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醫發展如何創新?

如果仲景再世(三)

——中醫發展如何創新?

李宇銘

 

學生:張老師,有一個問題常常困擾著我,就是中醫應該「往何處去」,中醫要如何發展呢?

 

仲景:這問題我不太懂得回答,因為在我們當時,從沒想過「中醫該如何發展」的問題。

 

學生:哦?為甚麼?我們看歷史可知,在春秋戰國到漢代這段時期,中醫發展是突飛猛進的,但您卻說沒有去想如何發展?

 

仲景:可能是社會不一樣了。在當時,我所面對的是疾病的挑戰,戰亂、疫證、饑荒、涂炭生靈,能夠治病救人,就是我們的責任。況且,當時還沒有西醫嘛!逼著咱們中醫要獨個兒面對所有問題,我們只是一心想治好病,根本沒有空想甚麼發展不發展的問題。而且過去的朝廷(像你們的政府),從來沒有對民間的中醫進行監管,中醫是自然的發展起來,哪有像你們這樣刻意的發展中醫?我們當時最重要的工作,是要發展出一套理論,能夠用於實踐,亦能夠給其他中醫一起使用,讓醫理能傳播開去。

 

學生:您這麼說,讓我看到其中的不同了!現在我們常常談發展中醫,其實是在跟西醫比較。因為西醫在近兩百年才興起,其發展一日千里;返觀中醫,因為她很「早熟」,可是到了今天,發展就像緩慢起來,不夠西醫跑了。

 

仲景:跟西醫比較,中醫好像落後了。這種「落後」不是從療效或者理論來相比(因為這方面其實難以比較),而是在經濟上、人員的多少、社會的地位等幾方面,中醫相對地墮後了,因此才給你們壓力,所謂「發展」就是去跑贏這場比賽。

 

學生:當然了!除此之外,您會否覺得,現在的中醫發展確是停滯不前?

 

仲景:任何一個學科,有其高峰,也有其衰落的時候。就好像佛教在中國鼎盛於唐朝,可是這些到了後來,逐漸的走下坡了。還有很多,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戲、清小說,這些在中國文學史上公認的體裁,都具有相似性,就是在某一個時期,一門學科發展到一個高峰之後,就成為了經典,讓以後的人反覆去傳頌。因為她已經成熟了,就不可能有第二次成熟吧!現在我們的目標不是「超越」它,而是不斷去「接近」它。

這本身不是一種「停滯」,而是「穩定」。假如我們理解到,中醫這種「早熟」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您就不會覺得這是「停滯」了。我們不會覺得一個人過了中年以後,還要不斷發育才叫「正常」吧!

 

學生:但這樣說的話,難道中醫正在步入衰老?我們現在的中醫理論,都是離不開《黃帝內經》和您的《傷寒雜病論》,都是些「舊思想」,那樣是好事嗎?

 

仲景:那你先回答我一個問題:一個人步入了老年後,是變得越來越有智慧,還是變得越來越迂腐?

 

學生:這很難說,每個人不同嘛!要看個人的修為。假如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建立起好的思想,到老也一直開放的接受新知識,那麼他肯定是一個智慧老人;但是一個人年輕時候不用功學習,年紀大了卻死守著某些陋習,當然說不上有智慧了。

 

仲景:就是這樣吧!中醫這個「老人」,也是如此。

 

學生:喔?是甚麼意思?

 

仲景:中醫的理論雖「老」,但她就像一個人在年輕時努力學習,長大以後這些知識就能大派用場。中醫的理論至今仍能使用,就說明了這是一種古老的「智慧」。這個「老」字就沒有負面的意思了,而是「老而彌堅」,越老越有用!

而且,中醫這個老人就是你所說的,不是迂腐的老人,而是開放的去接受新知識。就好像我的《傷寒雜病論》,在我寫成了之後,不斷有註家在我的基礎上進行解釋、發揮,甚至到了今天,各方面的研究還是這麼活躍,就說明了中醫的理論仍是很有生命力,不斷在發展中。

 

學生:您說的這些我當然明白了,這反而是我的困惑所在!我明白到中醫本身的這種發展規律,但是面對現今社會的挑戰,真的是要求我們中醫來「第二次發育」啊!要求所有科學都要「創新」,但是中醫的理論是如此的穩固,您說中醫該怎樣創新?

 

仲景:假如您是在「為創新而創新」,只會讓您漫無目的的隨處摸索,當然會苦惱了。只要您明白醫學的目的,那就不會這樣愁煩了。

 

學生:醫學的目的?不就是治病救人嗎?

 

仲景:對啊!醫學的創新,也應該如此。找到更多治病救人的方法,提高臨床療效,那就是醫學的創新了。

 

學生:這我也明白,但是如何達到這個目的?

 

仲景:我可給你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當時為甚麼我能夠寫出這本《傷寒雜病論》?不是我的智慧特別好,而是因為我努力的去收集整理當時的醫學文獻,采納各家的思想,仔細分析疾病的原因,找出各種治病的方法,再加上當時疫證流行,給了我很多鍛煉和驗證的機會。

 

學生:張老師,您也太謙虛了!您能夠在當時提出這套辨證論治的思想,的確是很「創新」呢!

 

仲景:我不是想炫耀自己,我是想說:創新不是憑空「創」出來的。是因為前人許多的經驗總結,才讓我有所發揮,其實這道理到了今天也是一樣。如何提高臨床療效?一、努力學習過去古人的理論,「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二、多在臨床鍛煉,要多看急病、重病,單純以中醫去治病,臨床水平自然提升。

假如有一種病很難治愈,但您能在古人的智慧中找到方法看好病,這不叫「創新」還叫甚麼?

 

學生:我好像悟到了一點,就是中醫的創新在於「人」的能力。

曾經聽過一句話:「看西醫要認門,看中醫要認人」,就是說西醫與中醫的不同,在於西醫多依賴外在的設備,而中醫則只能靠自己去作出診斷。因此在中醫來看,所謂的創新應該就是個人能力提升吧!

 

仲景:說到這就越來越到點上了。中醫的創新,其核心是在醫者的能力,而不在於理論的發展上。中醫的理論雖然比較成熟,但是因為中醫理論之複雜,加上臨床疾病的千變萬化,中醫真的不是這麼容易學好。如何培訓更多高質素的醫生,才是我們最關注的問題。這也是為甚麼我要著書立說,就是希望後世的人能學會治病的方法,解決民間疾苦。

 

學生:您有甚麼好建議?如何提高中醫的素質?

 

仲景:這就像是你們現代常常要提出的問題:如何對中醫進行標準化、規範化?

醫生是面對「萬物之靈」的職業,應該是由最優秀的人才去學習的,這是醫者本身的內在能力問題。中醫的質素不是靠一些外在的東西就能夠規範的,不是給你幾條規則、一些儀器就能夠提升醫者的水平。如何幫助醫生去發揮內在的素質,才更加重要。

再問你一個問題,假如您買了一台很高速度的電腦,您會怎樣幫助它發揮得更好?

 

學生:買了電腦後,肯定要安裝作業系統和一些基本的軟件,還要放進我們需要處理的資料,那樣電腦才能發揮效用吧!

 

仲景:道理也是一樣的,優秀的醫師,必須有兩方面的條件:一、懂得中醫的思維方法,就好像電腦的作業系統一樣;二、熟讀中醫的基本知識和理論,這就好像把數據放進電腦處那樣。

假如要規範中醫的能力,也需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就是規範中醫以正確的思維方法看病,這就需要中國傳統哲學的幫助;統一規範中醫知識結構,這方面就要依靠熟讀中醫經典了。

 

學生:我明白了!中醫的「創新」,其實還是要從本源入手,原來學好中醫、做好中醫,已經是最重要的創新了。

張老師,除了這些方面外,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中藥發展可如何創新呢?我們如何尋找更多新藥?

 

仲景:回答這個問題,這先要有一個概念:中醫跟中藥是不可分開的。中藥是甚麼?就是以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中藥,這一點我想您也明白。就是因為我們以中醫的理論去總結藥物的性味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那些東西就稱為中藥。因此是先有中醫,後有中藥的

 

學生:就好像看《內經》時,裏面幾乎只記載針灸而甚少藥物,就知道中藥是在中醫發展比較成熟後才逐漸產生的。

 

仲景:假如您明白這點,那就應該明白中藥該如何發展了。只要想深一層就會明白,是您的問題問錯了,因為中藥發展不存在「開發新藥」的需要!

 

學生:為甚麼?!中醫不用開發新藥?

 

仲景:中醫跟西醫不同,中醫所面對的是整體的人,而中醫的理論也是爲了這整體的人而設。就好像是中醫的陰陽五行、經絡藏象的理論,是面對著整體的人而發展出來的。中醫的理論不存在發展的問題,因為其理論是以整體作為基礎,是比較全面而穩定的,一開始奠定了後就成熟了;中藥也是如此,中藥的理論與中醫的理論是一致的,面對各種不同的病機,都有不同性味的藥物以對應。

一個臨床大夫,手上最多只會用幾百種藥,當中更是只有幾十種是較為常用的。有些中藥字典裏記載了上萬種藥,其實大部分都是只放著沒用的。在中醫的眼中,藥物不在乎多,而在乎用得準。給您千萬種藥物,但是您不懂中醫理論,那是得物無所用!

 

學生:我研讀您的《傷寒雜病論》時,就很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您只用了一百多種藥,其中約有二、三十味藥是用得非常靈活熟練的,像您這種既嚴謹而又多變的加減變化,真是讓我佩服!

 

仲景:中藥發展不存在「開發新藥」的需要,除非中醫的理論有徹底的改變吧!但那時的中醫就已經不是中醫了……

 

學生:這真是中西醫之間的很大差異啊!西醫的發展幾乎等於西藥的發展,就是因為發現了某種藥物,然後才促進了西醫的理論發展。可是中醫就倒過來,是因為先有了理論,後來才有中藥。

 

仲景:這就是因為西醫看的不是整體的人,她看的是局部,因此就要將許多片段相加起來,不斷的去補充。當西醫的眼睛不斷深入——組織、細胞、基因、份子等不同的細微層次,她的眼睛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就會有許多資料需要補充,於是才會有藥物發展的需要。

 

學生:是啊!這讓我聯想起「系統論」與「還原論」的比較:

 

系統的觀念是「整體>局部相加之和」;

還原的觀念是「整體=局部相加之和」

 

就是說,中醫學的「整體」與西醫學的「整體」有不同意義:中醫著重的是系統的整體,認為觀察整體層次的變化比局部的能看出更多東西;而西醫則偏重於局部,認為仔細分析局部可以湊併出整幅圖畫。

中醫學以整體的系統觀念,一下子就用「整體」的角度去認識人,其理論以及藥物的發展比較穩固;相反,西醫以局部的還原論思想去認識人體,她們也希望認識到人的「整體」,因此必須不斷找更多理論和藥物去補充了。

 

仲景:你們身處在現代的社會,跟我們以前不同了,我們以前沒有西醫,不用比較,也不用特別去談甚麼發展的問題。也真的難怪您對中醫發展的問題有困惑,你們還是必須清楚中西醫之間的差異,才能知道中醫的定位。

 

學生:老師所言甚是。剛才提到中藥發展不存在新藥開發的問題,這我已經明白了,但是我還想追問,方劑又如何呢?

 

仲景:真是教而不善!不就是跟中藥相同嘛?!

 

學生:我就是還不明白,臨床上面對千變萬化的病證,是否需要發展出更多的方劑?

 

仲景:疾病千變萬化是對的,但我們的理論不是千變萬化,因此無論是中藥的運用,方劑的組方法度,都是同一個道理。

有人曾統計過,你們內、外、婦、兒科等臨床各科的教材,其中所用的方劑,加起來有兩千多首!試問一個臨床中醫,那會用這麼多?跟中藥一樣,一個高水平的大夫,手上來去都是用那幾十首方劑,只是在不斷靈活變化。

方劑的發展不在乎方劑的數量增加,而在乎組方配伍的思維鍛煉。還是回到剛才所講的,中醫的發展不在於外在的規範,而在於醫者本身的能力吧!

 

學生:可是,您在《傷寒雜病論》中記載了兩百多首方,您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博采眾方」,也是在按照當時需要創製新方啊!您卻說不需要發展更多方劑?

 

仲景:看來您不明白我寫《傷寒雜病論》的用意。我的書上雖然記載了這些方,但是我的目的不是教您去死背方劑啊!而是要訓練您的辨證論治的思維,要求您做到「見病知源」。我列出這些方劑,主要目的是希望給你們鍛煉診斷疾病的原因,以及如何按病機選方用藥的思維能力,也就是「證、機、法、方、藥」的關係。要記著,方是死的,怎樣用方才是生的

 

學生:經您這麼一說,我好像開竅了一樣!之前我不明白的地方,就是常常以西醫的思維方法來想中醫的發展,常常覺得中醫要發展,就是理論要有突破、藥物和方劑的數量要增加……但是假如明白了中醫本身的思維方法,就不會這樣想了。

 

仲景:的確,不可用西醫的發展眼光來看中醫,更深一層的說,不可用「西方的發展眼光」來看中醫。西方社會強調的「發展」,其實等於「消耗」、「增加」,這雖然造就了現代文明,但是卻帶來了許多環境破壞。很明顯,這種盲目發展思想在現代已經過時,現在大家都改口說要「可持續發展」了。

有人說:西醫是一種「灰色」的醫學,就是指她的過度發展,依賴石油製品,破壞地球的環境;而中醫則是「綠色」的醫學,中醫用的方法都是「簡、便、效、廉」的,不破壞環境,以提高人的健康來治病。是否如此值得我們思考。

中國文化一直一來都是以順應自然的思想,著重和諧不抗爭。作為中醫,切記不可盲目跟從西方的發展方向走,要按照自己的特點與優勢去發展,走自己的路!

 

學生:謝謝老師的教導,學生必會銘記於心!

 

本文原載於《杏林新綠》第十期,(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刊物,2009),頁44-50.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