代医学,以中医药为主的人才,但在中西医课程比例差不多达到1:1的情况下,学生如何深入研究中医药?

  又如有院校要求学生懂得利用科学方法“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医原理以防治疾病。但“中西医结合”是什么?中西医怎么结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还没有清晰的定义,结果大都是倾向于用西医来验证中医。这让学生何去何从呢?

 

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教育部曾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而不单是知识的传授。但现在的中医课程体系学时总数达到饱和,学生自学时间少、知识面窄,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998年,教育部医学院校课程设计改革课题组曾对25所高等中医院校,及其他设有中医本科专业的院校做深入研究,指出如下问题:

  一是中医教育存在着较注重知识传授,而可能忽视对学生成长有重大影响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与情感陶冶等;二是能显示出中医专业优势与特色的课程缺乏,业务素质也未能完全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三是各专业分化过细,培养目标过于局限,业务培养要求区分不大,适应面狭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四是作为中医本科专业教育最核心组成部分的课程体系改革进展还不够快,从而造成全国中医学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高度统一,“百校一面”,无法充分体现中医学术的特点;五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多囿于以专业为中心的范围内而忽视更宽广的知识基础;六是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千人一面”,缺乏适应社会变化和参与竞争的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新世纪的需求。中医本科专业教育极须建立起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课程体系。

  从前中医的师承教育,还能多元化培养人才,按不同的需要而因材施教。但现代高等教育反而培养出缺乏个性、能动性低的人才,不利中医发展。现在,师承教育虽开始回归中医界,但还没发挥其应有作用。

  其实,中医不一定要跟其他科目的发展等同,即使要培养21世纪的人才也要遵从中医理论本身的特色。由于中医本身是一个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如果能够真正按照中医理论结构设计课程,应该也能十分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所以不应为了现代而现代,如果能够首先按照中医理论结构设计课程,再加入现代教育的一些元素,或能培养出具有中医特色的21世纪人才。

未能培养扎实的辨证论治思维

 

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从经验到技术,最后才到理论,而理论也可以回过头来指导技术。大学跟职业训练、中专教育,甚或中学教育的主要分别,是大学不单只是传授经验、技术,而更重要的是着重科学理论思维的训练。实际上,理论跟技术在学习上应该是并重的,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

 

中医学的宝贵,在于其辨证论治之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中医的临床疗效,跟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差不多可以划上等号。但现代的中医水平不断下降,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能运用中医为主的方法治病,这明显地反映出中医学生辨证论治水平下降的问题。

 

由于中医教育方法欠佳,未能培养出中医基础扎实的学生,更难培养出学生的辨证论治思维。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是跟临床不能分开的,而中医本科的课程编排,把理论跟实践割裂开来,形成现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基础课、临床课和临床实习,虽然其中的临床课好像是两者的桥梁,但实际上也是纸上谈兵,理论跟实践难以汇通。从前的师承教育是不同的,学生一开始就接触临床,在实践中体会理论,在理论中提炼实践,因此便很容易学习到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

 

虽然中医本科教育5年的学习过程中,有约4年的时间是放在理论学习上,但这些“理论”的学习不等于是在学习中医的“理论”。笔者认为,由于中医教材编写等问题,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中医的经验、技术部分,而真正的中医理论部分(如四大经典)却又学得少之又少,这样一来,把中医最宝贵的部分丢掉了。

 

自古医分三等:经验之医、辨证论治之医和阴阳会通之医。虽然只是用经验来行医的人也可以说是中医,但恐怕中医高等教育的目标并非如此。要成为一个辨证论治之医,甚或更高层次的阴阳会通之医,都应该从学习中医理论入手。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走到日記背後

2011年4月4日《中國中醫藥報》訪問報導

記者:徐雪莉

 

走到日記背後

 

點擊下載全文 (PDF, 453KB)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糾正對中醫術語的誤解

2009年7月7日《香港經濟日報》訪問報導

記者:周美好

NEWS

糾正對中醫術語的誤解

 

喉嚨痛、長暗瘡就是「熱氣」。

我「寒底」的,不能吃西瓜、苦瓜。

周身熱辣辣、人又疲累,肯定是有「骨火」。

以上的自我斷症,大家都聽過不少,甚至是其中一分子,但中醫學上根本無這些術語,胡亂清熱或進補更有可能加劇病情。釐清錯誤觀念,才是「明哲保身」的上策。

 

錯誤 1 :熱氣飲涼茶

 

香港人吃完煎炸油膩食物後出現如喉嚨痛、口氣、暗瘡和聲沙等不適,都歸咎為熱氣。註冊中醫師李宇銘指出,中醫學上並沒有「熱氣」這名稱,這與中國內地習慣說的「上火」相似。這些不適引發的原因有很多,如與六種邪氣(風、寒、暑、濕、燥、火)有關,至於屬於哪一種,不能單靠幾個症狀便毅然斷定,需要四診合參——「望、聞、問、切」來確定。

 

涼茶和龜苓膏可算是港人對付上火最愛之物,涼茶之下又有廿四味、五花茶、銀菊露等,該如何選擇?「其實一些清熱飲料,如廿四味,每間涼茶舖的廿四味成分也有分別,有些是廿三或廿五、六味的組合,針對的病情也各有不同。中醫學有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即是寒病者用溫熱性的藥,熱病的用寒涼的藥,若喉嚨痛患者的病性屬寒,再飲用廿四味涼茶,便有機會加劇病情。」龜苓膏亦一樣,不同涼茶舖有不同成分,除非能拿出一個清晰藥方,又確診了患者病況,才能使用。

 

以喉嚨痛表現為例,中醫需仔細去分病情孰輕孰重、時間性(早、午、晚哪時候較痛)、不適感(吞口水時較痛、喉嚨有紅腫),單單是醫喉嚨痛都可以很複雜,所以馬上清熱是錯的,因為未必能對症。一般市民根本不知自己身體狀況,更不應自行服用涼茶或龜苓膏,必須在中醫的診斷下用藥。

 

錯誤 2 :人分寒底與熱底

 

怕冷的人是寒底、常生暗瘡是熱底?這個「底」像是先天的身體狀況、與生俱來的 DNA 般,這原來又是誤解,李醫師說,「中醫不會說患者是寒底、熱底,而會辨別整體體質狀況。身體確會有偏寒偏熱的情況,但多是暫時性,屬於一時的陰陽失衡。健康人陰陽平衡,是可以沒有偏寒偏熱的,不一定有一種『底子』。」

 

無論偏寒或偏熱,分類當然不會如此簡單,有人寒熱錯雜,一個臟腑偏寒、一個臟腑偏熱,對治上要同時調和兩個臟腑。「就算中醫判斷了你的體質是偏熱,都不足以指導你吃哪些中藥,要加上指出具體部位,如哪一個臟腑偏熱,還要分虛(不足)和實(太過)、寒熱的程度多少等等,才能斷症,處方合適中藥及配合飲食調養。」

 

錯誤 3 :骨火要袪濕

 

「周身唔舒服、痠痛或燥熱」的感覺,不少人稱之為骨火,便以為與濕熱有關,而馬上服用袪濕茶。李醫師解釋:「中醫學上亦同樣無骨火這醫學名詞,中醫學上類似的術語有『骨蒸潮熱』,意指人的熱偏於深層,像潛伏入骨中,但意思與『骨火』還是截然不同的。」

 

周身痠痛的不適,中醫辨證會從外在表現分析內在原因,或與六淫之邪有關,或是五臟六腑出了問題,不會直接就認為是濕熱的問題,也不可能簡單的用「袪濕茶」就能解決。

 


 

炎夏飲食調養

 

香港夏天偏於潮濕與炎熱,李宇銘中醫師說要注意以下兩方面調養:

 

1. 吃當造食物:食用適當的清涼和利濕食物,如瓜果類的西瓜、哈密瓜、冬瓜和節瓜等,或以此煲湯,有清熱利濕的作用。

 

2. 少吃傷脾胃食品:勿吃油膩煎炸難消化的食品,這容易傷脾胃後,造成積濕留熱。辛辣偏溫性亦不適宜,如大熱的荔枝和龍眼,夏天便不宜多吃。

 

他亦評價了以下各種夏天熱門的飲料:

 

竹蔗茅根水:竹蔗性味甘寒,而白茅根有清熱涼血的作用,一般適宜長期飲用。市面上出售的瓶裝竹蔗茅根水,茅根藥量成分較少,竹蔗的糖份較多,偶爾飲用亦無妨。

 

薏米水:薏水味甘性涼能利濕,亦適宜夏天飲用。建議把薏米與米同煮成飯,亦有利濕健脾作用。

 

銀菊露:清熱力較強,偏寒體質者不宜長期飲用。

 

清補涼:坊間材料不一,成分一般包括蓮子、茨實、薏米等,利水偏涼兼有少許補益作用。「惟一般大眾不易判斷自己是否屬於寒熱錯雜,因此需要這樣清補的情況較少,若市民不清楚自己是否這體質,便不宜多飲清補涼了。」

 

不要補錯身

 

提起中藥調理,李醫師指香港人最愛一是清熱、一是補益,「前者覺得熱氣,後者覺得身體虛弱,其實是兩個方同。事實上不是人人適合補,人虛才需要補,見好多人不是虛都會補,結果引致體質偏熱。」

 

廣東人愛煲滋補湯水,常以黨參、白朮、北芪等來補氣,全家人一起飲用,這也是錯的。因各人體質不同,可能分別是氣虛、偏熱、濕重體質,除了氣虛那一個適合外,其餘只會「補錯身」。輕則身體可自行調節,當事人不覺有礙;重者有可能出現雪上加霜、或火上加油情況,加重病情。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展望香港中醫畢業生的前景

2007年10月26日《大公報》報導

來函刊登

梁榮能   李宇銘

 

展望香港中醫畢業生的前景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全日制課程校友會日前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訪問了79位首四屆的中醫畢業生,以了解他們的就業狀況。

 

問卷調查反映就業情況

 

調查發現,中醫畢業生有三成正在公立醫院轄下的中醫診所工作,另在私營中醫診所工作的畢業生亦佔三成,還有大約三成的畢業生,是在大學的中醫診所工作,或者為自僱人士(包括自設診所和上門應診),剩下約一成的畢業生是在其他地點工作。這些數據反映了現在中醫學生的就業出路狀況。

 

至於工作性質,大部分中醫畢業生的工作與臨床相關,只有約一成的畢業生從事非臨床或者非中醫的工作。而按照其工作的實質內容來看,約四成的畢業生屬全職中醫臨床工作,以獨立診證為主;約兩成畢業生亦屬全職中醫臨床工作,可是以跟診為主,少有獨立診證機會。另外,約佔兩成五的畢業生在臨床工作上,仍需要兼顧行政工作,而他們用於行政工作的時間,一般比臨床工作還要多。

 

畢業生缺乏臨床機會

 

從調查數據所得,中醫畢業生對就業狀況尚感樂觀,他們大多表示現在的工作性質屬滿意或一般。可是具體了解過後,其實八成多的中醫學生在畢業前是希望全職投入中醫臨床工作,但是實際情況並不允許,大部分公營和私營的中醫診所聘請的初級中醫師,並無獨立診證的機會,主要工作是跟診和做一些行政工作,如病歷紀錄、針灸操作、叫喚病人等等,可獲得的臨床經驗的機會較少。

 

政府欠缺長遠目標

 

當然如果跟西醫的畢業生作比較,中醫畢業生的待遇還有「天淵之別」。西醫學生畢業後,可獲政府醫院聘請為住院醫生,工資較高,也有穩定的持續培訓。

 

反觀中醫畢業生,一畢業後多數要投入私營市場,能進入公營的中醫診所工作的只佔少數,更莫說希望開辦中醫住院服務;即使在公營診所工作的,合約一般只有一年,因此導致每一年的「轉工潮」,每年大批初級中醫師要與新畢業的同學競爭;中醫畢業生的待遇是眾多醫護專業人士中最低的,與西醫畢業生的起薪點相差數倍;中醫畢業生在公營架構內,完全沒有相關培訓,亦難有晉升機會,可見政府對於挽留中醫人才,以及持續培訓欠缺長遠目標。

 

醫學是關乎人的性命,其理至深至奧,按照中醫人才的成長規律,一般經過本科訓練後,要在臨床上有五到十年的持續培訓,才能成為高水平的中醫師。可是現在中醫畢業生長期在不穩定的工作環境下,要在私營市場上為生活而拚搏,又如何能安心研究學問,總結臨床經驗?

 

推動中醫發展,能夠有助減輕政府的醫療負擔,亦有助提高港人健康。而中醫大學畢業生的前途,正反映着政府對中醫藥發展的重視與否。過往政府對於中醫畢業生採取「自生自滅」的態度,而近年政府對於加強中醫臨床服務,亦見略有成效。願政府能繼續努力,為中醫畢業生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以為香港的未來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編者按:本文作者梁榮能為香港中文大學名譽兼任教授,李宇銘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碩士研究生;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