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立中醫院的先決條件

 

近日香港鬧得熱烘烘的浸大爭取地皮興建中醫院事件,一直以來都有所關注,作為一個校友,這問題究竟怎樣,這當然是想表達意見的,但是這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政治化的問題,敏感得你說甚麼都好像有點背後目的,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靜觀其變。但細想,如果今天不說點看法,若果日後這中醫院走了歪路,我不想因為沉默而背負共同罪孽,不想到時才說馬後炮的話。

 

(首先聲明我在中大中醫工作,以下意見與中大無關,純屬個人以校友角度的見解。)

 


 

 

香港要不要中醫院?抽身一點說,這問題在一眾香港年輕中醫的心目中,都是渴望需要的,中醫院就好像中醫的家、中醫的代表,沒有這東西,中醫就好像總是缺點甚麼。只是,為何不少中醫都未必敢於說「香港一定需要有中醫院」?這原因在於「中醫院」三個字的內涵。

 

眾所周知,現在全世界,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醫院」。內地每一個縣級以上的地方都有中醫院,在全國約兩千八百家的中醫院裏,中醫「不中」已是公開的秘密。當我們說香港要建立「中醫院」的時候,這東西究竟是甚麼?這必然是一種獨創的新設計,沒有直接複製的可能;在大學層面來說,這設計應該也是一種經過科學研究得出來的結果。這計劃是大家最希望關注的。

 

如果浸大校方,今天能夠拿出一個完整的計劃出來,這計劃是大家一眼看上去,都說:「這就是我們理想的中醫院!」那當然能夠得到整個中醫界的支持。可惜,至今還未看到這計劃,或者他們已有計劃,但基於某些原因不願意全盤公開,只能透過「擠牙膏」的方式聽到一些。

 

我們擔心的是,如果這個香港的中醫院,是基本參照內地中醫院的模式、思想,搬到香港來,那香港的中醫未來、甚至說中國中醫的未來,就毀於一旦了!香港很可能是最後能夠保留傳統中醫的地方,如果這第一家中醫院做不好,那麼以後要糾正過來,就難上加難。所以大家對此開頭如何,都非常重視。

 

其實,有一個簡單的推論,現在香港本地已培養出來的中醫,相信還沒有幾位,敢於說我能走進中醫院當「主任醫師」,那麼,帶領著香港未來中醫院的專家學者,都必然是從內地來了。既然他們從內地來,自然會帶著內地的思維和方式,移植過來香港,因此沒有理由相信,香港的中醫院能夠與眾不同。

 

我們心急的想辦好一件事情,最緊要記住一條原則,學Google說的話:“don’t be evil”,切勿因為好心而做壞事。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