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氣質學:《黃帝內經》陰陽二十五人】| 立形定氣・全人醫治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香港場

人為何有肥瘦和樣貌之別?正是因為每個人有獨特的「氣質」——因人體之氣流動的特質,形成了對應身體的形態體質。每個人的「氣質」都是具有內涵的!

人為何會生病或早衰?從最根本的層面說,就是沒有順應自己的氣質而生活。

每種氣質皆有其特性,不同氣質組合形成獨特體格特質,因此每個人皆有自己的氣質特點,可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家長未必能夠了解並順應孩子的氣質來教養,甚至扭曲孩子的特質,或是按照社會的價值觀加諸塑造。

在《黃帝內經》中,人的天賦、氣質與先天稟賦有關,這與五臟氣血運行密切相關。如果未能順應天賦氣質生活,就會氣血不暢,影響身體健康而易生疾患;如果人的本性難以識別,會形成內心的矛盾與衝突,長期無法展現真實的自己,會引起焦慮、抑鬱、無力感,甚至失去對生活的動力與熱情。這種扭曲除了影響身心健康,還會影響人的行為模式,使其在關係中變得迎合他人、迷失方向,影響整體健康及工作生活等。

如果一個人認識並順應自己的氣質屬性,就能減少內耗,讓氣血運行更順暢。因此了解個體本性與天地運行之間的自然規律,和諧協調地生活,善用天賦本質,不但能順應宇宙節律,使身心和諧、氣血暢通,更能達至身心整體健康。

這就像《道德經》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當我們順應自己的本質,認識自己的氣質屬性,除了可以活出健康、避免生病災害之外,身心獲得真正滋養與發展,健康與快樂便會自然流動,學習與工作能力自然提升,人際關係自然美好,最重要是享受生命中的幸福喜悅——成為真正的自己。


《黃帝內經》記載了〈陰陽二十五人〉篇,是最早的古代醫學人類分形系統,這彌足珍貴的理論,講求客觀地司外揣內,助人認識自己的天賦氣質才能,發現內在取之不盡的整體健康寶庫。

李宇銘博士專研中醫經典及望診應用,將於2025年6月首次在香港開課,講授中醫氣質學,課程在《黃帝內經》整體理論的基礎上,給予陰陽二十五人系統嶄新的說明。

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氣質與才力,陰陽五行原理,陰陽人、五態人的特質與辨別,五形人辨別與養生要點(如患病傾向、作息飲食情志注意、心之所向與事業發展等),二十五形人的性情特點,生命健康的層次與發展階段。課程著重實踐練習,務求讓學員「明理」,明白《內經》個體化養生的智慧,將經典知識應用在自己生命之中,達致整全療癒,邁向終極健康。

👀課程特色👀
中醫古典智慧與現代應用結合:《黃帝內經》對人體氣質的細緻分類,課程將深入探討不同氣質類型的本質;
深入傳統氣質學,不只是性格分析:現代很多性格分類(如MBTI、九型人格)主要以心理行為分析,而這門課程則從「氣血流動」、「五臟平衡」的身心整體角度切入,帶來不同的視角。讓學員認識並了解天地本質與身心之對應關係,而非對抗或改變性格的學問;
陰陽五行視角的個性與健康關聯:每種氣質類型對應不同的五行屬性,課程將解釋這些屬性如何影響人的情緒、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甚至體質特點與疾病傾向;
幫助學員了解天賦氣質:發揮氣質優勢、避免過度耗損,讓身心保持和諧。探討如何根據自身氣質來調整生活作息、飲食、情志、人際關係、工作方向。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6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6月7-8日;21-22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導師簡介 🧑🏻‍🏫

李宇銘中醫博士

  •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
  • 香港註冊中醫師
  •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講師
  • 橘井流芳中醫診所創辦人
  • 現為大醫道創辦人、總監
  • 著有13部學術與大眾著作

更多介紹請參閱「李大夫簡介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  
名額有限以繳費確認訊息通知時間為實。
全日制中醫本科學生優惠,請提交學生證明到:touchmhi@gmail.com

✍🏻報名方法✍🏻
請點擊進入以下網頁連結報名,填寫報名表格:
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WhatsApphttps://bit.ly/dr_lee_class
Emailtouchmhi@gmail.com

🌏李博士中醫教室🌏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Dr.leeyumin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r.leeyuming/


其他課程資訊︰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 望診入門 ‧ 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6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5月17-18日;24-25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詳情︰https://leeyuming.com/facialdiagnosi202505/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中醫氣質學:《黃帝內經》陰陽二十五人】⭐️
👨🏻‍💻| 立形定氣 ‧ 全人醫治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6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6月7-8日;21-22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詳情︰https://leeyuming.com/qizhi202506/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中醫望診進階︰《黃帝內經》望診精研】 ⭐️
  👨🏻‍💻|望診進階 ‧ 氣色形態合參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參加者必須已完成「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課程❣️⚠️

📘課程資料📘
四晚課堂,共12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5月29日;6月5, 12, 19日(週四)
時間︰晚上7:00 – 10:0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3,800元
⚠️❣️參加者必須已完成「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課程❣️⚠️
📚詳情︰https://leeyuming.com/advancedfacialdiagnosi202505/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醫望診進階︰《黃帝內經》望診精研】| 氣色形態合參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香港場

中醫望診博大精深,透過李宇銘博士的「中醫望診基礎」課程,學員們皆能見證到望診的簡單與實用!即將舉辦新一屆「望診進階」課程,以助學員提升望診技巧,力求達致「望而知之」的能力。

基礎課主要透過學習觀察面部氣色,以便診斷當下的健康與疾病狀態;進階課主要學習觀察人體形態,透過不同部位的形態特徵,以推知過去的長遠體質特點,甚至推斷未來容易出現的疾病健康狀況。

望診進階課程重視氣色與形態合參,結合基礎課的氣色望診,即能了解如何透過望診以推斷過去、現在、未來的疾病健康狀態,以訓練整體診察,邁向上醫治未病的目標。

👀課程特色👀
1. 課堂基於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理論,加上導師經驗,內容堅實;
2. 透過導師深入淺出講授,課堂輕鬆有趣,容易學習;
3. 課程大量實例示範、互動練習,務求讓學員掌握案例分析技巧;
4. 課程後安排課後討論,就每位學員需要,因材施教。

📘課程資料📘
共四晚課堂,共12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5月29日;6月5, 12, 19日(週四)
時間︰晚上7:00 – 10:0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3,800元

⚠️學員要求⚠️
1. 參加者必須已完成 或將參加2025年5月的「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課程;
2. 渴望擁有整全健康,認識自己的人士,希望療癒自己、療癒他人;
3. 在課堂上積極投入練習,樂意互助分享,主動提問。
4. 課堂上部分練習,學員需要互相觸摸手腳皮膚,以學習觀察人體皮肉狀態,穿著寬鬆短袖衣褲參加課堂更佳。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課程內容:
理論與練習課堂安排如下:
第一堂:觀察面型,長壽面容;從五官看五臟
第二堂:觀眼睛與眉毛;觀察面部臟腑肢節形態;氣色形態合參
第三堂:觀察氣血與月亮關係;觀察神氣;觀勇怯與忍痛特質
第四堂:觀肥瘦五種人;觀察易患常見病體質;觀臟腑形態

 🧑🏻‍🏫導師簡介 🧑🏻‍🏫

李宇銘中醫博士

  •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
  • 香港註冊中醫師
  •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講師
  • 橘井流芳中醫診所創辦人
  • 現為大醫道創辦人、總監
  • 著有13部學術與大眾著作

更多介紹請參閱「李大夫簡介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  
名額有限以繳費確認訊息通知時間為實。
全日制中醫本科學生優惠,請提交學生證明到:touchmhi@gmail.com

✍🏻報名方法✍🏻
請點擊進入以下網頁連結報名,填寫報名表格:
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WhatsApp: https://bit.ly/dr_lee_class
Emailtouchmhi@gmail.com

🌏李博士中醫教室🌏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Dr.leeyumin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r.leeyuming/


其他課程資訊︰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 望診入門 ‧ 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6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5月17-18日;24-25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詳情︰https://leeyuming.com/facialdiagnosi202505/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中醫氣質學:《黃帝內經》陰陽二十五人】⭐️
👨🏻‍💻| 立形定氣 ‧ 全人醫治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6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6月7-8日;21-22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詳情︰https://leeyuming.com/qizhi202506/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中醫望診進階︰《黃帝內經》望診精研】 ⭐️
  👨🏻‍💻|望診進階 ‧ 氣色形態合參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參加者必須已完成「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課程❣️⚠️

📘課程資料📘
四晚課堂,共12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5月29日;6月5, 12, 19日(週四)
時間︰晚上7:00 – 10:0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3,800元
⚠️❣️參加者必須已完成「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課程❣️⚠️
📚詳情︰https://leeyuming.com/advancedfacialdiagnosi202505/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望診入門・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香港場

中醫學認為「診斷先於治療」,學習望診可以讓每一個人「成為自己的醫生」, 每天觀看自己的臉部氣色,便可以了解身體整體狀態和運作方式,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狀況的養生與治療方法。


中醫看病透過「望聞問切」診察病情,其中望診為中醫診法之首。李宇銘博士研究望面診法多年,恢復了古代中醫望診的技術,從望診直接推斷體質與疾病性質,甚至預測健康發展狀態。

李大夫曾開設多屆望診課程,現再次在台灣開課,歡迎各方人士參與,無論是中醫師、中醫學生,或是未學習過中醫的大眾人士,均可學習到望診的精髓。

課程主要講授《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明堂診法,以及李大夫對望診的經驗心得。主要內容包括:面部氣色主病,面部24個部位的定位與臟腑肢節對應關係,以及面形眼神與五臟情志對應關係。課程介紹望診的基礎理論與應用方法,課堂著重實踐練習,務求讓學員「開竅」,掌握望診的觀察與訓練方法,獲得初步的診斷能力。

👀課程特色👀

  • ・獨特的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將古代智慧活現眼前;
  • ・透過導師深入淺出講授,課堂輕鬆有趣,容易學習;
  • ・實體課程透過大量實例示範與互動練習,快速掌握技巧;
  • ・學員可加入課程群組彼此持續交流,學習提升。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6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5月17-18日、24-25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請提前15分鐘報到,中午休息1.5小時)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每位港幣6,400元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課程內容📚

第1節課  :基本望診原理;觀察主色、三部
第2節課  :氣色主病理論;觀察心肺、咽喉
第3節課  :五色主病理論;觀察肝藏、膽、膺乳
第4節課  :明堂診法24部位定位;觀察脾胃、大小腸
第5節課  :其他診察臟腑皮肉的方法;觀察腎、膀胱、肢節
第6節課  :形神診法;觀察七情對應眼神與面容表情
第7節課  :辨別臉部左右男女陰陽
第8節課  :望診綜合應用

李大夫經常舉行望診講座與工作坊,如欲了解他的望診理論,歡迎收看講座影片,以下是李大夫2016年在中國醫藥大學的望診演講:

望而知之謂之神——《靈樞》明堂診法的原理與示範(點擊進入)

 👥對象👥

  • ・適合對中醫有興趣人士
  • ・希望透過中醫學習認識身體運行原理,掌握自己健康狀態的各界人士參與;
  • ・推薦給醫療工作者、治療師、護士、身心療癒導師等專業人士,有助職業上認識對方身心狀況;
  • ・適合中醫師、中醫學生、不同層次的中醫愛好者,均能從中獲益啟發,提升醫術水平與經典理論的認識。

 🧑🏻‍🏫導師簡介 🧑🏻‍🏫

李宇銘中醫博士

  •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
  • 香港註冊中醫師
  •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講師
  • 橘井流芳中醫診所創辦人
  • 現為大醫道創辦人、總監
  • 著有13部學術與大眾著作

更多介紹請參閱「李大夫簡介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  
名額有限以繳費確認訊息通知時間為實。
全日制中醫本科學生優惠,請提交學生證明到:touchmhi@gmail.com

✍🏻報名方法✍🏻
請點擊進入以下網頁連結報名,填寫報名表格:
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WhatsApphttps://bit.ly/dr_lee_class
Emailtouchmhi@gmail.com

🌏李博士中醫教室🌏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Dr.leeyumin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r.leeyuming/


學員感想

過往「中醫望診基礎課程」學員課後問卷調查,96% 以上學員對整體學習內容和課程實用性表示十分滿意和滿意。以下為學員感想節錄:

「有機會能跟老師直接學習望診真的是非常寶貴的機會,在課堂中能夠在同學們身上互相學習也很有收穫,雖然目前還不是很熟練,也常常對自己看到的內容沒有把握,也會懷疑真的可以這樣判斷嗎?但是因為有老師的帶領和示範也讓我能更相信而能夠繼續學習,也讓我知道要成為能夠真正幫助別人的人必須先能幫助自己,當自己氣場能量好了做一樣的事情,都可以給他人更多的療癒。」

「我覺得從開始認識李大夫到上課當下,才發現我是多麼幸運的人。竟然可以有幸接觸到如此經典的中醫學。從望診切入中醫的學習這句話非常印象深刻。雖然也看過大夫的一些著作,但是這次上課真的是大開眼界。希望能夠繼續進階學習。」

「非常謝謝老師開這堂課程,希望自己能多加練習,然後運用在診斷上,當作是一個客觀指標。而且老師看起來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中醫師,除了醫術之外,也將中醫之理運用於生活,往天地之道邁進。期許自己也能夠朝著這個目標加油!」

「特別感謝李大夫不藏私的分享,細心又耐心的說明,整個課程節奏很棒,應用練習也很充足,課堂氣氛佳,我一定會推薦其他人」

「老師很用心的在經典上下功夫,讓我重新檢視經典」

「可以印證老師書上望診的描述,可以更了解書中思維的整個流程內容,而不是憑空想像。」

「用心地看人,以前我只看這人是誰就沒了,現在會看這人的氣色、性格、在想什麼、可能遇到的瓶頸,然後就可以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並減少紛爭衝突。」

「有一些在李大夫在菲律賓義診的照片分享,當中有案例在治療前後的臉神明顯的改善。我覺得好神奇,過往從來不會把疾病的治療效果連結到臉部,經由這樣的例子,讓我更想要繼續深入學習下去。」

「從完全看不出五色到能分辨顏色的過程,真是有趣,還好有老師的細心說明,不然我真的看不出來呀」

「每一堂都帶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因為每一堂課都能讓我有所發現。最開心是懂得看自己臉上的顏色後,我多了一個愛照鏡的習慣,每次照鏡就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照顧自已就更有方向了。」

「最深刻是每堂的練習時段,可以跟著老師的觀察步伐和引導去比對每個人的臉色,讓我掌握更多觀察和分析技巧。」

「經驗課堂的學習和練習認識臉上不同部位和顏色對照身體不同部位所顯示的密碼,對『相由心生』的意思更有體會。」

「李大夫在課堂分享的方法和步驟實用性高,能有效幫助自我檢測個人健康狀況又能幫助身體的人。」

「老師用深入易明的方法讓我更易理解望診的原理,剪裁恰當。」

「本人十分佩服老師課程設計和盡力用心解答同學不同的提問,讓我獲益良多。」

「喜愛免費網上重溫課後問答環節,啟發性很大。」

「感謝李大夫透過課堂學習讓我看到自己真正要處理的問題,讓我更勇敢重建自己的健康快活人生。」

「課程對我最大的幫助是學會看自己的面色與思考相關問題,學習善用情志和生活習慣。」

「本來想學習望面色來看別人、了解別人,之後發現原來自己、了解自己更有趣。」


FAQ 常見問答

1.我對中醫完全沒有認識,是否適合學習?

本課程內容深入淺出,容易掌握,適合初學者學習,歡迎未學過中醫的人士,可以作為中醫入門課學習。從望診開始學習中醫,將中醫理論直接體驗其應用,是學習中醫的捷徑,更容易明白中醫的智慧。

2.我是中醫師/中醫學生,這課程對我來說會否太過簡單?

本課程十分適合中醫師和中醫學生參與。在一般大學的中醫教育中,望診的教學是缺失的一環,《黃帝內經》的望診法到了現代,幾乎失傳。本課程的內容是經過李宇銘博士多年研究《黃帝內經》基礎上,加上親身實踐與教學累積的成果,有清晰理論以及經驗的老師帶領,是學習望診的捷徑。

過往李大夫的課堂的設計安排,也是大眾人士與中醫師一起學習,不同層次的思維撞擊,能夠促進學習,互相提升。

3.我有近視/遠視/色盲,是否可以學習望診?

只要能夠有一般視力,或者佩戴眼鏡後能夠看清眼前視物,就適合學習望診;至於色盲,只要能夠辨別青、紅、黃三色者,就可以學習望診。



其他課程資訊︰

⭐️【中醫望診進階︰《黃帝內經》望診精研】 ⭐️
  👨🏻‍💻|望診進階 ‧ 氣色形態合參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參加者必須已完成「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課程❣️⚠️

📘課程資料📘
四晚課堂,共12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5月29日;6月5, 12, 19日(週四)
時間︰晚上7:00 – 10:0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3,800元
⚠️❣️參加者必須已完成「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課程❣️⚠️
📚詳情︰https://leeyuming.com/advancedfacialdiagnosi202505/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中醫氣質學:《黃帝內經》陰陽二十五人】⭐️
👨🏻‍💻| 立形定氣 ‧ 全人醫治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6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6月7-8日;21-22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詳情︰https://leeyuming.com/qizhi202506/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 望診入門 ‧ 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6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5月17-18日;24-25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人數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詳情︰https://leeyuming.com/facialdiagnosi202505/
✍🏻報名︰https://forms.gle/tonzSv7Jh5SizydNA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望診入門,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台中場 |

中醫學認為「診斷先於治療」,學習望診可以讓每一個人「成為自己的醫生」, 每天觀看自己的臉部氣色,便可以了解身體整體狀態和運作方式,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狀況的養生與治療方法。



中醫看病透過「望聞問切」診察病情,其中望診為中醫診法之首。李宇銘博士研究望面診法多年,恢復了古代中醫望診的技術,從望診直接推斷體質與疾病性質,甚至預測健康發展狀態。

李大夫曾開設多屆望診課程,現再次在台灣開課,歡迎各方人士參與,無論是中醫師、中醫學生,或是未學習過中醫的大眾人士,均可學習到望診的精髓。

課程主要講授《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明堂診法,以及李大夫對望診的經驗心得。主要內容包括:面部氣色主病,面部24個部位的定位與臟腑肢節對應關係,以及面形眼神與五臟情志對應關係。課程介紹望診的基礎理論與應用方法,課堂著重實踐練習,務求讓學員「開竅」,掌握望診的觀察與訓練方法,獲得初步的診斷能力。

👀課程特色👀

  • ・獨特的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將古代智慧活現眼前;
  • ・透過導師深入淺出講授,課堂輕鬆有趣,容易學習;
  • ・實體課程透過大量實例示範與互動練習,快速掌握技巧;
  • ・學員可加入Line群組,課後彼此持續交流,學習提升。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8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5年2月22 – 23,3月8 – 9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00 – 下午5:30 (請提前15分鐘報到,中午休息1.5小時)
地點:台中 – 北區進化路(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國語)
學費:每位台幣 25,000元
🤓PGY或中醫系、學士後中醫系在學學生優惠學費:每位台幣13,500元
(於2025年1月31日前報名繳費及提交證明,額滿即止)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報名:https://bit.ly/202502facialdiagnosis_tw

📚課程內容📚

第1節課  :基本望診原理;觀察主色、三部
第2節課  :氣色主病理論;觀察心肺、咽喉
第3節課  :五色主病理論;觀察肝藏、膽、膺乳
第4節課  :明堂診法24部位定位;觀察脾胃、大小腸
第5節課  :其他診察臟腑皮肉的方法;觀察腎、膀胱、肢節
第6節課  :形神診法;觀察七情對應眼神與面容表情
第7節課  :辨別臉部左右男女陰陽
第8節課  :望診綜合應用

李大夫經常舉行望診講座與工作坊,如欲了解他的望診理論,歡迎收看講座影片,以下是李大夫2016年在中國醫藥大學的望診演講:

望而知之謂之神——《靈樞》明堂診法的原理與示範(點擊進入)

 👥對象👥

  • ・適合對中醫有興趣人士
  • ・希望透過中醫學習認識身體運行原理,掌握自己健康狀態的各界人士參與;
  • ・推薦給醫療工作者、治療師、護士、身心療癒導師等專業人士,有助職業上認識對方身心狀況;
  • ・適合中醫師、中醫學生、不同層次的中醫愛好者,均能從中獲益啟發,提升醫術水平與經典理論的認識。

 🧑🏻‍🏫導師簡介 🧑🏻‍🏫

李宇銘中醫博士

  •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
  • ・香港註冊中醫師
  •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講師
  • ・橘井流芳中醫診所創辦人
  • ・現為大醫道創辦人、總監
  • ・著有13部學術與大眾著作

更多介紹請參閱「李大夫簡介

⏱️優惠報名及匯款截止期限及注意事項⏱️  

  • 二人同行優惠的同學,請於Q16輸入「同行者姓名與line ID」
  • PGY或中醫系、學士後中醫系在學學生優惠學費,請提交證明到:touchmhi@gmail.com

報名方法

請點擊進入以下網頁連結報名,填寫報名表格:

https://bit.ly/202502facialdiagnosis_tw

📲如有任何查詢,可透過以下方法與我們聯絡📲

Line(@616ewezl)或按連結https://bit.ly/linedrlee
Emailtouchmhi@gmail.com

🌏李博士中醫教室🌏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Dr.leeyumin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r.leeyuming/


學員感想

過往「中醫望診基礎課程」學員課後問卷調查,96% 以上學員對整體學習內容和課程實用性表示十分滿意和滿意。以下為學員感想節錄:

「有機會能跟老師直接學習望診真的是非常寶貴的機會,在課堂中能夠在同學們身上互相學習也很有收穫,雖然目前還不是很熟練,也常常對自己看到的內容沒有把握,也會懷疑真的可以這樣判斷嗎?但是因為有老師的帶領和示範也讓我能更相信而能夠繼續學習,也讓我知道要成為能夠真正幫助別人的人必須先能幫助自己,當自己氣場能量好了做一樣的事情,都可以給他人更多的療癒。」

「我覺得從開始認識李大夫到上課當下,才發現我是多麼幸運的人。竟然可以有幸接觸到如此經典的中醫學。從望診切入中醫的學習這句話非常印象深刻。雖然也看過大夫的一些著作,但是這次上課真的是大開眼界。希望能夠繼續進階學習。」

「非常謝謝老師開這堂課程,希望自己能多加練習,然後運用在診斷上,當作是一個客觀指標。而且老師看起來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中醫師,除了醫術之外,也將中醫之理運用於生活,往天地之道邁進。期許自己也能夠朝著這個目標加油!」

「特別感謝李大夫不藏私的分享,細心又耐心的說明,整個課程節奏很棒,應用練習也很充足,課堂氣氛佳,我一定會推薦其他人」

「老師很用心的在經典上下功夫,讓我重新檢視經典」

「可以印證老師書上望診的描述,可以更了解書中思維的整個流程內容,而不是憑空想像。」

「用心地看人,以前我只看這人是誰就沒了,現在會看這人的氣色、性格、在想什麼、可能遇到的瓶頸,然後就可以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並減少紛爭衝突。」

「有一些在李大夫在菲律賓義診的照片分享,當中有案例在治療前後的臉神明顯的改善。我覺得好神奇,過往從來不會把疾病的治療效果連結到臉部,經由這樣的例子,讓我更想要繼續深入學習下去。」

「從完全看不出五色到能分辨顏色的過程,真是有趣,還好有老師的細心說明,不然我真的看不出來呀」

「每一堂都帶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因為每一堂課都能讓我有所發現。最開心是懂得看自己臉上的顏色後,我多了一個愛照鏡的習慣,每次照鏡就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照顧自已就更有方向了。」

「最深刻是每堂的練習時段,可以跟著老師的觀察步伐和引導去比對每個人的臉色,讓我掌握更多觀察和分析技巧。」

「經驗課堂的學習和練習認識臉上不同部位和顏色對照身體不同部位所顯示的密碼,對『相由心生』的意思更有體會。」

「李大夫在課堂分享的方法和步驟實用性高,能有效幫助自我檢測個人健康狀況又能幫助身體的人。」

「老師用深入易明的方法讓我更易理解望診的原理,剪裁恰當。」

「本人十分佩服老師課程設計和盡力用心解答同學不同的提問,讓我獲益良多。」

「喜愛免費網上重溫課後問答環節,啟發性很大。」

「感謝李大夫透過課堂學習讓我看到自己真正要處理的問題,讓我更勇敢重建自己的健康快活人生。」

「課程對我最大的幫助是學會看自己的面色與思考相關問題,學習善用情志和生活習慣。」

「本來想學習望面色來看別人、了解別人,之後發現原來自己、了解自己更有趣。」


FAQ 常見問答

1.我對中醫完全沒有認識,是否適合學習?

本課程內容深入淺出,容易掌握,適合初學者學習,歡迎未學過中醫的人士,可以作為中醫入門課學習。從望診開始學習中醫,將中醫理論直接體驗其應用,是學習中醫的捷徑,更容易明白中醫的智慧。

2.我是中醫師/中醫學生,這課程對我來說會否太過簡單?

本課程十分適合中醫師和中醫學生參與。在一般大學的中醫教育中,望診的教學是缺失的一環,《黃帝內經》的望診法到了現代,幾乎失傳。本課程的內容是經過李宇銘博士多年研究《黃帝內經》基礎上,加上親身實踐與教學累積的成果,有清晰理論以及經驗的老師帶領,是學習望診的捷徑。

過往李大夫的課堂的設計安排,也是大眾人士與中醫師一起學習,不同層次的思維撞擊,能夠促進學習,互相提升。

3.我有近視/遠視/色盲,是否可以學習望診?

只要能夠有一般視力,或者佩戴眼鏡後能夠看清眼前視物,就適合學習望診;至於色盲,只要能夠辨別青、紅、黃三色者,就可以學習望診。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傷寒溫病論》新書分享公益講座

【李大夫第十三本著作】

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令人鼓舞的消息, 李大夫花了三年跟十幾位中醫學生編寫的《傷寒溫病論》出版了!

將於一連兩週的晚上7:30~9:30舉辦兩個主題的新書分享公益講座,歡迎報名參加,也把這喜訊分享給身邊的朋友,讓大家一起健康生活!

從中醫經典理論認識生命之道

主題一

「甚麼是虛火?——虛火的成因以及對應防治方法」

許多人也聽過「虛火」,例如熬夜、休息不足的時候,容易出現口瘡(飛滋)、痤瘡、風疹、咽喉乾痛、眼紅、脫髮、耳鳴、便秘,睡眠易醒、多夢甚至失眠等的不適。虛火的症狀十分常見,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以演變成慢性的體質狀態。

究竟虛火的機理為何?虛火跟實火有甚麼區別?即使在古今中醫的論著中,虛火的解釋眾說紛紜,有各家理論解釋。

正值李宇銘博士新作《傷寒溫病論》正式出版之喜,李大夫將會舉辦新書講座,介紹中醫經典中的虛火理論,是一種簡單明瞭、容易掌握的中醫思維,讓你認識虛火產生的機理,以及如何在生活上預防與舒緩虛火不適。

普通話場次 2023年6月26日(週一)晚上 7:30-9:30

廣東話場次 2023年6月29日(週四)晚上 7:30-9:30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SXUxft3LeeeBH9xY7

主題二 「甚麼是「寒熱相兼」感冒?——感冒的中醫成因與自我療癒」

感冒了要怎樣正確處理?什麼時候可以自癒、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在中醫上,感冒有不同的成因,需要判斷感冒的寒熱屬性與淺深層次,才能夠避免誤治傷身。常言:「小病是福」,如果感冒時能夠正確處理,除了能夠幫助身體康復外,也能夠幫助身體排出毒素,甚至變得比感冒前更健康!

中醫的教科書上一般說感冒有「風寒」與「風熱」兩大類,這屬於理論層面的簡化分類,若從中醫經典的理論上看,各種感冒也是寒熱相兼、寒熱錯雜!單純的寒或熱的感冒是較少出現的;而且就算是有熱氣的感冒,也可能是屬於虛火,這與風熱感冒容易相混淆。

正值李宇銘博士新作《傷寒溫病論》正式出版之喜,李大夫將會舉辦新書講座,介紹中醫經典之中診治感冒的理論,幫助我們學習辨別感冒,以及如何幫助自己加快療癒。

普通話場次 2023年7月3日(週一)晚上 7:30-9:30

廣東話場次 2023年7月6日(週四)晚上 7:30-9:30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SXUxft3LeeeBH9xY7

《傷寒溫病論——以《傷寒論》角度講解溫病學》

本書是李宇銘博士對“寒溫統一”的思考研究,是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期間作者給一批中醫學生講授的一門課。本書站在作者多年來研究仲景醫學與《傷寒論》的基礎,嘗試貫通後世溫病學的理論,本書的基本觀點認為,《傷寒論》之中已經有系統的溫病學診治理論,只要明白其本源理論,可以與後世溫病學溝通,補充溫病學發展不足,加深對仲景醫學的認識。

閱讀更多新書詳情︰https://leeyuming.com/shanghanwenbinglun/

【圖書基本信息】

定價149元(人民幣)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版次第一版
出版時間2023年01月
開本16開
作者李宇銘
ISBN編碼9787513278355
頁數463頁
字數61.1萬字

如欲訂購,可以在大陸網站如「淘寶網」、「當當網」、「京東商城」等網站訂購。

台灣讀者,亦可在「博客來」、「三民網絡書店」、「天龍圖書」、「台灣大書城」等網站訂購。

《傷寒溫病論》

正值李宇銘博士新書出版之喜,在2023年6-7月將會安排兩個主題的新書分享會,歡迎報名參加!

進入連結報名:https://forms.gle/mDiBn3xJnz6ZCaoF6

《傷寒溫病論——以《傷寒論》角度講解溫病學》

本書是李宇銘博士對“寒溫統一”的思考研究,是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期間作者給一批中醫學生講授的一門課。本書站在作者多年來研究仲景醫學與《傷寒論》的基礎,嘗試貫通後世溫病學的理論,本書的基本觀點認為,《傷寒論》之中已經有系統的溫病學診治理論,只要明白其本源理論,可以與後世溫病學溝通,補充溫病學發展不足,加深對仲景醫學的認識。

【圖書基本信息】

定價149元(人民幣)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版次第一版
出版時間2023年01月
開本16開
作者李宇銘
ISBN編碼9787513278355
頁數463頁
字數61.1萬字

如欲訂購,可以在大陸網站如「淘寶網」、「當當網」、「京東商城」等網站訂購。

台灣讀者,亦可在「博客來」、「三民網絡書店」、「天龍圖書」、「台灣大書城」等網站訂購。

【目錄】

【自序:正本清源,消融寒溫之爭】

傷寒與溫病,自古爭論不休,看似寒熱水火不容。從《內經》開始論述溫病,一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已經產生歧義。《傷寒論》之中明確提出溫病的概念,卻被後世醫家認為文字訛誤或錯簡,誤以為溫病理論不全。自此產生了持續千餘年的爭議,歷代醫家希望補充《傷寒論》論述的不足,做出註解、補充,產生了許多溫病的“新理論”。一直到清代達至頂峰,形成了溫病學的新流派,並將溫病提升到經典的高度,過去認為四大經典是《素問》《靈樞》《傷寒論》《金匱要略》(或包括其他古醫經如《神農本草經》《難經》),而到了清代溫病學的興起,溫病學被奉為“四大經典”之一,但有趣的是溫病學被認為是經典,而非其中一部溫病學著作,與其他經典體例不符,在普遍醫者心目中,溫病學還未有一部著作可以與其他經典著作並肩。

一、從誤解到解誤

溫病學的發展過程,從某程度來說是一個“誤解的歷史”,即對於《內經》和《傷寒論》的錯誤解讀導致歧義的發展史。

首先需要說明,說是“誤解的歷史”,並非說這個發展過程一無是處,整個歷史發展過程既有誤解的成分,也有創新的成分,積累了許多新的診治經驗;而且就算是誤解,針對前人的錯誤,勇敢提出修正的看法,這也是中醫學發展的自然現象,理論的發展也會經歷曲折,才能逐步完善。因此整個中醫學發展的歷史,也是不斷糾正前人錯誤的歷史,我們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到今天。這裡說“誤解的歷史”,是帶着敬仰之心,感謝歷代醫家為醫學發展付出的努力和勇敢嘗試。

我們需要認清中醫學發展的事實。中國醫學史認為,中醫的誕生有“經驗累積說”和“聖人說”,前者認為是人民實踐經驗累積而成,而後者認為是聖人創立了醫學理論。中醫學作為龐大的體系,有經驗、技術和理論等三個層層遞進的知識層次,經驗累積說是指前二者,需要累積而成,可是“理論”的部分,並非不斷累積經驗就可以達到。

例如陰陽五行的理論,給你一輩子不斷去嘗百草、觀察天地,你可以總結出五行的規律嗎?古今中外還有其他地方出現了同樣的理論嗎?比如《靈樞》記載了臉部二十四部位與臟腑肢節的對應關係,如果沒有這幅“地圖”指引,就算你不斷去觀察人臉,你能發現這些關係嗎?又如《內經》所提到的各種正氣、營氣衛氣,以至於《傷寒論》的三陰三陽六經理論,這些龐大的理論體系,自古以來有誰可以不讀經典,直接得出相同的結論?

醫學有經驗累積的部分,可是要成為一門“醫學”專業學科,需要有獨立、完整、龐大的理論體系,這並非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上古之時有不少高明之人能夠通達天地之道,直接知道這個天地背後的“奧秘”,他們將觀察得到的世界,藉助語言文字告訴後人,“以文載道”,因為愛己愛人,希望能夠守護人民的健康。這些人就被稱為“聖人”,因為他們無私地將奧秘記載下來,公開給後人,自然得到千古傳頌。

回到溫病的發展歷史,《內經》和《傷寒論》已經有清晰的溫病概念,尤其是到了《傷寒論》建立了系統的疾病辨證論治體系,溫病亦在其中,只是因為後人不理解張仲景的寫作手法,懷疑書中的理論不夠完整,因此希望補充、修正。經過千餘年的發展,後世在經典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解釋,不斷“創新”理論,形成了新的體系。聖人之道何其淵博!可是凡夫俗子未必能看懂,當未能一窺全貌就詮釋,認為有不足而去改造,這就像出土文物一樣,上面覆蓋了一層又一層的泥土,本來面貌反被掩蓋了。

“寒溫之爭”就是這個過程,要解開爭論,就要針對癥結,直接回到爭論的源頭,撥開層層面紗,才能看清楚問題所在。

二、探求經典原貌之路

這就是正本清源,也是筆者多年來的研究方向,以“內證”的研究方法,以經解經,提倡以張仲景自己去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筆者在香港讀本科,大四之後,因為自覺中醫根基不好,申請到內地交流,額外花了一年時間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做交換生,當年無須修學分,全年主要學習《傷寒論》。南京中醫藥大學對《傷寒論》研究很深,他們對注家的研究非常深入,針對條文比對注家解釋,看過了諸多注家的觀點,你會發現注家之間認識的差異頗大,有些註解得比較好,有些是借題發揮,有些是牽強附會,可是無論如何,沒有一本注家書能夠完全地解釋清楚整部《傷寒論》。這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看注家書是無法讓你完全理解經典的,雖然每位注家或許有部分精闢見解,但是卻創造了更多錯誤觀念,未必能功過相抵,如果去努力研讀注家書,反而可能成為理解的障礙,無法看清原文真義!

因此,筆者就開始走上了自己的路,放下注家,直接面對原文,花了幾年時間,每天拿着原文研讀,先背誦,繼而慢慢細嚼體會,上下文前後比較,將每一個相近的名詞術語、病名、藥物、劑量等都拿出來比較,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之後逐漸發現《傷寒論》的背後,存在着一套龐大而精密的理論體系,有時候真的不禁讚歎,這或者不是“地球人”的醫學,張仲景真乃醫聖也!古今醫家無法比擬,我們最多只是去詮釋和理解他的思想,他則是整個醫學體系的“創造者”和“發現者”。

在這個直接研讀原文的過程中,為什麼我能夠有這麼多“新發現”,寫成了三部《傷寒原意》著作,2019年我又出版了《仲景醫學原理》一書,發現了《傷寒論》背後的“中醫核心理論”,這都是因為一個信念:我完全相信中醫!我相信古人的智慧,相信經典是“活人之書”。有這種類似於“迷信”的執着,完全相信它,才能夠深入它、讀懂它。

因為這種全然相信,我能夠全心身地浸泡在經典之中,就好像做文物考古挖掘過程一樣,仔細地將後世添加的理論一層一層剝開,這個過程真是不容易!這好像是從岸上跳進水裡,從些許已知卻又跳進未知之中。跟着主流中醫的理論去走,可以讓你安心行醫,要跳進那古人浩瀚智慧的經典醫學之中,需要勇氣,放下手上緊抓的東西,才能讓你抓起新的東西。基於對張仲景的信任,我個人在臨床上,敢於使用經方原方與原方劑量,並出版了《原劑量經方治驗錄》與《原劑量經方帶教錄》二書。這樣行醫至今已有十年,臨床幾乎全部只用經方原方,不會合方、也不會隨意加減,加減用藥也必須按照原書加減法。這種“堅持”,一開始是為了嘗試,希望親身驗證聖人的智慧,其後則是因為習慣,覺得這樣診治實在太容易了!既然這樣已經足以應付臨床診療,何須要再“創新”去使用其他診治方法。既然經典的大道已經讓你通行天下,何須還要不斷向外找尋。

基於我的個人經歷,我更加深信,張仲景並非不懂溫病,甚至《傷寒論》已經形成診治溫病的完整理論體系。並非因原文訛誤或錯簡,而是因為“不信任”,總是以為後來發展一定比古人好的心態看問題,帶了一副有色眼鏡,看不到《傷寒論》的真義。這就好像使用經方,不少人認為“古方不能今用”,必須要靈活加減、需要合方,臨床必須要使用時方,經方劑量過大等,而在我的《原劑量經方治驗錄》之中,已經糾正了此等誤解。這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我對古人沒有偏見,致使我能夠體驗到古人的智慧。

自古以來對於經典的“誤解”,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先入為主”的概念,帶着主觀的成見去讀古人的書,你也一定能夠從哪裡找到自己的證據,例如引用《內經》或者某經典的一些話去證明自己,自圓其說。要看到經典的真貌,首先需要“虛心”,把自己的心清空,避免先入為主,而且還要不斷打破自己的框框限制,不斷反觀質疑,向自己提問:“我這個解釋的想法,是從哪裡來的?”就像老子《道德經》所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經驗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可是學習經典的大道,就是一個不斷減少、破壞、剝落的過程,去除了歷代和現時中醫的各種見解,才能夠進入經典的殿堂。

各位讀者,在閱讀這本《傷寒溫病論》的時候,也鼓勵你用這種心態來研讀,如果你學中醫已經有一段時間,本書之中許多觀點可能與你的觀點不一致,那麼就要“清空”你原有的觀點,明白先入不一定為主,讓自己的心胸打開,接納各種可能性。嘗試建立信任,才能明了全書的面貌。

三、從寒溫偏頗回到中道

中醫發展歷史的過程就是“寒熱失衡”的過程。歷代各家學說中總有醫家提倡用藥重視溫熱、溫補,然後又會有醫家提倡寒涼、清熱,這好像鐘擺,搖來搖去。這也跟氣候環境等歷史因素有關,例如中國歷史上經歷過多次寒冷時期、旱災溫熱等時期,因此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醫家,認為用藥有寒熱的偏頗。而當某個時代的醫家特別提倡寒熱的一方面,到了下一個時代,另一批醫家就會出來糾正過去的偏頗。

這種寒熱搖擺到了今天依然存在,例如在清代的時候,雖然溫病學盛行,可是《傷寒論》的研究也因此更為活躍;現在是有史以來溫病學最為廣泛傳播的時代,各中醫院校都教授溫病學,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的現象。也因為溫病學的普及,因此不少現代醫者用藥偏於寒涼,例如每當見到熱氣上火之象,咽痛長瘡,就認為屬熱需要清熱,甚至認為各種病證也可以是熱邪導致,這樣就會造成大量誤治。在《內經》之中也有從治法“寒者寒之,熱者熱之”的診治提醒,並非見到熱就一定需要清熱。現代醫者為了糾正這種偏頗,出現了“火神派”“扶陽派”,就算不是善用附子、肉桂、乾薑,如果臨床上善用補益藥物,也可以屬於“溫補派”。

歷史不斷重複,這種寒熱搖擺,至今還是出現。經典中醫學本身並無門派之分,大家都是“辨證論治派”,全面客觀的辨別寒熱,回到“中道”,以平為期,是每一位中醫應有的態度。

可是這裡所說的“中”,就值得我們花一輩子去研究斟酌了!“中庸之道”的中,並非就是中間的意思,不是“不寒不熱”就是中,中庸的中,發音念“眾”,是指最佳點,就是陰陽平和的最佳點,這個最佳點在哪裡?

這是人體最妙的地方了!人體並非是一個不寒不熱的個體,凡是生命必然是溫暖的,死亡了就變冷了。現代醫學認為人體的核心溫度在37°C左右,是生命力的表現,只要離開這個“中”上下改變一度,人就會出現失衡而生病。因此,廣義來說,凡是人類都是“喜溫而惡寒”的,這個“惡寒”不是說凡是人都會怕冷,而是指凡是人都要讓自己的體溫到了一個最佳點,不宜過低或過高。

這樣說,或許大家就更容易明白,為什麼《傷寒論》這麼側重“傷寒”,傷於寒邪,是因為“人以陽氣為本”,人的生命就是需要有適當的溫熱,如果溫熱不足了,人就生病。當然溫熱又不可以太過,太過亦會讓人生病。但是在寒熱之中,寒最傷害人的生命,因為生命完全沒有溫熱了,就代表這個人的軀體已經變成了屍體,沒有生命了。說到這裡,或者你會想問:難道生命就不怕熱?熱邪不也同樣傷人?這些都是重要的問題,將於本書中篇深入討論。

這就是為什麼《傷寒論》以寒邪作為主題的原因,是因為寒氣傷人最重,是使人失去生命的根本原因。寒與熱,其實是同一個問題的兩端,一體兩面,一提到寒的時候,也必然要提到熱,因此《傷寒論》同樣重視熱。有不少人認為《傷寒論》“詳於寒而略於溫”,筆者並不贊同,如果你仔細去讀《傷寒論》,其中講了多少實熱、虛熱的病證,使用了多少寒涼葯,你就可以知道張仲景是寒溫都十分重視,甚至你在讀完了這本《傷寒溫病論》之中,你會驚訝張仲景對於虛熱實熱的辨證精妙,竟然比清代溫病學有過之而無不及。

寒熱既然是兩端,因此在診治寒熱的時候,更重要的是看到整個寒熱的演變過程。如果將《傷寒論》和溫病學當作兩種體系來看,認為有一種病叫作“傷寒”就是完全寒病而沒有熱,有一種病叫作“溫病”就是完全熱病而沒有寒,那就是一種嚴重的偏見!理論上可以這樣區分寒熱的病,但是臨床上的病人都是活的,大都是寒熱錯雜,只要有虛就會受寒,有實就可能化熱,有虛也會生虛火,寒熱並存是永遠的議題,因此寒熱的辨證也是醫學之中最為複雜的問題。

這就是學習《傷寒論》和溫病學的重要性,雖然每一位醫者從一開始就學習辨別陰陽寒熱,可是落實到具體臨床,寒熱如何辨別?寒熱如何演變,錯綜複雜。《傷寒論》整部書,就是教導如何“辨證”,通過臨床各種脈證現象,觀察判斷背後的寒熱機理,故此張仲景說“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古代有些人認為《傷寒論》是一部“方書”,主要記載診治藥方,其實張仲景高明之處是教導我們如何“識證”,辨識病證背後的寒熱虛實等原因。

四、《傷寒論》與溫病學必然復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影響全球,重新喚醒人們對中醫藥的重視。新的病毒當前,我們明白到現代醫學的局限,而對於中醫來說,可以說這疫情並非“新病”,《傷寒論》以及後世的溫病學,早已建立起系統的辨證論治體系,足以應付各種新疫情的需要。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易經》六十四卦象足以解釋天地人的規律,各種事物的發展也離不開這大道。中醫也是一樣,各種外感病、傳染病的規律,也離不開《傷寒論》的三陰三陽六經之道,只要明白人體的生理病理規律,今後出現各種新病,亦無須驚惶。

本書的寫作緣起,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社會各處停業,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五年級學生也暫停實習,於是就有機會給他們系統講授“傷寒溫病論”課程,幫助他們更加清晰地理解中醫對傷寒溫病的診治,也希望此書稿問世,可以幫助更多醫者提升診治能力。在此特別感謝同學們的熱心參與,提問討論,深化這部書的內容,並參與後期製作,包括錄音整理、編輯繪圖、校對修訂,最後整理成《傷寒溫病論》書稿,在此過程中,深感年輕中醫學子的熱忱。

吳鞠通寫作《溫病條辨》,也是被他的朋友汪瑟庵先生催促,預計即將會出現疫症,因此“速成是書,或者有益於民生”;張仲景撰寫了《傷寒卒病論》,也是因為當時疫症流行,死傷眾多;王叔和搜集仲景舊論也說是“擬防世急也”。在這個時代,相信新冠肺炎疫情終會過去,可是隨着全球變暖導致南北極冰雪融化,不少科學家已經提醒,各種新型病毒將會出現。英國《每日郵報》亦曾報道,科學家警告太陽黑子在2030年進入休眠狀態,地球氣溫大幅下降,或引致“小冰河時期”來臨,就像張仲景時代的寒冷期,除了人體容易受寒,農作物失收,導致饑荒、社會恐慌,也更容易導致人體虛弱而生病。溫室效應和小冰河時期的變換,地球正在經歷“往來寒熱”,也就像中醫歷史的寒熱搖擺過程,作為醫者必須做好準備,體現上工治未病的精神。

學習如何診治預防疫症,是這時代每一個醫者急需補上的一課。但願仲景醫道能夠廣為流傳,造福眾生,遠離疾病痛苦,享受生命快樂。

李宇銘

2020年5月1日

【試讀】

【《黃帝內經》情志療法理論與應用課程 】| 上醫治心・不藥而癒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香港場

情志療法也像針灸療法、中藥療法、推拿療法等一樣,是能夠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每個人身上也有一把「鑰匙」,擁有天賦的自癒力,是能夠解開各種疾病痛苦、邁向終極健康的「心藥」。


「情志療法」是以《黃帝內經》情志理論作為核心的系統診治方法。「情」與「志」的基本含義是指情緒與思想,情志療法即是以心神情志理論為主軸的診療方法。

《黃帝內經》是中醫第一經典,成書約在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至秦漢時代,其書除了奠定了中醫基礎理論之外,更確立了中醫的針灸療法,對人類醫學發展有重要貢獻。情志療法,也是源自《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

值得注意,情志療法並非只是針對情志病、情緒病,而是能夠應用在各種疾病上,除了可作為獨立應用的診治方法,亦可配合各種療法輔助應用,以提升各種療法的療效。

學習情志療法,更可以防病養生,認識情志療法的理論,可以作為自我療癒、養生、修行的指引。

在李宇銘博士所著的《向癒》一書中,介紹了情志療法的原理。李大夫研究應用情志療法多年,認為凡病皆與情志相關,故此治病不單在處方用藥,治心才是治本之道,主張「不用藥能治好病,則一味藥也不用」的精神,能發揮人體自癒能力,是更高層次的醫術目標。

本次課程是李大夫首次公開講授情志療法的理論與應用,歡迎關注身心整體健康的人士參與,一起來學習療癒自己、療癒他人!

👀課程特色👀

  • 獨特的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將古代智慧活現眼前;
  • 透過導師深入淺出講授,課堂輕鬆有趣,容易學習;
  • 課程透過實例示範與互動練習,掌握經典理論意義;
  • 學員可加入學習群組,課後彼此持續交流,學習提升。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4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3年8月19-20,26-27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附近(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早鳥優惠 :港幣5,400元(於2023年7月27日前報名及繳費可享此優惠)

👥二人同行優惠: 每位港幣4,950元  (於2023年7月27日前報名及繳費可享此優惠)

🤓全日制中醫本科學生優惠:港幣3,300元(於2023年7月27日前繳費報名及提交學生證證明可享此優惠)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課程內容📚

課程分為三大部分:

  • 一、情志療法的基本概念
    • 情志與情志療法的概念;情志療法的特點;情志療法的應用範疇、分類。
  • 二、情志致病理論
    • 情志致病與情志養生的重要性;情志養生的兩種層次;情志與五藏對應理論;情志對應一身之氣理論;情志與性格的關係;心神演化情緒的血氣虛實理論;情與志的相互關係;形神與情志的關係;情志與療效的關係;意志與疾病的關係。
  • 三、情志治病理論
    • 情志療法的機理;醫患關係的以人為本;情志療法與自身修行;情志療法與通曉人事;情志療法的框架;情志相勝、心神勝情與直面情志法;各種情志療法的適應證、運用技巧與注意事項;情志療法的最終目標。

 👥對象👥

  • 適合對中醫有興趣人士;
  • 希望透過中醫學習認識身心運作原理,提升自己健康狀態的各界人士參與;
  • 推薦給醫療工作者、治療師、護士、身心療癒導師等專業人士,有助職業上提升溝通與療效;
  • 適合中醫師、中醫學生、不同層次的中醫愛好者,均能從中獲益啟發,提升醫術水平與經典理論的認識。

🧑🏻‍🏫導師簡介🧑🏻‍🏫

李宇銘中醫博士

  •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
  • 香港註冊中醫師
  •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講師
  • 橘井流芳中醫診所創辦人
  • 現為大醫道創辦人、總監
  • 著有13部學術與大眾著作
  • 更多介紹請參閱「李大夫簡介」

⏱️優惠報名及匯款截止期限及注意事項⏱️ 

  • 所有優惠必須於7月17日(週一)前完成報名及匯款
  • 同行優惠鼓勵同行結伴一起學習與實踐,請於報名表Q16填寫已完成報名及繳費的同行者姓名
  • 全日制中醫本科學生優惠,請提交學生證明到:touchmhi@gmail.com

報名方法

請點擊進入以下網頁連結報名,填寫報名表格:

https://bit.ly/20230819_course_register

📲如有任何查詢,可透過以下方法與我們聯絡📲

WhatsApp: https://bit.ly/course_reg_2023 

Email: touchmhi@gmail.com


以下為李大夫將於2023年暑期舉辦的另一個課程,分別有台灣場與香港場次: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 望診入門,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台中場

📚課程內容📚
第1節課 :基本望診原理;觀察主色、三部
第2節課 :氣色主病理論;觀察心肺、咽喉
第3節課 :五色主病理論;觀察肝藏、膽、膺乳
第4節課 :明堂診法24部位定位;觀察脾胃、大小腸
第5節課 :其他診察臟腑皮肉的方法;觀察腎、膀胱、肢節
第6節課 :形神診法;觀察七情對應眼神與面容表情
第7節課 :辨別臉部左右男女陰陽
第8節課 :望診綜合應用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4小時課程。
【台中場】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3年7月15 – 16,29 – 30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00 – 下午5:30
地點:台中 – 台灣大道二段(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國語)
?台中場 – 詳情? https://bit.ly/facialdiagnosiscourse202307
?台中場 – 報名連結 ? https://bit.ly/S_Facialdiagnosis2023

【香港場】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3年8月5-6, 12-13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香港場 – 詳情? https://bit.ly/facialdiagnosis202308_hk
?香港場 – 報名連結 ? https://bit.ly/hk_reg_cmed2023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古代中醫望診的珍貴傳承

【李宇銘博士撰文】

中醫的望診技術,從古代流傳到現在,幾乎都在失傳的狀態,就算現在大學中醫教育的診斷學,都只提到望診的皮毛。

中醫的望診,在兩三千年前寫成的《黃帝內經》,已經有專篇《靈樞・五色》詳細論述,清晰記載了面部對應人體五臟六腑與頭面肢節的24個部位,可是在歷代醫家之中,能夠運用望診知病的少之又少,究竟望診為何會難以傳承?

基本的成因,由於望診的主軸是觀看臉上的氣色,這像是圖畫難以用文字傳遞一樣,古代沒有現在的拍照技術,因此難以流傳下去,就像沒多少上古的圖畫能夠流傳到今天一樣。

古代要學習望診,必須要有老師直接傳授訓練,才能懂得觀察。可是經過戰爭、天災等因素,只要掌握此技術的老師離去了,技術也同時失傳了。

以上只是一個層面的原因,事實上望診很容易學習!只要讀懂《黃帝內經》的原文,願意親身實踐體會,也可以掌握其中之理。

可是為何還會失傳?這跟醫學發展的方向有關,那就要講一下扁鵲的故事了!

扁鵲的望診神技

在中國歷史上記載,望診技藝超卓的醫者有兩位,一是春秋戰國的名醫扁鵲,另一是漢代醫聖張仲景。

其中扁鵲是最早記載運用望診的醫者,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之中,記載到扁鵲的能力:

「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這段文字描述扁鵲擁有了「X光眼」的能力!他能夠看穿牆壁,看到牆後面之人,當然他也能看穿人體的五臟六腑了,一眼就能夠看清楚病的癥結所在。

但是想想看,如果現在有一個人,只是看了你一眼,就跟你說:「你的肺有病」「你的肝裡面有腫瘤」「妳的子宮有瘀血」…… 這樣你會怎麼想?一般人首先也會懷疑,甚至會覺得對方是詐騙,在圖謀什麼。

扁鵲當時也遇到這樣的問題,雖然自己有這種高超的望診神技,但是他卻不可直接運用。為了讓人更加信任,他用望診的技術研發出脈診的技術,他能夠看穿人體,自然可以知道人體的血脈如何反映體內的氣血與病情。

扁鵲為何要把脈?

《扁鵲倉公列傳》提到「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就是指中醫的脈學是來源於扁鵲。有一部著名的中醫經典《難經》,其中記載了許多脈學理論,一般認為就是來自扁鵲的知識。

這就是說,扁鵲行醫,首先會用把脈去給人看病,「特以診脈為名耳」,就是想讓人家以為,我是用把脈看出你的病情所在,因為有接觸了病人的身體,讓對方覺得你是有一些獨到根據的。

但扁鵲根本不需要把脈!他只要望診,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全部了,把脈其實是一種包裝、一種溝通技巧,是為了與人建立信任的方式。

可是後來的中醫發展,就從望診轉向脈診了。現在每個人看到中醫師的時候,通常都會想要給他「把把脈」,一般人心中覺得「中醫=把脈」,就好像中醫只有把脈這種診斷方法。

因為把脈比較容易從外看得見,望診「觀人於無形」看不見醫者做了什麼,反而不容易讓人相信。所以後來的中醫發展,就變成重視脈診多於望診了。

這也是望診失傳的主要成因。就像是需求的問題,大眾認為醫者要懂得脈診,於是醫者就提供脈診服務,久而久之就忘記了脈診其實源自於望診。

現代學望診如囊中取物

只要重新認識望診的價值,你會發現望診是相當容易學習的!就算是沒有學習過中醫的人,也可以從幾堂課就開始掌握。

現在是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有拍照的幫助,讓望診技術可以更容易應用;加上網絡發達,可以方便地用視像在線上做望診診斷,加快了學習與應用。

除此之外,由於現在人們生活在大城市比較集中,可以讓許多人一起上課學習,這是學習望診的一大優勢!在我們過去的望診課程中,一般都是採取大班上課,幾十人一起學習,有許多張臉可以讓大家迅速比較,一下子就將經典中的文字內容活現出來,從實例之中得到對應。

古代的生活沒那麼密集,學醫往往都是家傳、師徒的方式,因此就比較難用這種大班學習的方式學習望診了。

現在是多麼幸福的時代啊!有機會可以恢復古代的望診技藝,讓今天的你可以享受聖人流傳下來的智慧,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醫生。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 望診入門,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台中場

?課程內容?
第1節課 :基本望診原理;觀察主色、三部
第2節課 :氣色主病理論;觀察心肺、咽喉
第3節課 :五色主病理論;觀察肝藏、膽、膺乳
第4節課 :明堂診法24部位定位;觀察脾胃、大小腸
第5節課 :其他診察臟腑皮肉的方法;觀察腎、膀胱、肢節
第6節課 :形神診法;觀察七情對應眼神與面容表情
第7節課 :辨別臉部左右男女陰陽
第8節課 :望診綜合應用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4小時課程。
【台中場】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3年7月15 – 16,29 – 30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00 – 下午5:30
地點:台中 – 台灣大道二段(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國語)
?台中場 – 詳情? https://bit.ly/facialdiagnosiscourse202307
?台中場 – 報名連結 ? https://bit.ly/S_Facialdiagnosis2023

【香港場】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3年8月5-6, 12-13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香港場 – 詳情? https://bit.ly/facialdiagnosis202308_hk
?香港場 – 報名連結 ? https://bit.ly/hk_reg_cmed2023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望診入門,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香港場 

中醫學認為「診斷先於治療」,學習望診可以讓每一個人「成為自己的醫生」, 每天觀看自己的臉部氣色,就可以知道身體整體狀態,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與治療方法。


中醫看病透過「望聞問切」診察病情,其中望診為中醫診法之首。李宇銘博士研究望面診法多年,恢復了古代中醫望診的技術,從望診直接推斷體質與疾病性質,甚至預測健康發展狀態。

李大夫曾開設多屆望診課程,現重新編制於香港開課,歡迎各方人士參與,無論是中醫師、中醫學生,或是未學習過中醫的大眾人士,均可學習到望診的精髓。

課程主要講授《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明堂診法,以及李大夫對望診的經驗心得。主要內容包括:面部氣色主病,面部24個部位的定位與臟腑肢節對應關係,以及面形眼神與五臟情志對應關係。課程介紹望診的基礎理論與應用方法,課堂著重實踐練習,務求讓學員「開竅」,掌握望診的觀察與訓練方法,獲得初步的診斷能力。

👀課程特色👀

  • 獨特的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將古代智慧活現眼前;
  • 透過導師深入淺出講授,課堂輕鬆有趣,容易學習;
  • 實體課程透過大量實例示範與互動練習,快速掌握技巧;
  • 學員可加入學習群組,課後彼此持續交流,學習提升。

📘課程資料📘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4小時課程。
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3年8月5-6,12-13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學費:港幣6,400元
🐣早鳥優惠 :港幣5,200元(於2023年6月15日前報名及繳費可享此優惠)
👥二人同行優惠 :  每位港幣4,800元  (於2023年6月15日前報名及繳費可享此優惠)
🤓全日制中醫本科學生優惠:港幣3,300元(於2023年6月15日前繳費報名及提交學生證證明可享此優惠)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課程內容📚

第1節課  :基本望診原理;觀察主色、三部
第2節課  :氣色主病理論;觀察心肺、咽喉
第3節課  :五色主病理論;觀察肝藏、膽、膺乳
第4節課  :明堂診法24部位定位;觀察脾胃、大小腸
第5節課  :其他診察臟腑皮肉的方法;觀察腎、膀胱、肢節
第6節課  :形神診法;觀察七情對應眼神與面容表情
第7節課  :辨別臉部左右男女陰陽
第8節課  :望診綜合應用

李大夫經常舉行望診講座與工作坊,如欲了解他的望診理論,歡迎收看講座影片,以下是李大夫2016年在中國醫藥大學的望診演講:

望而知之謂之神——《靈樞》明堂診法的原理與示範(點擊進入)

 👥對象👥

  • 適合對中醫有興趣人士
  • 希望透過中醫學習認識身體運行原理,掌握自己健康狀態的各界人士參與;
  • 推薦給醫療工作者、治療師、護士、身心療癒導師等專業人士,有助職業上認識對方身心狀況;
  • 適合中醫師、中醫學生、不同層次的中醫愛好者,均能從中獲益啟發,提升醫術水平與經典理論的認識。

🧑🏻‍🏫導師簡介 🧑🏻‍🏫

李宇銘中醫博士

  •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
  • 香港註冊中醫師
  •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講師
  • 橘井流芳中醫診所創辦人
  • 現為大醫道創辦人、總監
  • 著有13部學術與大眾著作

更多介紹請參閱「李大夫簡介

⏱️優惠報名及匯款截止期限及注意事項⏱️  

  • 所有優惠必須於6月15日(週四)前完成報名及匯款
  • 同行優惠鼓勵同行結伴一起學習與實踐,請於報名表Q16填寫已完成報名及繳費的同行者姓名
  • 全日制中醫本科學生優惠,請提交學生證明到:touchmhi@gmail.com

報名方法

請點擊進入以下網頁連結報名,填寫報名表格:
https://bit.ly/hk_reg_cmed2023

📲如有任何查詢,可透過以下方法與我們聯絡📲

WhatsApphttps://bit.ly/cmedhk_2023
Emailtouchmhi@gmail.com


學員感想

過往「中醫望診基礎課程」學員課後問卷調查,96% 以上學員對整體學習內容和課程實用性表示十分滿意和滿意。以下為學員感想節錄:

「每一堂都帶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因為每一堂課都能讓我有所發現。最開心是懂得看自己臉上的顏色後,我多了一個愛照鏡的習慣,每次照鏡就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照顧自已就更有方向了。」

「最深刻是每堂的練習時段,可以跟著老師的觀察步伐和引導去比對每個人的臉色,讓我掌握更多觀察和分析技巧。」

「經驗課堂的學習和練習認識臉上不同部位和顏色對照身體不同部位所顯示的密碼,對『相由心生』的意思更有體會。」

「李大夫在課堂分享的方法和步驟實用性高,能有效幫助自我檢測個人健康狀況又能幫助身體的人。」

「老師用深入易明的方法讓我更易理解望診的原理,剪裁恰當。」

「本人十分佩服老師課程設計和盡力用心解答同學不同的提問,讓我獲益良多。」

「喜愛免費網上重溫課後問答環節,啟發性很大。」

「感謝李大夫透過課堂學習讓我看到自己真正要處理的問題,讓我更勇敢重建自己的健康快活人生。」

「課程對我最大的幫助是學會看自己的面色與思考相關問題,學習善用情志和生活習慣。」

「本來想學習望面色來看別人、了解別人,之後發現原來自己、了解自己更有趣。」


FAQ 常見問答

1.我對中醫完全沒有認識,是否適合學習?

本課程內容深入淺出,容易掌握,適合初學者學習,歡迎未學過中醫的人士,可以作為中醫入門課學習。從望診開始學習中醫,將中醫理論直接體驗其應用,是學習中醫的捷徑,更容易明白中醫的智慧。

2.我是中醫師/中醫學生,這課程對我來說會否太過簡單?

本課程十分適合中醫師和中醫學生參與。在一般大學的中醫教育中,望診的教學是缺失的一環,《黃帝內經》的望診法到了現代,幾乎失傳。本課程的內容是經過李宇銘博士多年研究《黃帝內經》基礎上,加上親身實踐與教學累積的成果,有清晰理論以及經驗的老師帶領,是學習望診的捷徑。

過往李大夫的課堂的設計安排,也是大眾人士與中醫師一起學習,不同層次的思維撞擊,能夠促進學習,互相提升。

3.我有近視/遠視/色盲,是否可以學習望診?

只要能夠有一般視力,或者佩戴眼鏡後能夠看清眼前視物,就適合學習望診;至於色盲,只要能夠辨別青、紅、黃三色者,就可以學習望診。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為什麼每個人也該學一點中醫?

【李宇銘博士撰文】

古代的中醫經典,是給每一個人也可以學習的,不只是給醫師、醫學生學習。

現代卻倒過來,覺得學醫是醫學生、醫者的責任,大部分人心中都覺得「生病就要看醫生」;可是古時一般人會覺得,生病要學習自己讓好過來,而不是依賴他人。

這樣說不是反對生病看醫生,而是很多的病,其實可以自己好過來的。可是現在人們習慣將自己的責任交給醫者,除了會加重社會的醫療負擔,也可能讓自己反覆生病!

為什麼看醫生會導致人反覆生病?這不是說醫生的診治有問題,而是當我們有生病就交給醫生的心態,往往就不重視了解生病的成因,於是缺乏預防的意識,如臨渴掘井;而且更重要的,生病習慣了吃藥才好,就比較少發揮天生的自癒力,缺乏自然康復的鍛煉,結果造成體弱多病的體質。

諺語說:「病向淺中醫」,這句話的意思,是病要趁著病在淺層的時候及早醫治,但醫治並不一定是看醫生,也包括了懂得自我療癒。

「生病就要看醫生」這種想法,雖然也是提醒不要諱疾忌醫,可是如果誤解了生病一定要看醫生才能解決,這就反而變成了自我局限的思想,不信任身體的自癒力,將健康的責任交出去了,身體反而變得不健康。

要獲得健康,應該是每一個人自己的責任。

【成為自己的醫生】

在中醫第一經典《黃帝內經》之中,提到這些醫道經典篇章,是教導給「眾庶」的,意思是給眾人、一般人都可以學習的!

古代中醫沒有走上「專業化」的道路,醫學知識並非專門給部分人學習應用;相反,中醫經典將這些珍貴的智慧無私公開,就是希望賦予每一個人力量,讓人人也可以「成為自己的醫生」!

古代的中醫,不只是治病的醫學,而是一門整體的生命科學,幫助你認識自己的生命,怎樣獲得健康。

人出生的時候,沒有附上一本《人體使用說明書》,不知道該怎樣使用這身體,而中醫的經典,其實就是這樣一部說明書,幫助我們活出健康人生。

為了提升自己的健康,每個人也應該學一點中醫。

【中醫從望診學起】

想要學習中醫,一般覺得要從基礎理論學習,這雖然是一個途徑,可是我們認為,更好的是直接從「診法」學起。中醫是一個強調「體用不二」的學科,從應用之中體驗其理,會更加有趣和具體。

中醫的診斷方法,大家都聽過「望、聞、問、切」四診,其中望診是四診之首,觀察人的臉部氣色、形態。高水平的醫者,往往透過望診可以足以診斷疾病,有「望而知之謂之神」的美譽。

從望診開始學習中醫,是最快的捷徑!因為望診相當直觀,只要具備基本視力,就可以學習得到了;相對脈診,就算是資深的醫者有時也感覺「指下難明」,難以表達清楚。

《黃帝內經》記載臉部有24個部位,對應人體五臟六腑和各肢體部位,只要懂得觀察,那就像是做一次全身掃描檢查那樣,非常簡便地每天觀察自己健康狀態。

試想想看,如果要有一台診斷儀器,每天給你所全身檢查,或者找一位醫師每天跟著你生活,密切監測你的健康狀態,這都肯定是價值不菲了!而只要學會望診,不單可以省卻一大筆費用,更可以幫助你從生活之中,發現各種生活習慣如何影響自己健康,從細微觀察中學會預防疾病發生。

因此,從學習望診中自然體驗到中醫理論,就會發現原來中醫是那麼「大道至簡」,容易學習!

「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自己的醫生」,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古代中醫經典的信念。鼓勵你也一起來學習療癒自己、療癒他人。

【中醫望診基礎:《黃帝內經》明堂診法 】

| 望診入門,氣色與形神診察 | 李宇銘中醫學博士講授 |

?課程內容?
第1節課 :基本望診原理;觀察主色、三部
第2節課 :氣色主病理論;觀察心肺、咽喉
第3節課 :五色主病理論;觀察肝藏、膽、膺乳
第4節課 :明堂診法24部位定位;觀察脾胃、大小腸
第5節課 :其他診察臟腑皮肉的方法;觀察腎、膀胱、肢節
第6節課 :形神診法;觀察七情對應眼神與面容表情
第7節課 :辨別臉部左右男女陰陽
第8節課 :望診綜合應用

共四天課程、八節課堂,共24小時課程。
【台中場】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3年7月15 – 16,29 – 30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00 – 下午5:30
地點:台中 – 台灣大道二段(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國語)
?台中場 – 詳情? https://bit.ly/facialdiagnosiscourse202307
?台中場 – 報名連結 ? https://bit.ly/S_Facialdiagnosis2023

【香港場】課程日期時間如下:
日期︰2023年8月5-6, 12-13日(週六、日)
時間︰上午9:30 – 下午5:30 
地點:香港九龍 – 旺角站步行3分鐘(地址將於報名及繳費確認後以電郵通知)
授課語言:中文(廣東話)
?香港場 – 詳情? https://bit.ly/facialdiagnosis202308_hk
?香港場 – 報名連結 ? https://bit.ly/hk_reg_cmed2023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