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铭博士撰文】

古代的中医经典,是给每一个人也可以学习的,不只是给医师、医学生学习。
现代却倒过来,觉得学医是医学生、医者的责任,大部分人心中都觉得「生病就要看医生」;可是古时一般人会觉得,生病要学习自己让好过来,而不是依赖他人。
这样说不是反对生病看医生,而是很多的病,其实可以自己好过来的。可是现在人们习惯将自己的责任交给医者,除了会加重社会的医疗负担,也可能让自己反复生病!
为什么看医生会导致人反复生病?这不是说医生的诊治有问题,而是当我们有生病就交给医生的心态,往往就不重视了解生病的成因,于是缺乏预防的意识,如临渴掘井;而且更重要的,生病习惯了吃药才好,就比较少发挥天生的自愈力,缺乏自然康复的锻炼,结果造成体弱多病的体质。
谚语说:「病向浅中医」,这句话的意思,是病要趁著病在浅层的时候及早医治,但医治并不一定是看医生,也包括了懂得自我疗愈。
「生病就要看医生」这种想法,虽然也是提醒不要讳疾忌医,可是如果误解了生病一定要看医生才能解决,这就反而变成了自我局限的思想,不信任身体的自愈力,将健康的责任交出去了,身体反而变得不健康。
要获得健康,应该是每一个人自己的责任。
【成为自己的医生】
在中医第一经典《黄帝内经》之中,提到这些医道经典篇章,是教导给「众庶」的,意思是给众人、一般人都可以学习的!
古代中医没有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医学知识并非专门给部分人学习应用;相反,中医经典将这些珍贵的智慧无私公开,就是希望赋予每一个人力量,让人人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医生」!
古代的中医,不只是治病的医学,而是一门整体的生命科学,帮助你认识自己的生命,怎样获得健康。
人出生的时候,没有附上一本《人体使用说明书》,不知道该怎样使用这身体,而中医的经典,其实就是这样一部说明书,帮助我们活出健康人生。
为了提升自己的健康,每个人也应该学一点中医。
【中医从望诊学起】
想要学习中医,一般觉得要从基础理论学习,这虽然是一个途径,可是我们认为,更好的是直接从「诊法」学起。中医是一个强调「体用不二」的学科,从应用之中体验其理,会更加有趣和具体。
中医的诊断方法,大家都听过「望、闻、问、切」四诊,其中望诊是四诊之首,观察人的脸部气色、形态。高水平的医者,往往透过望诊可以足以诊断疾病,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美誉。
从望诊开始学习中医,是最快的捷径!因为望诊相当直观,只要具备基本视力,就可以学习得到了;相对脉诊,就算是资深的医者有时也感觉「指下难明」,难以表达清楚。
《黄帝内经》记载脸部有24个部位,对应人体五脏六腑和各肢体部位,只要懂得观察,那就像是做一次全身扫描检查那样,非常简便地每天观察自己健康状态。
试想想看,如果要有一台诊断仪器,每天给你所全身检查,或者找一位医师每天跟着你生活,密切监测你的健康状态,这都肯定是价值不菲了!而只要学会望诊,不单可以省却一大笔费用,更可以帮助你从生活之中,发现各种生活习惯如何影响自己健康,从细微观察中学会预防疾病发生。
因此,从学习望诊中自然体验到中医理论,就会发现原来中医是那么「大道至简」,容易学习!
「每一个人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医生」,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古代中医经典的信念。鼓励你也一起来学习疗愈自己、疗愈他人。

| 望诊入门,气色与形神诊察 | 李宇铭中医学博士讲授 |
?课程内容?
第1节课 :基本望诊原理;观察主色、三部
第2节课 :气色主病理论;观察心肺、咽喉
第3节课 :五色主病理论;观察肝藏、胆、膺乳
第4节课 :明堂诊法24部位定位;观察脾胃、大小肠
第5节课 :其他诊察脏腑皮肉的方法;观察肾、膀胱、肢节
第6节课 :形神诊法;观察七情对应眼神与面容表情
第7节课 :辨别脸部左右男女阴阳
第8节课 :望诊综合应用
共四天课程、八节课堂,共24小时课程。
【台中场】课程日期时间如下:
日期︰2023年7月15 – 16,29 – 30日(周六、日)
时间︰上午9:00 – 下午5:30
地点:台中 – 台湾大道二段(地址将于报名及缴费确认后以电邮通知)
授课语言:中文(国语)台中场 – 详情
https://bit.ly/facialdiagnosiscourse202307
台中场 – 报名连结
https://bit.ly/S_Facialdiagnosis2023
【香港场】课程日期时间如下:
日期︰2023年8月5-6, 12-13日(周六、日)
时间︰上午9:30 – 下午5:30
地点:香港九龙 – 旺角站步行3分钟(地址将于报名及缴费确认后以电邮通知)
授课语言:中文(广东话)香港场 – 详情
https://bit.ly/facialdiagnosis202308_hk
香港场 – 报名连结
https://bit.ly/hk_reg_cmed2023
【李大夫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