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溫病論——以《傷寒論》角度講解溫病學》
《傷寒論》與溫病學,是中醫學的兩大經典學科,《傷寒論》是漢代醫聖張仲景所著,而溫病學則是到清代發展的學派,其中討論了「傷寒」與「溫病」,亦即「寒與熱」兩大類疾病的辨別,是認識人體以及各種疾病發展的重要理論。
李宇銘博士研究《傷寒論》與溫病學多年,今年(2023年)出版了《傷寒溫病論》一書,是對「寒溫統一」的研究成果。該書是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期間,作者給一批中醫學生講授的一門課,以《傷寒論》角度講解溫病學。書中的觀點認為,在《傷寒論》之中,已經有系統的溫病學診治理論,只要明白其理論原意,就可以與後世溫病學溝通,讓我們更容易進入中醫之門。
正值新書出版之喜,李宇銘博士將會安排兩個新書分享講座,以書中的理論介紹兩種常見現象——「虛火」以及「寒熱相兼感冒」,歡迎各方希望認識中醫、提升健康的朋友參加,亦歡迎中醫師、中醫學生一起來研討交流。
【從中醫經典理論認識生命之道系列】
?新書《傷寒溫病論》分享講座︱李宇銘中醫學博士 主講
???主題一︰「甚麼是虛火?——虛火的成因以及對應防治方法」
?講座內容?:
許多人也聽過「虛火」,例如熬夜、休息不足的時候,容易出現口瘡(飛滋)、痤瘡、風疹、咽喉干痛、眼紅、脫髮、耳鳴、便秘,睡眠易醒、多夢甚至失眠等的不適。虛火的癥狀十分常見,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以演變成慢性的體質狀態。
究竟虛火的機理為何?虛火跟實火有甚麼區別?即使在古今中醫的論著中,虛火的解釋眾說紛紜,有各家理論解釋。
正值李宇銘博士新作《傷寒溫病論》正式出版之喜,李大夫將會舉辦新書講座,介紹中醫經典中的虛火理論,是一種簡單明了、容易掌握的中醫思維,讓你認識虛火產生的機理,以及如何在生活上預防與舒緩虛火不適。
?普通話場次 :2023年6月26日(周一)晚上 7:30-9:30
?廣東話場次 :2023年6月29日(周四)晚上 7:30-9:30
網上講座,將會透過Zoom平台舉行
???主題二:「甚麼是「寒熱相兼」感冒?——感冒的中醫成因與自我療愈」
?講座內容?:
感冒了要怎樣正確處理?什麼時候可以自愈、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在中醫上,感冒有不同的成因,需要判斷感冒的寒熱屬性與淺深層次,才能夠避免誤治傷身。常言:「小病是福」,如果感冒時能夠正確處理,除了能夠幫助身體康復外,也能夠幫助身體排出毒素,甚至變得比感冒前更健康!
中醫的教科書上一般說感冒有「風寒」與「風熱」兩大類,這屬於理論層面的簡化分類,若從中醫經典的理論上看,各種感冒也是寒熱相兼、寒熱錯雜!單純的寒或熱的感冒是較少出現的;而且就算是有熱氣的感冒,也可能是屬於虛火,這與風熱感冒容易相混淆。
正值李宇銘博士新作《傷寒溫病論》正式出版之喜,李大夫將會舉辦新書講座,介紹中醫經典之中診治感冒的理論,幫助我們學習辨別感冒,以及如何幫助自己加快療愈。
?普通話場次 :2023年7月3日(周一)晚上 7:30-9:30
?廣東話場次 :2023年7月6日(周四)晚上 7:30-9:30
網上講座,將會透過Zoom平台舉行
內地朋友報名講座,請加入以下微信群組,將會講座前一天發送Zoom連結:

內地讀者如欲訂購新書,可以在「淘寶網」 、「噹噹網」、「京東商城」等書網訂購。
新書內容介紹,可參閱網頁介紹:https://leeyuming.com/shanghanwenbinglun/
【李大夫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