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以為,補養身體一定要吃肉,煲老火湯一定要放肉才行,甚至推論中醫反對素食,這些其實都違背了中醫的思想。自古以來,不少著名醫家非常提倡素食,例如唐代大醫孫思邈,他說「常須少食肉,多食飯……」他以素食為主的飲食方式,活到了一百多歲。
雖然《黃帝內經》不反對吃肉,但應該說是較為支持素食的,有一段話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營養學」概念!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已經有類似營養金字塔的說法了。
仔細看這四大類,嚴格來講不是平等地位,而是有不同層次的,不是說每天四類各占一份就最好。穀類是「供養」人生命的,所以最為基本、必須吃!水果是「輔助」的,而蔬菜則是讓人「充滿」,給我們吃飽的。所以按等次說,穀類應該吃最多,蔬菜水果為其次。
至於肉類,其作用是「益」,這個字用得非常巧妙!益是指「有益」,是好的意思,這樣看肉類似乎不是必需品,就好像現在的「營養補充劑」那樣,它對身體可以有益處,但是並非沒有它就會死掉。
可是,「益」字在古代的本意是「溢」,即「滿溢」,水滿瀉出水庫外,是好是壞?當然是浪費了、太多了!所以「益」字在《內經》中有時候也屬貶義,有「水能覆舟,亦能載舟」的過猶不及思想,它雖然有益處,可是很容易走到反面。
因此,《內經》記載了很多吃肉而導致的疾病,例如說:「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是說一個人剛感冒初癒,千萬不要給他吃肉,吃了容易使病情復發。可是我們現在很多時都是倒過來,剛感冒好了,稍有點胃口,就立刻吃肉;又或者剛生孩子的婦女,就天天喝雞湯,其實都對身體不好。
還有說:「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高梁是指「膏粱」,是脂膏、細糧的意思,亦即是肉食和精細的食品,細糧可理解為經過加工,就像在超市裏能面買到的各種食品:蛋糕、罐頭、薯片、糖果、雪糕……
這段話作出嚴厲的警告!例如消渴、中風、半身不遂、身體痿弱、氣喘等病,是肥胖、富貴人才得的,都是因為吃「膏粱」太多引起吧!《內經》有這樣的記載,看來歷史還是不斷重複,即使到了今天,為何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這麼多?原因很簡單吧,都是富貴病、文明病,是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