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甚麼體質最健康?

32

 

不少人看中醫,總是喜歡問:「我究竟是寒底還是熱底?」這種問題,在《黃帝內經》之中,竟然也有類似的記載!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嘗聞人有陰陽,何謂陰人,何謂陽人?少師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也。」

黃帝也像一般人的想法,聽說人體有兩大類體質,一種叫「陰人」、一種叫「陽人」,黃帝想知道這兩種人如何區分,可是少師給他一個負面的答案,指出人的體質並非只有陰和陽兩種,而是最少可分成五類,而該篇文中,更指出每一類又可再分為五類,亦即是有二十五類人!

換句話說,試圖以「寒熱」給人的體質作為區分,這就太簡單了!人體狀況十分多變,故此《內經》又說:

「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陰陽是一種分類方式,可以無限的往下細分,不勝枚舉,但是我們最緊要抓住要領,只要知道「最健康」的一類體質,那就能夠朝著正確方向去養生。《內經》把最健康的體質稱為「陰陽和平之人」,說:

「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其陰陽之氣和,血脉調。」

這種最佳健康的人,他的生活安靜簡樸,內心沒有恐懼,並不追求名利等慾望來讓自己歡喜,待人處事柔順泰然,與世無爭,又能順應時勢,位雖尊崇卻謙卑待人,是最佳的統治者。這種人為何有最佳健康?是由於他身體的血脈調暢,陰陽之氣能夠和平協調,故能保持最佳狀態。《內經》還形容這種人的面貌:

「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顒顒然、愉愉然、暶暶然、豆豆然,眾人皆曰君子。」

這句話用了許多古代的形容詞:雍容自得、舉止大方、性格和順、態度嚴肅、品行端正、和藹友善、和顏悅色、光明磊落、目光慈祥、舉止有度、條理分明…… 都是一些最好的讚美話,人們都稱他為「君子」。

我們一起想想看,《內經》對最健康人的形容,竟然連一句身體狀況的描述也沒有!卻是花了大量筆墨在性格和修為上,認為身心與人倫關係是互為影響的。其實,在中醫來看,要獲得最佳健康,並非透過如何調養身體,而是要從小「修身養性」,從道德教育開始。故此中國文化十分著重人的修養,想要獲得最好的健康?也就必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吧!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31. 為何中醫要知道你住哪裡?

31

 

有些人給中醫看病的時候,會被問及「平常喜歡吃甚麼?」「你住在哪兒?」問這些事情究竟有甚麼用?為何中醫需要「查家宅?」竟然這問題在《黃帝內經》

中也有提及!

「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

文中說,醫生看病必須要詢問患者的飲食狀況與居住地方。假如患者是「暴樂」或者「暴苦」,抑或「先樂後苦」,這兩種情況都會耗損身體的精氣,影響健康。這些樂與苦,跟飲食與居處有何關係?當然密關係了!人生的快樂與痛苦,很多時被環境轉變牽著走,除非是聖人才能處變不驚,時刻保持心平氣和。

因飲食或居處苦樂所生的疾病,也是在臨床上常見的,例如到落後的地方旅行,因為飲食口味轉變,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就容易生苦、繼而生病;到富裕的國家旅行,連續一周都吃好住好,當回來正常生活的時候,這就感覺「暴樂暴苦」了;小孩子在舒適的家中生活,突然要到農村家鄉去,這可以是一種「先樂後苦」。由於這些情緒的變化,影響身體氣血,最後導致身體受損,看看《內經》怎麼解釋: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愚醫治之,不知補瀉,不知病情,精華日脫,邪氣乃并,此治之二過也。」

這裏說暴怒會傷害人的陰血,這是由於怒氣是往上行的力量,上行太過導致人體的陰血不能下行收藏;暴喜會傷害人體陽氣,喜也是一種上行的力量,使氣血通暢、和緩,但是上行太過也有問題,暴喜加上暴怒,一起使氣血向上、向外走,導致脈象摸上去好像很壯實、充滿,但是身體裏外都是虛弱,面對這種看似矛盾的病情,如果醫生不懂診斷,就無法作出治療,患者身體日益虧虛,自然容易虛脫生病了。

所以,瞭解病人生活上的狀況十分重要,這裡所說的飲食與居處也是舉例,各種原因導致的情緒苦樂改變,也是會傷害身體的,簡單如失去了心愛的物件,嚴重如突然失去了至親,這都是苦的原因。

其實,「苦」與「樂」總是相對而言的,別人覺得苦的事情你未必會覺得苦,例如在山區生活的人普遍十分快樂,但是城市人到山區去則不覺得好受。因此,習慣將苦的事轉化成樂,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換位思考」,才是讓我們獲得長久快樂的方法,也是身體得到健康的捷徑。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30. 醫生應否問病人的富貴貧賤?

30

 

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說過一句名言:「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訓勉醫者濟世為懷之時,不論病人的社會地位、無論種族、智慧、親疏,都要人人平等,好像給親人般診治,提醒醫者應有的高尚醫德情操。

孫思邈的話對後世影響深遠,導致醫生診證時往往不會詢問病人的「經濟狀況」,以免患者有別的猜想。可是在《黃帝內經》之中,卻反而提醒醫生必須要詢問患者的「貧富貴賤」!——

「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榮;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

這裡指出了兩種因富貴貧賤所生的病,一種叫「脫榮」,指一些患者本是尊貴的身份,卻降低成卑賤的地位(如古代從王公貴族貶成了平民),雖然沒有受到外在致病的因素影響,可是病卻從內而生。另一種情況叫「失精」,是由於患者先從富裕的生活,卻突然失去財產變成貧窮人,這會使五臟之氣虧虛,病由此起。

為甚麼從富貴變成貧賤,會出現疾病?雖然生活環境變差是一種因素,但更重要與情志有關。由於先貴後賤、先富後貧,導致心情不舒、自卑抑鬱、害怕恐懼、思慮憂傷……各種情緒與負面思想對健康造成傷害。這種病情在現代社會還經常出現,例如一些退休人士,剛從崇高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一下子無法接受自己變回「平民」身份,於是開始悶悶不樂而生病;又如一些富人因投資失利導致破產,往往也是身體健康走下坡的時候。

《內經》還接著說:「醫工診之,不在藏府,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病名。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衞,內奪於榮,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這些脫榮、失精的患者,身體逐漸變得消瘦虛弱,氣短乏力,易驚膽小,容易生病,假若在這種病情上,為醫者不知道患者的生活背景,就無法從心理上幫助患者治本,也容易出現誤診過失了。

這段話提醒了我們一個重要道理,人的健康與生活、心理、社會地位、經濟狀況都有密切關係,生病時必須要考慮自身的環境與內在因素。還有一點,當中醫看病的時候,有時候詢問您的生活背景資料,原來跟診治疾病有密切關係呢!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29. 中醫水平如何分?(下)

29

 

除了用診斷和療效分辨中醫水平高低外,《黃帝內經》還有用治療的時機作為區分。且看這段文字: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者也,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這段文字,透過針刺治療作為舉例,指出了四種不同水平醫生所採取的治療時機。最高明的大夫,在疾病還未發生的時候就進行治療,在疾病還未萌生就治好了,這就是中醫所謂「治未病」,當然是最高明的大夫。這種水平的醫生,最厲害的地方當然還是其診斷水平超卓,患者也不知道自己將會生病,一般醫生也察覺不到,唯獨上工觀察入微,這就是他能如此高水平的原因。

其次的醫生,在疾病還未嚴重的時候就治療;再其次的醫生,在病情剛開始衰減的時候治療。這兩種醫生的水平其實還算可以,抓準了治療時機,這時候治病效果也會較為良好。

最低層次的醫生,會在疾病最嚴重的時候治療,又或者不懂診斷疾病的原因,以為患者身體壯實但原來內裏虛衰,又或者病情與脈象不相符,便忽略脈象直接治療。這些時候都不是最好的治病時機,可是下工不懂辨別,於是造成不良後果,給患者造成傷害。

在《黃帝內經》之中,還記載了不少不應該進行治療的情況:「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就是說,在喝醉了、發怒了、勞累了、吃飽了、飢餓了、口渴了、驚慌了,這些都不是最好治療的時機。

作為病人,往往是在病情最嚴重、最痛苦的時候才願意找醫生看病,要知道這時候接受治療,通常不是最好時機。假若找到高水平的大夫,還會考慮病人的治療結果,等候更好的時機才治療,以求達至最佳效果;但若碰上低水平的大夫,因為病人求醫心切,當然會在這時立刻治療了,最後卻傷害了患者。

健康是自己的,不可完全依賴醫生,爲了保護自己免受過度醫療、誤診誤治的風險,一方面儘量選擇高水平的大夫,更重要是提醒自己看病要選擇適當的時間,病向淺中醫,在病情尚淺時候接受診治,才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做法。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28. 中醫水平如何分?(上)

28

 

《黃帝內經》中多次提到醫生可分為多種等級,比較常說的是「三級」分法——上工、中工與下工。「工」即是醫生的意思。怎樣評價一個中醫的水平高低呢?看看這段文字:

「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

三種醫生的區分方式,主要用三種診斷方法:一種稱為「尺膚診」,是觀察前臂內側皮膚的狀態,這種診斷方法現在已經很少用了;另一種是「脈診」,亦即是大家熟悉的把脈;第三種是「色診」,即是觀察患者面部氣色。最高明的醫生,能夠三種診斷方式一起使用,相互合參;假如只能熟悉其中兩種診斷方法,則屬於中等層次;只會其中一種,則屬於低層次的醫生了。假如某位大夫把脈非常厲害,可是不會其他診法,也算不上高明。

上述三種診斷方法,可以稱為「望診」與「切診」,其中觀察尺膚與面色都屬望診,把脈則屬切診,假若再加上了問診、聞診,即是中醫常說的「望聞問切」,是四大類診斷方式。可是,《黃帝內經》區分醫者水平的高低,只是用了其中兩種方式,可知古代中醫非常重視醫生的觀察能力,想想看,假如一個中醫不用詢問患者,已經知道疾病的原因,是不是非常厲害?

高明的醫生,治療效果十分良好,十位病人中能有九位治好,但也表示不是所有病也能治好的,人總有生老病死,醫學並非萬能,有些病總得不治;中等水平的醫生,十位病人能治好七位,比高水平的已經差了一截。

至於低水平的醫生,十位病人仍能治好六位,有些人會想,十全六也挺厲害的啊!為何這叫低水平的醫生呢?其實,假如比這水平更低的醫生,就應該稱為「庸醫」了,即是不合格的醫生。別忘記,庸醫也能治病啊!若十位病人中能治好五位,就是說他治病是「二分之一」機會,其實就是碰運氣了。醫學上很多病也是可以「自愈」的,不用治也會好,或者安慰劑效應也能治病,所以,要作為一個合格的大夫,「十全六」是最低要求了。

這段文字提醒我們,要判斷醫生水平的高低,不是在乎治療手段,而是在乎診斷能力。療效與診斷是相對應的,假如一個大夫懂得使用很多藥物,又懂得針灸、按摩、拔罐等各種技術,可是他不懂診斷,無論治療技術多高明也沒有用,隨時誤診誤治。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27. 人的腸胃適合吃甚麼?

27

 

科學界越來越多證據,證明人體結構最接近素食的動物。例如人沒有肉食動物的爪,沒有尖利的犬齒而有平坦的臼齒,汗腺津腺發達,唾液鹼性,胃酸較稀,腸道的長度約為身體軀幹的12倍等,這些特徵證明了素食對人的身體最為合適。

那麼,傳統中醫學怎麼看這問題?原來早在《黃帝內經》已經有答案!在《黃帝內經》之中,經常指出六腑中「胃腸」的功能,是用來腐熟「水穀」。例如:

「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

「人以水穀爲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四支皆禀氣于胃……四支不得禀水穀氣」;

「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灑陳於六府……衞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

「胃者,五穀之府」;

「榖入于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胃中熱則消穀……六府者,胃為之海……五穀乃容」;

「余願聞六府傳穀者,腸胃之小大長短,受穀之多少奈何?」;

「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

類似的記載在《內經》中十分常見,認為人身的氣血是從水穀化成,就算最後一段經文用解剖的角度觀察腸胃的大小,也不忘用水穀的多少作容量單位,可見腸胃最佳的消化對象是五穀。《內經》時代認為人最應該吃的,就是喝水和以五穀為主的飲食方式,而當時的五穀實際上包含了豆類和果仁。

中醫沒有絕對的說「人不可吃肉」,在《內經》之中指出了許多吃肉的問題,也一再强調食物以水穀為最重要。這一種觀點,與現代科學的研究不謀而合,從人體生理結構的角度表明人應該是素食動物。

或許有人會問,雖然人體適合吃素,但人究竟可不可以吃肉呢?可以。但是「可以」不代表「健康」。這是對於「食物」的定義問題吧,例如人類在饑荒的時候,草根樹皮甚至石頭泥土也會拿過來吃,見到動物當然不會放過,為了生存饑不擇食十分正常。但是當我們在有選擇的前提下,就應該選擇更健康的飲食方式了。人有自由决定自己的行為,就好像你可以選擇抽烟、吸毒、濫藥,但這不代表對你有好處。既然素食是更健康的飲食方式,聰明的人應該懂得如何選擇了!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26. 吃肉對健康有甚麼影響?

26

 

中醫沒有完全禁止人吃肉,但是在《黃帝內經》之中,已經不斷提醒吃肉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一起來看看其中幾段記載吧:

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有一類病叫「熱中消中」,或亦稱之為「消渴病」,因熱鬱在身體中間的脾胃所致,現在的糖尿病與這種病情十分接近。《內經》解釋這病的原因,就是一種「富貴病」!這種病情本應禁止吃「高梁」,高梁不是指北方的「高粱米」,而是指「膏脂」、「細糧」,尤其是指以吃肉類和精緻食物為主要飲食的人,這在古代就只有生活富足的有錢人才會得病了。當然,讓這些患者康復的方法,本來禁止吃肉就能好了,可是要禁肉的話,他們肯定內心不高興,所以《內經》就說「不合其心」了。

高梁之變,足生大丁」,這句話同樣指出飲食「高梁」所導致的病證,可以在腳上長出大的瘡瘍。這種病情,接近於現代糖尿病後遺症所出現的「糖尿足」,就是足部出現潰爛而不容易癒合。

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即出疾,其氣濇則出遲……」這段文字介紹了以飲食血肉為主的人,這些人在古代通常是王公貴族,他們的體質特點,身體脆弱、肌肉軟弱,氣血流通太過滑利,這就好像現在一些身體柔弱卻得了高血壓病的人一樣,《內經》解釋這也是因為吃肉所引起的。吃肉並非真的讓人身體強壯,反而使人弱不禁風,容易病倒。

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從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這段話十分有趣!繼續講飲食血肉的問題,文中形容這類人的性格:驕傲放縱、輕視別人,不可說反對他的話,就像暴君那樣。想想看,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常常形容自己「無肉不歡」?「食肉獸」就有這樣的特點,自然界裏面吃肉的動物都比較兇殘,脾氣暴躁,當人習慣吃肉以後,內心也會出現變化,性情變得像野獸一樣。

因為吃肉而引起的病十分難治!為甚麼?因為你不可以違逆他們的想法,禁止他們吃肉只會讓他們生氣,順應他們繼續這樣飲食亦同樣加重病情,在這樣矛盾的情況下,那真是一種「絕症」啊!無法治。若要康復,除非突然覺悟,願意放下屠刀,改為吃素吧。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25. 百病生於氣之「思則氣結」(下)

25

上回提到減少思慮的一種「逛街」練習,即是走路的時候只專注在各種感官上,幫助自己頭腦甚麼都不要想,從而減少思慮,這一種方法,實際上就是「活在當下」的練習。

活在當下,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生活在現在,而不是在過去、在未來。可是我們現在的人都習慣了「一心二用」,一邊逛街、一邊想其他的事情才有「效率」,這在中醫來看,假如這種一心多用的思考是主動的要解決某些問題,那還算正常,但是假若這種思考是被動的、無法控制的,心裏不由自主的跳出雜念,那就是思慮過度了。

其實,不單是逛街的時候可以做這種練習,應該把這種態度貫穿在整天每一個環節。有云:「生活處處皆是禪」,做飯是禪、打掃是禪、耕作是禪,也是同一道理,例如在我們洗澡的時候,就專心一致的洗澡吧,不要想甚麼過去未來的事情;一邊吃法就專心吃飯,不要看電視、不要聊天;一邊睡覺就睡覺,睡覺前不要回顧整天發生的事、不要籌算明天要幹什麼。如此種種,若能讓自己整天都處於當下,時刻察覺自己內心,思慮自然不會萌起。

減少思慮最的首要條件是「自覺」。這就好像家中有孩子十分頑皮,不自覺做功課,常常嚷著要玩耍,作為父母的,怎樣可以讓孩子乖乖的停下來?我們腦袋中的雜念,就好像頑皮的孩子一樣,失控的跳出來搗亂,要怎樣才能夠讓它停下來呢?那就需要好好教養,讓孩子懂得自覺。

要整天觀察著孩子,這不容易啊!同樣,要整天觀察我們的念頭,這也是非常難的事。但是,當孩子學乖了,不會胡亂搗亂了,父母就不需要整天監督;同樣地,當念頭平伏了,雜念不會隨時生起,那就不需要整天都保持警覺。

聽了這些減少思慮的建議,是否會覺得,一個人要「一無掛慮」,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在現代社會裏面,哪有人能夠甚麼雜念都沒有?是的,這確實是難事,但亦同樣地,現代社會中很多人生病啊!假如不去鍛煉自己,又如何可以奢望獲得健康?

《黃帝內經》認為長命百歲的人,第一條件就是要做到「恬淡虛無」,具體來說,長壽者在生活上要做到:「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顯然,「內無思想之患」就是活在當下、一無掛慮,是對於健康的最高要求,活過百歲則是真心追求健康的人才能獲得的禮物。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24. 百病生於氣之「思則氣結」(中)

24

 

《黃帝內經》裏有一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叫「思傷脾」,為何思會傷脾呢?中醫認為,胃幫助人腐熟食物,產生了精氣,之後透過脾幫助「散精」,散精就是指脾使精氣向上、向外輸布,讓人周身得到滋養。假如一個人「思慮過多」,由於上文說過「思則氣結」,那就會使「脾氣散精」受到障礙,就是脾不能夠散精了,那會有甚麼問題?雖然消化沒問題,但是吸收不了、浪費掉,吃多少也沒用。有些人即使吃很多東西仍然身體瘦弱,就與這種原因有關;又俗話說「虛不受補」,為何吃了補的東西卻沒法吸收進去?也有這一方面的原因。

假如食物吃下去卻無法變成自己的東西,久而久之,氣血就會不足了、身體虛弱。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思傷脾之後導致氣血偏虛,人體就容易感受邪氣,各種疾病繼而產生。因此,可以說「思」是百病的源頭。

《黃帝內經》還有一句話叫「怒勝思」。想想看,假如一個人思慮很多,杞人憂天,對身邊的人過分關心,經常苦口婆心的給人提醒,但別人卻會覺得很煩厭,惹人生氣,結果往往是被大罵一場,之後思慮就立刻終止,那就可叫做「怒」勝「思」了。確實,要中斷「思」的方法,假如不是自己主動的制止念頭萌生,則要用比較暴力的「怒」來解決。

怎樣可以不用這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思慮?第一個建議,就是要發現思慮。很多人連自己思慮過度也不知,又如何有動力去解決問題?發現思慮的難,在於適應了,不覺得有問題。就好像城市人睡覺的時候,很多時戶外都總有一點噪音,天天如是不覺得有問題,假某天突然到了鄉郊旅行,夜間靜寂無聲的感覺反而讓人發悶不自在。其實,我們的腦袋裡,天天許多念頭起伏,我們都適應了,沒有察覺到雜念存在。

不妨先作一個「逛街練習」,就可知道自己的思慮有多嚴重了。每逢在街上走路的時候,嘗試張開眼睛,細心觀察身邊的風景,同時內心一句話也不說,絕對寧靜,也不要浮現出過去的圖像記憶。除了眼睛看東西外,也用耳朵聽聲音,鼻子嗅氣味,皮膚感溫度。看看這種狀態能持續多久?心中能否保持平靜而沒有念頭萌起?假如平素沒有經過練習的人,可能不到一分鐘,自然就走神了。走神越快,思慮過度越嚴重。

當明白到自己確實有思慮之後,還想進一步解決思慮過度的問題?那就需要「靜心」的鍛煉了。下回再續。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23. 百病生於氣之「思則氣結」(上)

 

23

「思」從現代心理學上來看不屬於「情緒」,但是中醫仍將之歸屬於「情志」的範疇,就是強調了它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在《黃帝內經》說:「思則氣結……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思慮太過的人,會使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氣結」,中醫常說的氣機鬱滯,例如時常唉聲歎氣,胸腹脹滿,胃脹噯氣等,這些都可以是氣結的表現,要考慮自己是否思慮太過。

上面《黃帝內經》這一句話,是相對於「驚」而言的。驚是「心無所倚,神無所歸」而出現的氣亂,思則是相反,心裏面有東西可以存留,精神不會散亂,所以「思」一方面可以幫助人不會容易「驚」,這可以理解為當人對事物認識清楚,充滿自信,就不會膽小驚恐了。不過,假若思慮太過,則會使氣血不通,由於中醫強調人的氣血要暢通,不通則病,因此,思可以說是百病所生的重要原因。

現代的都市人,可以說十居其九,都有思慮過度的毛病!這樣說是否誇張了一點?很多人都說:我沒有思慮啊?!非也,這只是一般人對於「思慮」的理解與中醫的認識不同。一般人認為思慮是指生活上有很多事情要煩惱、要處理,太多事情要想,但是中醫所說的「思」還有深層次的意思。

先要解釋「思慮」是甚麼?思和慮仔細而言是兩個概念,在《黃帝內經》有一段話說:「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志」是指人所存留的記憶,當我們記掛著有事要做,可以叫作「志向」、「立志」;當志要「存變」,就是指存在心中的志向要變成實踐的過程,那就需要「思考」、「思想」了;當心志要真的實踐出來,還要考慮到長遠的影響、計劃將來,這就需要仔細「考慮」了,慮是有「深謀遠慮」的意思。

簡單的說,思與慮都是指思考的過程,區別在於,思只是一種想法、念頭,而慮則是將很多想法串連起來,考慮到多方面的影響。從上述的解釋來看,思慮本身都是正常的,每一個人都可擁有,本身不會導致疾病,只是當思慮過度的時候,才會使身體出現毛病。

怎樣才叫思慮過度?假如念頭的萌生,是為了志向的目的而思考,那沒問題,是正常的;但是當我們腦袋隨時跳出一些無關重要的念頭,本身是不需要實踐思考的事情,可是自己卻控制不了,念頭隨意跳出來,那就是頭腦的干擾,顯然是思慮過度了。如何解決思慮過度?下回分享。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