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奔豚」怪病(參考答案)

2011年8月29日

 

假如您未看過本病案故事,請先參閱前一篇《傳說中的「奔豚」怪病》

 

1)以上這一個病人,究竟是用甚麼方劑?

上文故事中的奔豚病人,所選用的是《金匱要略》十二篇的“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方藥如下:

茯苓60g        桂枝60g

炙甘草45g    五味子45g

上四味,以水八升,煑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2)假如需要更准確的診斷,還需要補充詢問甚麼資料?

該方證的條文是,十二篇36條:“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

按此一條文的證侯逐一詢問患者,除了有前述的奔豚表現外,還有:面部覺熱、面紅赤,發作緩減後則偶有覺熱氣下流感。平素難以坐立,欲平臥,坐起則覺頭暈,口咽乾燥,有粘痰欲吐,手足冷及麻木,平素覺緊張,大便不暢,納差。舌暗紅苔薄白,脈沉細數而澀,尺脈微弱。其證基本完全符合條文中的證情。

由此病案看來,完全體會得到仲景書所說的是如此真實神驗啊!

假如有甚麼想討論的,不妨提出來聊聊吧!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