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學弟,看完了我《傷寒六經原意》等三部書之後,他給其他學弟妹寫了一篇感想,我深感榮幸,很高興他能體會到我寫這書的用意,在此跟大家分享:
=============
今日終於把傷寒原意三書睇完一次,現在向大家講感想。
此書帶給我的首要感受是「啞口無言」。上完傷寒課,我的腦海仍然充滿各種疑惑,有方證適用的疑惑,有藥物作用的疑惑,有證候的疑惑,有脈象的疑惑等等等等,即使看一些名家講義,他們很多只是自說自話,或者語焉不詳。帶著n個疑問,開始睇傷寒原意,疑惑竟然一個個被擊破,去到最後,心中無甚惑了,無惑則無言。
閱讀此書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時解決一個問題,腦海即時產生多三個問題,有時答案匪夷所思,不能置信,有時答案需橫跨好幾條條文互參,解讀費力,所以時常讀罷一句即眉頭深鎖,讀完一段即掩書苦索,讀起來十分費心力。
但開頭熬過了,後來則越讀越順。書中首先定義重要字詞同概念,如六經、客氣、里、表、中風等等,按此再一步步推理出條文本義,順理成章,恰如孔聖所言:「名正則言順也」。讀得順了,本來閱讀時很多問題,因為害羞,不上來發問耐心讀下去,後面竟在字裏行間找到答案,所以更不上來發問,直至讀遍整套書。
傷寒原意最強大之處,在於一致性。現在世人解經多是支離破碎,例如少陽病是膽火郁熱,那為什麼其餘五經病不落實到臟腑?五苓散因用少少桂枝而能解表,那為什麼很多有桂枝的方又不會表解?傷寒原意卻由一字一詞出發,由點帶線,證立條文本義,再論及相關概念,所有字詞條文論點概念,橫跨全書,皆是統一不變,不搬龍門,六經皆被此書串成有機整體。當短期一次過睇哂三書感覺最明顯。
閱讀此書,能增進對證候-病機的了解,方證的運用,藥物具體作用,不在話下。於我而言,此書最重要的作用是為傷寒各家學說蓋棺定論,此書是仲景學說完成度最高的著作,建基於此可以令我思考仲景學說及中醫理論更根本,更前瞻的課題。長遠而言,此書甚至可以成為中醫統一理論的濫觴,解決中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和稀泥的歷史大難題。
總括而言,我推薦大家學完傷寒後閱讀此書,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領受「原來傷寒可以咁解既」的樂趣。當然此書睇一次不夠,要多睇幾次。
(三年級中醫本科學生Alvin)
=============
李大夫回應:
謝謝學弟給我書寫了一篇很好的讀後感!您也深明我的用意和理想。
實際上,我這幾本書裡面,也有一些理論不足之處,是我在後來做博士後研究的時候,我有了不少「新的」理論發現,但願盡快出版吧(沉澱了一年,還未有空重拾整理)。其中發現到張仲景的理論範圍有多大,張仲景是用更簡明的理論去解釋各種病證,這是我過去沒留意到的,需要從整部書的層次去研究才能發現。這也的確是希望可以「成為中醫的統一理論」基礎,以仲景學說作為統一的中醫理論、「中醫理論標準化」的工作,實在當之無愧。
日後出版了這部理論研究著作,之後可能要再努力,寫一部《傷寒論原意》、《金匱要略原意》,將全書的條文逐一用這理論解釋一次吧。
大家都繼續努力,歡迎在我書中挑毛病,讓我好好審視錯誤,力求接近原意、力求貼近仲景之心。
如欲購買《傷寒原意》三書,可在各大網上書店訂購。著作介紹請參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