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看中醫,總是喜歡問:「我究竟是寒底還是熱底?」這種問題,在《黃帝內經》之中,竟然也有類似的記載!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嘗聞人有陰陽,何謂陰人,何謂陽人?少師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也。」
黃帝也像一般人的想法,聽說人體有兩大類體質,一種叫「陰人」、一種叫「陽人」,黃帝想知道這兩種人如何區分,可是少師給他一個負面的答案,指出人的體質並非只有陰和陽兩種,而是最少可分成五類,而該篇文中,更指出每一類又可再分為五類,亦即是有二十五類人!
換句話說,試圖以「寒熱」給人的體質作為區分,這就太簡單了!人體狀況十分多變,故此《內經》又說:
「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陰陽是一種分類方式,可以無限的往下細分,不勝枚舉,但是我們最緊要抓住要領,只要知道「最健康」的一類體質,那就能夠朝著正確方向去養生。《內經》把最健康的體質稱為「陰陽和平之人」,說:
「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其陰陽之氣和,血脉調。」
這種最佳健康的人,他的生活安靜簡樸,內心沒有恐懼,並不追求名利等慾望來讓自己歡喜,待人處事柔順泰然,與世無爭,又能順應時勢,位雖尊崇卻謙卑待人,是最佳的統治者。這種人為何有最佳健康?是由於他身體的血脈調暢,陰陽之氣能夠和平協調,故能保持最佳狀態。《內經》還形容這種人的面貌:
「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顒顒然、愉愉然、暶暶然、豆豆然,眾人皆曰君子。」
這句話用了許多古代的形容詞:雍容自得、舉止大方、性格和順、態度嚴肅、品行端正、和藹友善、和顏悅色、光明磊落、目光慈祥、舉止有度、條理分明…… 都是一些最好的讚美話,人們都稱他為「君子」。
我們一起想想看,《內經》對最健康人的形容,竟然連一句身體狀況的描述也沒有!卻是花了大量筆墨在性格和修為上,認為身心與人倫關係是互為影響的。其實,在中醫來看,要獲得最佳健康,並非透過如何調養身體,而是要從小「修身養性」,從道德教育開始。故此中國文化十分著重人的修養,想要獲得最好的健康?也就必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