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學習方法──李宇銘師兄訪問對談錄

本文是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年刊,2006年出版《杏林新綠》(第七期)的訪問。

 

中醫的學習方法

──李宇銘師兄訪問對談錄

 

受訪者簡介:李宇銘,第三屆中醫學生,曾任香港浸會大學第三屆中醫藥學會會長,03-05年中醫藥學院院務委員會學生代表,《問鼎中醫──浸會青年中醫的思考》編輯,並曾於04-05年到南京中醫藥大學進行一年交流計劃。

 

1. 初學中醫時,輒然由西方科學轉向中國的科學思維模式,會出現甚麼問題?

 

這裡所指的「西方科學」,應該是指近兩百年來發展自西方的新興的科學──還原性科學(Reduction science),即主要是以物理學、生物學等為主要內容的學科,但這不是「科學」的全部。按照科學的定義,科學是社會、自然及思維的知識體系,因此凡是系統地研究一門知識而成為獨立的理論體系,就稱為「科學」。

 

中醫的系統性科學方法與西醫的還原性科學方法,分別是研究人體的不同層次,因為她們的研究對象不同,兩者是不可通約的。西醫在解剖(組織、細胞、分子層次)上認識人體,把人體如機器般拆散後研究零件;中醫學則視人體為一個系統,不把人體拆散,整體地觀察機體的反應。因此,兩者所研究的為人體的不同方面、不同層次,如果我們沿用西方的還原式思維,根本不能學到中醫。要學好中醫,必先要了解中醫的科學方法。(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可參閱本人在中醫大講堂的《大學教育與中醫教育發展》一文。)

 

2. 學習中醫時要注意甚麼,才不致把中西醫概念混淆起來呢?

 

首先要懂得怎樣分辨兩者的知識。要知道,中醫與西醫是兩個體系,其背後各自有不同理論支持。舉一個例子,一般老師也會教我們應該用英文自己的概念學英文,而不好用中文去想英文,因為兩者是不同的,但我們初學英文時常常也會犯這個毛病,學中醫與西醫時也一樣。具體地說,比如我們應分清中西醫名詞的意思,例如中醫的「心」不等於西醫的「心」;中醫的「血」不等於西醫的「血」。學習中醫,理解這些名詞時,應該用中醫自己的理論去理解,才能打好基礎。

 

3. 背誦是學習中醫不可缺少的一環,但中醫內容十分多,每當考試過後,許多學過的東西都「交回老師」了!對此你有甚麼秘訣?

 

這其實不一定是學生的問題。首先,這跟考試制度有關。我們的學期時間短,只有四個月的學期卻起碼有兩次考試,教材內容又甚多,一本《中醫基礎理論》課本就有三十萬字,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全背下來根本不可能,這迫使學生使用短暫記憶方法(short-term memory)去應付考試。第二,教材的問題。教材給予的只是資料,像字典一般,你能夠把一本字典的所有內容記住嗎?也沒有必要這樣做。我們不應該記「資料」,而應該把「資料」轉化成為我們的「知識」,才能把握重點內容。一般學生缺乏的就是學習方法,不知道該用甚麼方法去學習中醫,難以掌握當中的重點。這裡說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第一:不要為考試而讀書。由於考試的內容不能包括所有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例如整個中醫課程中,都不會講授「五運六氣」,但五運六氣重要嗎?大概只有學過才知道。考試知識規範一個最低的範圍,不能考核一個高水平的中醫。我們應依據中醫自身的知識體系去選擇相關的中醫內容,看多些有關的課外書,掌握中醫的學習方法。

 

第二:如何有效地背誦?有一些建議:

 

(1)   反復背誦。「由密到疏」,開始時每幾個小時背一次,然後按照自己對內容的掌握情況,逐漸變成每天背、隔天背、隔星期背、隔月背,慢慢地把短暫記憶變成長久記憶;

(2)   儘早背誦。一、二年級時背誦最好,一來同學記憶力比較好,而且時間比較充裕;

(3)   培養對中醫的興趣、熱誠。這是支持自己背誦的一大動力,沒有興趣的話會十分枯燥乏味;

(4)   為實踐而背誦。背誦時儘量聯繫實際,在背誦時,可加些想像力。例如《傷寒論》第一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雖然我們不能按圖索驥的找到這個病人,但我們可以在腦中想像得了太陽病的樣子,用自己的說話講出來:「他的脈浮,看上去他整個人都怕冷,而且他說自己頸項有牽拉疼痛的感覺」。這樣生動地理解後,背誦則比較容易;

(5)   用「右腦」的記憶方法。例如學習中藥,儘量把要記的內容變成一些圖像,如麻黃有發汗解表、止咳平喘、利水消腫三個功效,我們在腦中可天馬行空的假想:「一塊黃色的麻布刷在身上時會使我們打冷震而發汗,我們咳嗽的時候就用這塊布掩口,這塊布可以神奇得吸走身上的水腫!」只要發揮一些創意,我們便很容易把麻黃的和它的功效聯繫起來。這些現代右腦的學習記憶方法,對快速記憶很有幫助。

 

第三:多臨床實踐。例如剛才講《傷寒論》第一條,如果看到一個病人有這些樣的病證時,我們就會一生也不會忘記,立刻把理論連繫到實踐了。這是中醫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4. 中醫注重臨床,但理論亦重要,你認為在五年的大學課程中,應怎樣分配兩者的時間?

 

一個學科的形成,是按照三個層次或階段:首先是「經驗」的累積,有了足夠經驗便產生「技術」,最後才形成了「理論」。有了理論,更可以回過來指導技術的發展。

 

學習中醫的過程中,理論應該比臨床技術更重要;但在學習時間分配上,花在臨床上的時間應比理論多。如果只重視臨床而沒有理論,那其實根本不是中醫,最多可說是江湖郎中;只懂理論而不會臨床,那學的只是一門死的學問。我們首先要在課堂上掌握好理論,再於臨床上實踐,才能夠把理論和臨床相連;在臨床中因為有了理論的基礎承載,便能讓我們懂的自己思考。

 

5. 實踐與理論是兩回事,我們在理論課中要注意甚麼,才能在臨床上得心應手?

 

首先,我認為實踐與理論並不是兩回事。中醫理論本身是富實踐性的,能夠很好的應用在臨床上,但為甚麼同學們會認為是兩回事呢?這是由於教學與臨床脫節、課程不按照中醫理論設計等問題,讓我們難以將中醫理論跟臨床聯繫上。

 

怎樣才能連繫兩者呢?最重要是學習經典,這是通往中醫核心理論的捷徑,然後是多臨床,在臨床實踐中運用經典理論的思維方法。比如在我們見習的時候,我的做法是不會去抄老師的方,因為每一個中醫的用藥都不一樣,我們無必要去學他的用藥經驗,因為「經驗」相對「理論」是較低層次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跟著老師一同去思考,一起去觀察病人的情況、學習醫師診斷的技巧、辨證論治的思維方式等等,這才是理論聯繫實踐的途徑。

 

在臨床上怎麼能得心應手?第一、要知道甚麼是「辨證論治」,辨證論治的整個思維過程是怎樣的?這就要靠我們熟悉中醫理論,才能把四診資料收集全面,進而作出準確的判斷;第二、懂得中醫「形上」的思維。《易經.系辭》:「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西醫用還原方法,屬於形下的科學;中醫用系統方法,屬形上的科學,兩者各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因此只要掌握形上的思維方式,才夠準確地掌握中醫理論。(有關「形上」與「形下」的問題,於中西醫比較學課中會有更詳細的討論。)

 

6. 在《給初學中醫看的信》一書中提到歌訣的重要性,你認為歌訣對學習有幫助嗎?

 

背誦對學習中醫十分重要,而歌訣是背誦的方法之一。記得我在初學方劑的時候,曾經用「趣味速記」的方法,比如桑菊飲的速記是:「桑舉人為何沮喪甘翹頸?」,用普通話讀出來,就可以番出來「桑菊仁葦荷菊桑甘翹梗」,就已經把所有藥物都串起來。但應用時卻不太好,因為普通話很多同音字,會經常「配錯藥」,所以我最後好是選擇重新背方歌。我覺得歌訣是重要的,不過我們應該選擇性地背,就如只有很少藥的方劑及常用的方,如桂枝湯只有五味藥,當然可以不用歌訣來背。另外,我們可以自行寫作,或把歌訣簡化。

 

另外,除了歌訣外,有否想過學習中醫應該背甚麼書呢?一般傳統的學習方式,需要背中醫經典包括:《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還有四小經典:《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賦》、《湯頭歌訣》。背誦醫書是現今中醫學生所缺乏的,我們應該加以重視。

 

7. 孫思邈曰:「道合古今,學殫術數」;朱丹溪曰:「自幼好學,日記千言」;楊繼洲曰:「幼業舉子,博學績文」。你認為要成為一位現代的中醫,應具備甚麼知識?

 

還是如《內經》所說的一句:「天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即是要博通古今中外,除了懂得醫學外,對中國文化、歷史、哲學、天文地理等所有知識也應有所接觸。

 

自古醫可三等:經驗之醫、辨證論治之醫、陰陽會通之醫。經驗之醫只靠經驗,背後並沒有甚麼理論;辨證論治之醫熟悉中醫理論,治病時會「辨證求因,審因論治」,以理論指導臨床;陰陽會通之醫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醫生,掌握萬事變化規律,能夠更準確地作出診治。我們由大學培養出來的中醫,當以辨證論治之醫、陰陽會通之醫的水平為目標。

 

8. 你認為學習經典必要嗎?

 

必要,因為:一、中醫經典是中醫理論的根源,如《黃帝內經》殿定了中醫的理論,而《傷寒雜病論》更創立了中醫理法方藥完整的辨證論治體系等;二、中醫經典帶領我們到中醫的核心,如張仲景在《傷寒論》原序中提及到:「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他著書的目的不是教我們具體治療某某病,而是訓練我們能夠「見病知源」,就是一套辨證論治、求因求機的思維方法。學習經典就是教導我們這個「道」、大原則,這跟我們學習教材是截然不同的。

 

9. 由於經典乃以古漢語寫成,現在學生在閱讀經典時,感到困難重重,對此你有甚麼建議?

 

經典的難學之處,不在於其內容深奧,而在於同學有否決心和耐性。在過去幾年,我曾經聽過四位老師講了共五、六次傷寒課,我覺得現在的我才是開始明白這本書,開始了解《傷寒論》大概的框架!你說難學嗎?只要肯花時間,就已踏上第一步了。

 

第二、初學經典時,應先相信她,待到我們有一定的了解時,才能對其內容作客觀的質疑。例如《傷寒論》中運用不同的「水」,有甘瀾水、清漿水、潦水、泉水等,是否真的有效?這需要在臨床實踐。但如果還沒試過就否定它、不學它、不用它,那永遠都不能學會。

 

第三、要用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的角度學習經典,而不用現代的一套。例如中醫基礎理論六版教材,說「證是疾病某一個階段的病理概括」,意思其實是指證等於病機,但這當然不正確,那麼「證」是甚麼意思呢?我們就要從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直接去理解。

第四、直接學習原文。我們可用《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書幫助我們理解經典。看註解書也可以,但由於每一本註書也有不同的錯誤,因此閱讀時也要批判思考,才能避免人云亦云。

第五、學不懂經典時,可以「先背誦,後體驗」,往後於臨床上便會逐漸有所體會。

第六、儘量完整的學經典。二年級的《內經》課中,只會教授約二十多篇文章。須知《靈樞》及《素問》共有一百八十二篇,難道學了那二十多篇的文章就能夠完全地了解《內經》的思想嗎?儘量先完整的讀一次,然後再選擇性去深入研究。其他經典也是如此。

 

10. 對於現今的中醫教材與經典,你有甚麼看法?還有可否推薦一些書籍給初入門的中醫學習生?

 

一般來說,教材給我們「經驗」及「技術」方面的資料較多,經典則講「理論」為主。但當然,也不是說教材完全不行,有些教材內容也是不錯的。(關於教材問題的討論,可參看本人在中醫大講堂《中醫本科課程存在問題及改革建議》一文。)

學習中醫最必須看的書,當然還是上述的中醫四大經典、四小經典;如果想了解關於中醫軟科學,即是關於中醫的管理、發展等問題,可以看《中醫沉思錄》、《思考中醫》、《中醫復興論》,還有我們頭三屆中醫同學出版的《問鼎中醫》。

 

11.中西醫的知識有否相輔相成的地方,從而幫助我們學習呢?而在大學課程中,兩者比例是否恰當?

 

中西醫在臨床治病上是相輔相成的,兩者都這是為了病人服務,治病救人,因此在臨床上應互相配合。但在學術上,由於兩者有不同理論,同時學習會容易造成混淆,產生偷換概念,在學術上不應該結合,要儘量先把兩者分開。

 

不恰當。中西醫課時比例上差不多一比一,而實際上我們花在西醫上的時間一般比中醫多。課程應該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的觀念編排才適當,而且先入為主的關係,西醫的東西應該在後段時期才學,可避免用中西醫概念的混淆。

 

12. 古云:醫易同源,中醫也於中國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作為中醫學生,需要對哲學有認識嗎?大學課程有必要增加哲學科等通識教育學科嗎?

 

需要。一般說哲學是「科學的科學」,意思是哲學比科學更高層次,哲學是認識科學的方法。果我們不學哲學,就像只看見樹木,而看不見整個森林,就是說要對問題有更全面的認識,我們就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學習中醫也一樣,不單要學習中醫,更要學習哲學,例如儒、釋、道等的哲學思想,以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認識中醫概念。其他西方的哲學如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或者西方現代的系統科學如貝塔朗菲的《一般系統論》等,凡是有關中醫相關的文史哲知識,都應該了解。

 

13. 傳統以師承方法學習中醫,現代的中醫已進入大學教育中,你認為兩者好處及壞處在那兒?大學要怎樣做才能兼有師承的優勢?你理想的中醫學習模式應是怎樣的呢?

 

簡單來說,師承模式能夠師生互動,因材施教,臨床的機會較多,一般能理論與實踐並重,人才水平較高,但缺點是不能大量的培訓人才,且學生與老師質素參差,品質較難保證;大學教育模式能接觸到廣泛層面的知識,可培訓大量人才,著重理論的學習,但臨床水平卻相對不足。

 

我認為理想中的中醫教育模式,是大學教育與師承教育互相融合。大學課程需要參考師承的優點,比如多臨床、早臨床、反覆臨床,讓學生在一開始就接觸臨床,把醫院當作實驗室,理論實踐並重。

 

14. 從你寫的文章中得知,你覺得現代中醫考試制度會使學習變得枯燥乏味,你認為怎樣的評核模式才適合呢?

 

儘量用多元化的考試模式,例如報告、功課等的評核,減少枯燥乏味的閉卷筆試模式;多元化學習模式,例如仿傚西方的醫學院,以問題為本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用臨床為最主要的評核方法等。(關於考試制度的討論,可參看本人在中醫大講堂的《論考試制度對中醫教育的影響》一文)

 

15. 知道你上一年曾經到南京中醫藥大學進行一年交流計劃,有沒有甚麼可以跟我們分享?

 

我參加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因為我自覺對中醫學習的不足,尤其在中醫經典學習上,希望能在畢業前有更好的基礎。在一開始到南京的時候,曾遇到不少灰心的地方,那裡中醫西化的情況嚴重,很多中醫自己都充滿了錯誤觀念,而最讓我失望的是,竟然連中醫經典的研究生,也是要去做實驗研究!內地的中醫學習環境其實不是十分良好,但這也正是讓我學習成長的好機會,逼使我更加努力去學中醫。

 

學習中醫的確是不容易的,要改變中醫的現狀亦很困難,但其實香港中醫的學生已經幸福多了,因為我們有更大的思維空間,我們又有不少高水平的老師、美好的校園環境。雖然香港的中醫發展剛剛起步,但就是可以給我們可以一起去參與中醫的建設,我們可以決定將來。在這裡鼓勵各位師弟妹要努力學習,珍惜我們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呢!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