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無需「反疫苗」?——跳出框框的5個中醫觀點

【李宇銘博士撰文】

 

近日「反疫苗」的問題又再成為輿論熱點,就連香港的主流媒體也作專題報道,可是當中還是用了「正反雙方」的角度討論疫苗問題,如此爭執不下,各不相讓。(參見香港TVB新聞透視節目:《疫苗打不打?》2018-02-17

 

6792819478_ce19ec1b85_z

(圖:Flickr

 

很多事情都難以分對錯,一個人頭腦裡面可以有不同思想,你可以支持反方又同時支持正方。關於疫苗的問題,我們無需要去反對它,而是看到問題後再超越它,看到當中的概念局限,跳出框框。

 

實在無需要「反疫苗」。就好像人們不看西醫去看中醫,當他們指出西醫的一些問題,你就可以說他「反西醫」嗎?不是,西醫也有許多好的地方,這其實是另一個選擇,未必是優劣勝負好壞之分,而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因此不希望變成二元對立。

 

以下主要站在中醫的角度,提出五點宏觀討論,一起來超越疫苗的概念限制。

 

一、中醫主張「種痘」?

 

討論疫苗的時候,常常有人提起,疫苗概念是從中醫來的!說中國的「種人痘」方法,啟發了英國種牛痘的方式。還經常提到清代已經有四種種痘預防天花的方法,例如:穿上天花患者穿過的衣服;將天花患者的痘漿液蘸到健康人的鼻孔中;將天花患者的痘痂乾燥磨粉吹入健康人的鼻孔等等。甚至有文獻指,早在唐代已經有「種人痘」的相關記載。

 

無可否認,中國古代是有這些記載和方法,這也是我們中國人自豪的地方,面對疾病努力採取預防的方法。但是不可不提的,這些方法雖然可能啟發了西醫的疫苗,可是這跟疫苗的思想相差甚遠。

 

最大的差異,傳統中醫上用這些「種痘」的方法預防疾病,是真的會讓人「生病」的!它不是為完全為了預防「不生病」,而是真的希望讓健康人早點患病,如果主動去生病接受挑戰,我們就在可掌控的情況下接受治療。

 

傳統的方法,不會百分百保證被接種者的生命安全,不會如現代的疫苗強調自己是安全的。其實如果我們願意接受,疫苗可能會有不安全之處,讓接種者自行考慮風險,那麼疫苗的問題就自然不存在。

 

在傳統中醫的接種方式,如果接種者在接種後生病了,那就是一種直接判斷「療效」的方法,可以得知能預防發病的機會較大。這與現代疫苗注射之後的情況不同,注射疫苗之後一般難以個別得知效果。

 

因此,傳統種痘的方式,所採取的態度是:小病是福,小病是鍛煉,主動令身體產生疾病,而非如疫苗的態度,努力避免生病。

 

再者,傳統中國的「種痘」方法,採取的方法是較為安全的,從身體外部讓人染病;現代的疫苗,則是直接將病原透過注射進入體內,這就有一定的風險,就好像口服藥比注射藥較為安全,即是同樣道理。

 

二、中醫預防疾病的態度

 

注射疫苗的目的是預防疾病發生,可是注射疫苗亦非靈丹妙藥,西醫上亦會明白,並非注射了疫苗就可以一勞永逸、掉以輕心,仍需從生活上注意健康。

 

中醫角度看疾病的發生,總是三類原因:外因、內因、不內外因。亦即是疾病發生的原因,總是與環境因素、情志,以及其他原因如飲食、勞倦、外傷等因素有關。在中醫上看,一種病發生了,就算它是嚴重的疾病,我們總要找它發生的原因,而非不管如何,直接壓抑了該疾病就算成功。

 

一般疫苗的研究報告,會從宏觀的流行病學調查去看,某個地區發生了某種病,然後使用疫苗之後,該病的發病率就大大下降,相對於其他沒有注射疫苗的人群發病率降低。當然這些研究報告,也能說明了疫苗「有效」,我們也無需否定,只是這種有效是要「打括號」的,因為這種研究的視野是只看到兩方面的關係,一種病沒有發生,總得跟各種因素有關,尤其是在中醫的角度看,可以跟社會、風俗、文化、氣候、水土、飲食、生活作息、情緒、思想……甚至仔細一點說,可以跟某地方的歷史,政府政策,人民的集體情緒、集體潛意識都有關係!如果疫苗的研究,可以多從這些整體方向進發,那樣可以令人更信賴。

 

如果我們只是去觀察一種病被疫苗「消滅」了,那樣在中醫的角度來看,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要注意跳出這種疫苗的框框,掌握全面的健康思想。

 

三、疫苗有甚麼問題?

 

西醫認為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疾病,尤其是一些嚴重的疾病。疫苗的最關鍵問題,在於疫苗的機理。疫苗一般是採用滅活、減毒活或者死了的細菌病毒,誘發身體產生抗體,從而預防疾病。

 

這種想法理論上是可行的,也肯定會有有效的時候,可是也可能會帶來問題。這個疫苗的「活性」(毒性),怎樣可以剛剛好確保有效?如果活性太輕,那就沒有效果,預防不了疾病;如果活性太強,那就直接導致人得了該病!這中間如何調配,達到「剛剛好」,這就最令人頭疼了。

 

尤其是面對不同人種、不同的體質,難以確保一種疫苗能夠適合所有人。一群人之中,總有人身體比較弱、或者有特殊體質,假設一個疫苗在100萬人之中,只會讓一個人得到嚴重的副作用甚至死亡,那麼我們是否就可以因為99.9999萬人的健康,而犧牲了一個人的利益?這是一個爭議不休的醫療道德的問題。

 

當疫苗用於整個人群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問題。如果沒有起效就反而還好,如果反而出現了激烈反應,那就後悔莫及。就好像同樣吃某些食物,就是某些人吃了會敏感受不了一樣,疫苗是一種藥物,當然敏感的機會比食物會更高。

 

疫苗強調的是整體社群的保護,而中醫強調的是個體化的差異。這也好像是西藥副作用的問題,一種藥物只是針對一種病的時候,它對身體其他部分可能造成傷害;當疫苗的效果,是需要整個社會大部分人一起使用才能起效,可是整個群體之中不同人有不同的體質狀況,當疫苗只是針對某種病,它對於群體一些部分就可能造成傷害。

 

四、疫苗真的有效?

 

疫苗是透過某種病「沒有發生」去說明自己有效,比如說:你學習了一個防火知識課程之後,那麼你家裡就沒有發生火災,我們可以說明這就是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嗎?又或者說你吃了某種營養補充劑,於是你就沒有缺乏該種營養嗎?雖然這可能有關,但是也很難排除其他各種因素。

 

疫苗的研究正是處於這種尷尬局面,它與其他藥物不同,藥物的研究可以清晰說明「療效」,以病情有沒有治愈作為清晰的判斷標準,可是疫苗針對的是病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那麼用了疫苗是否就能達致防病效果?

 

疫苗的效果,往往是透過流行病學調查去說明,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雖然客觀,卻可以有不同的主觀解讀。例如世界上骨質疏鬆發病最多的國家,正是最多人喝牛奶的地方,那麼你會解讀成:是因為多喝牛奶導致了骨質疏鬆,還是因為那些國家的人多患骨質疏鬆,所以才多喝牛奶?

 

疫苗的研究也是一樣,看到某些地方在注射疫苗之後,某病減少了,也未必可以說明這就是疫苗的效果,這可以因為其他原因,過往不支持疫苗的研究,通常指出某種流行病減少,往往是隨著戰爭過去、衛生改善、教育進步等諸種因素改變,使該病自然減少,而未必是因為疫苗的效果。

 

如果從中醫的眼光看待疾病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也必須要考慮「多因素相關性」問題,而非「單因素必然性」地看兩件事情的關係。這種整體醫學的思想,也是當今西醫逐步提升的轉向。

 

五、疫苗問題突顯中西醫的差異

 

中醫和西醫的思考角度差異甚大。西醫看疫苗,認為這些疾病是由於「細菌病毒」等外來原因引起的,是一種「外因決定論」,是一種「對抗療法」的思想,認為是敵人要消滅它。

 

中醫的角度則是從宏觀的角度,認為人發病的成因,是「內因與外因相互作用,而以內因為主導的」。這就像「物先腐然後蟲生」的道理,好像一個人如果死了幾天,他身體就會腐爛然後長蟲,那麼為甚麼一個健康人不會生蟲?如果在西醫的角度來看,好像是「蟲」傷害了人體,而從中醫的角度看,那就是現因為人體變弱了,「蟲」才會生出來。

 

在中醫第一經典《黃帝內經》中說: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

 

這亦是《黃帝內經》多次強調的觀點: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如果自己沒有正氣虛弱,邪氣就不會進入人體,人就不會生病。疫苗的問題,重點未必在於疫苗自身,而是在於疫苗背後的理論,它對疾病認識觀念的局限,如果我們能夠跳出框框,明白如何全面地預防疾病,是提升人類健康的更好方式。

 

 

 

結語:為甚麼要注射疫苗?

 

支持注射疫苗,很大程度來自對疾病的恐懼,尤其是對嚴重疾病的恐懼。可是這些恐懼,亦正是西醫上對於某些疾病束手無策的恐懼,於是他們希望透過某些手段去預防疾病出現。本身這動機是好的,可是我們也要記得,自古以來也有許多的傳統醫療方式,對人類健康有莫大貢獻,例如傳統中醫強調的各種「治未病」預防方法,值得我們提倡推崇。

 

 

 

注意:文末再次強調,本文目的並非旨在「反疫苗」、否定疫苗的作用,而是提供傳統中醫學對於「預防疾病」的整全看法,跳出框框思考。感謝疫苗的存在,令我們更加明白怎樣整全地預防疾病。

 


 

延伸討論

網上公開這篇文章之後,收到許多迴響,希望繼續討論相關問題,我也再略談一二:

 

疫苗究竟打不打?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當然你還會覺得,究竟要不要打疫苗?我想這問題是難回答的,要看你對醫學以及防病方式的理解,也要看是哪種疫苗。我的基本看法,如果你是一個不太懂醫學的人,你對疾病發生有恐懼,而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健康生活,而你又不介意注射疫苗或許會出現副作用,那樣打疫苗是適合你的。如果你是懂得健康生活的人,知道如何全面預防疾病,不擔心自己會生病,那麼看來你不太需要疫苗。

疫苗是一種治標的方式,它不是全面健康的良藥。尤其是針對第三世界地區,那邊的人可能生活環境窮困、戰亂、饑荒,出現了傳染病,你很難在那時叫他們如何改變自己,活得更健康,治標的方式或許是相對可行的。只是在現在大城市之中,許多人的意識提升,知道自己如何健康生活,這時疫苗就未必是他的首選。

 

不打疫苗影響群體?

注射疫苗需要有效的一種基本理論認為,疫苗的作用是要整個社會群體一起注射才會起上作用。如果有人沒有注射疫苗,那麼他們可能會生病,繼而影響其他人。因此應該是要人人也注射疫苗,不應該有逃兵。

這種想法,將疫苗的預防作用,從個人層面提升到整體層面,這種想法雖然本身也是好的,但也掉進另一種困境之中。例如一個社會,有人支持某種政治主張,那麼他認為人人都應該有這種主張,這個世界才會統一和好。當然所有推動政治的人也會有這種想法,希望人人認同自己,可是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不同的政治主張,如果我不認同你的政治思想,我是否要逼迫接受?如此則屬於強權霸道,高壓管治。真正的和諧,應該是允許不同的政治主張,允許大家有不同觀念,和而不同。

同樣道理,西醫上如果要求所有人都要注射疫苗,才能獲得整體健康,這也是一種單一的想法。在多元的社會之中,可以允許有不同的健康生活方式,接納不同的醫學思想,而非只有一種醫學最好。

如果有人沒有注射疫苗,他生病了之後「傳染」了給他人,這種想法就是上文說的「外因決定論」;如果以中醫學正氣為本的觀點來看,如果人體健康,根本不會被染病。這兩種醫學態度,一種經常將責任交給別人,一種將責任交給自己,兩者截然不同。「別人沒有注射疫苗,我就因而染病」,這種想法總是希望去改變別人,也實在太累人了,與其要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寫於2017年6月25日)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9. 現代中醫難發展?

如果仲景再世(九)

——現代中醫難發展?

李宇銘博士撰文

 

學生:仲景老師,中醫發展幾千年,到了現在,總是覺得很難有所突破,你認為是甚麼原因所致?

搜狗截图20170602215450

 

 

仲景:這個發展難的問題,不是你們今天才有,其實古代的醫學也是很難發展的,醫學的發展往往是經過幾百年才有所突破。過去的醫學發展其實就是「醫學史」,往往是某個醫學大家的出現、提出了某些新理論,那才是真正的發展。你們現在所說的發展,是相對於現代醫學的發展速度而言吧,每年都要總結自己新發現、發明了甚麼,還要所有研究者都要有新成果,當然這不太可能吧。

 

學生:這是其一,西醫的確發展的相當快速,日新月異,可是就算不比較西醫吧,中醫自身好像這麼近百年來,都沒甚麼好好的發展過,為甚麼呢?

 

仲景:這有一個關鍵問題,首先必須要搞清楚,你所說的「中醫」究竟是指甚麼?

 

學生:這還需要解釋的嗎?中醫不就是指「中國醫學」?

 

仲景:你要明白,我們古代沒有「中醫」這一詞(或者說以前也有「中醫」這一詞,但不是指中國醫學),你們「中醫」這一詞,是近代的產物,因為西醫傳入中國以後,才有「中醫」這個名詞。就好像「中藥」也一樣,古代沒有「中藥」一詞,而是用「本草」、「藥物」等詞。

 

學生:那麼叫「中醫」、「中藥」不行嘛?

 

仲景:我們古人十分重視「正名」,在《論語·子路》就說過一句話:「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就好像要治理國家,首先是要做好「正名」的工作,名正才能言順啊!醫之名不正,自然難以發展。

 

學生:「中醫」之名有甚麼問題?

 

仲景:你說的「中國醫學」,這概念本身就相當含糊。「中國」是一個地理或國家政權的概念,在這個地方裡面的醫學就叫中醫學,比如這個地方裡現在也有「西醫」,那麼西醫是否也是「中國醫學」之一?

 

學生:這的確是個問題,記得我去過一些外國地方,介紹我是學Chinese Medicine的時候,人家以為你說這是「中國人」的醫學,反問我這跟Medicine有甚麼區別?這表示他們還不知道「中醫學」是個甚麼概念。如果「中醫師」介紹自己是Chinese Doctor,這也只是「中國籍的醫生」的意思,本身可以包含西醫在內。

 

仲景:當然一般中國人也明白「中醫」就是指「非西醫」,但是在中國裡,地方這麼大,「中國醫學」如果是包含了這地所有「非西醫」的醫學療法,那就包羅萬有了!例如中國有許多少數民族醫學,藏醫、蒙醫、壯醫……你說這些算不算是中醫?

 

學生:現在似乎傾向將「藏醫」算成另一種醫學吧?其理論與中醫不同……

 

仲景:不單是民族醫學的問題,還有各種民間的療法,秘方偏方,山草藥、各地特色按摩、甚至各種宗教的治病方式,你說這都是否算是中醫之內?

 

學生:這肯定有些不是吧?但又好像好多都界線模糊,例如「草藥」,通山所有藥物都可以是當成「中藥」;隨便有人提出個秘方來,就也當作是中醫的,卻可以完全沒有中醫理論支持;還有一些現代一點的,例如足底按摩、耳針、手診等等,其實背後的理論都不完全是中醫的,但這些因為屬於「非西醫」,所以都大概劃分在中醫裡面了吧?

 

仲景:這就是「中醫」一詞所帶來的關鍵問題!現在的「中醫學」裡面,就是差不多將中國裡面發生的各種醫療經驗,收為己用,一切都可說自己是中醫,各樣民間的人學了一點「非西醫」的東西就可以說自己是「中醫」了,人人都希望拿著中醫的招牌來幫助自己。當你說要「發展中醫」的時候,究竟要發展的是甚麼?你不可能發展全部啊!

如果以地理作為中醫的概念,到頭來我們不知道「中醫」究竟是什麼。當你要談「發展」,可是不知道自己要發展甚麼,這才是當今「中醫難發展」的主要原因。

 

學生:可是「中國」這個概念,似乎也並非專指現代中國這個國家,而是指自古到今一直延綿下來的這個「中國文化」?

 

仲景:這還是概念不清,「中國」一詞在古代雖然也有,但卻是指中原地區、中央的國家,相對於東南西北四方的其他國家而言。「中國」的版圖,自古以來一直在演變,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範圍。如果我們說中醫只是「中原地區」的醫學,那肯定也將現在中醫學裡面許多內容都排除掉。的確中原地區是中醫的發源地,可是後世的發展已經不局限在這個地方了。

 

學生:嗯!我開始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說,我們現在「中醫」的概念不清,導致了今天這個局面!

 

仲景:當然,提出「中醫」這個名詞之後,主要目的是為了與西醫作區別,「中醫」變成了邏輯學上所謂的「負概念」,就是必須要依附在西醫的「正概念」之下的概念,由於西醫的概念屬性較為清晰,如果沒有了西醫,中醫就無法說明自己的特點。

 

學生:這樣說的話,如果我們給中醫下一個新定義,說清楚中醫的概念內涵,這不就可以了嗎?

 

仲景:話雖如此,但是由於現在一般人對「中醫」望文生義的理解為「中國的醫學」,就算你怎樣去給一個新的定義,都無法糾正人們的錯誤觀念,因此「發展中醫」這一個命題上,從名義上已經陷入了困境,的確是「名不正言不順」了。

 

學生:這也是啊!我們現在很難替這個「中國的醫學」給一個定義,因為裡面的東西太多了,你用一個定義去說明她的特點,就總有一些自稱「中醫」的投訴你這個定義不包括我在內……

 

仲景:自古中國人就相當重視「名實關係」,名必須符實,不像你們現代人那樣,天天創造出新名。實際上,按過去諸子百家之中「名家」的說法,「中醫」這樣的名字應當稱為「鄙名」和「偽名」。

 

學生:「中醫」這個名字雖然概念不清,但也不至於如此大問題吧?

 

仲景:你不知道「中醫」一詞過去的意思嗎?在《漢書·藝文志》有一段話說:「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中醫」這個名詞自古已有,但屬貶義之詞,尤其是「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一句,是指當人生病的時候如果不接受治療,那就好像看一個中等水平的醫生一樣,說白了,即是中等水平的醫生,不如不看!要看病就應該找高水平的。

「中醫」在過去就是「中工」的意思,例如在我《金匱要略》一開首就說:「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中等水平的醫生,不懂疾病發展的理論,治病每每出錯。如果患者是不應該看「中工」的話,那「中醫」根本就是指不合格的醫生啊!

 

學生:原來這樣的啊!「中醫」一名有這樣悲哀的身世!那我們還叫不叫我們是「中醫」好呢?!

 

仲景:吊詭的是,現在的「中醫」,的確是應驗了過去「中醫」的含義啊!「中醫界」裡大部分是「中等水平」之下的醫生,例如在大學培訓的中醫,有多少真是「高水平」?沒有畢業生出來就是上工,恐怕大部分學生連自己是「中工」也不敢說哦!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麼多年來你們說要「發展中醫」,現在的確是應驗了這個「中醫」的含義啊!將中醫推向平庸,而不是推向高水平去。

 

學生:我真沒想過,「中醫」這個名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問題!看來「名與實」的關係真的很重要!那麼,古代的「中醫」究竟叫甚麼名字呢?是否恢復使用古名就可了?

 

仲景:如果你用現代「中醫」這個概念,要在古代找一個相對應的名,這是不可能找到的,因為「中國」本身是指現代這個國家,古代「中國」的內涵不同。古代有多个不同的名字,例如「醫」、「醫術」、「方術」、「方藥」,甚至「岐黃」等等,都可以代表「醫學」。

更需要指出,如果說要「發展」的,應該將一部分核心的、重點的內容,發揚開來,而不是要發展所有的醫學內容。去蕪存菁,擇優而從之,一直都是各種學科發展需要做的事情。

 

學生:那麼你認為醫學的核心是甚麼?

 

仲景:如果給我說,我自己當初撰寫了《傷寒卒病論》,目的就是在做這個「去蕪存菁」的事啊!我的說法就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嘛,我在之前眾多中醫經典和醫著之中,選取了最為有價值的理論、方藥,將之貫穿在統一的理論體系之中,讓人更容易應用上古醫學的理論,這就是繼承、創新和發展啊!

我反對的就是「各承家技,始終順舊」!人人拿著一些經驗就去應用,而不理會醫學核心的理論,那就只是固步自封,停滯不前。

 

學生:醫學的發展應該是理論的發展,而不只是知識的承傳,就算培養出好多臨床大夫,那只是從數量上增加了,實際上醫學還未有從本質上進步。若要發展,就要從其根本之理上去推進,你說是不是?

 

仲景:所言甚是。如果要給所要發揚的醫學給予一個名字,最好的名字是「醫道」!「道」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追尋萬事萬物的根本之理,此一理在醫學上即是「醫道」。在我《傷寒論》中的《平脈法》篇也說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有三部,尺寸及關。」透過脈象去解釋人之生理病理,這就是為了尋找「道之根源」啊!

 

學生:通常我們現在說「醫道」,好像是指醫德方面多一些?

 

仲景:醫德當然包含其中,醫道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求道」的文化,修道、學道、證道、行道……都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思想。說醫道,此一「道」當然也要通天地人三才之道,如何能夠「得道」?即是醫學發展的最重要問題!

自古認為「道重於術」,學習方藥、針灸、骨傷這些具體的操作技巧,其實都是相當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明理」,通達天地人之道,那樣才可長久。

你們現代人也跟我們過去的人一樣,例如研究中醫,只是喜歡研究方藥,例如用西醫的角度解釋中藥的「藥理」,其實與「各承家技」的那種思想相同,即是重視個別經驗而不重視「醫道」;又比方說,現在許多人學習我的書,重在學習方藥的應用經驗,而不去學習我的理論,這不也是一種「廢醫存藥」啊!

 

學生:對啊!難怪我們總是覺得,中醫在這些年裡面沒有甚麼發展,因為我們都只是在周邊的事情上去推動,而醫學之理卻沒怎樣進步過!

可是,若要說要推動「醫道」發展,那首先要「得道」,這不就是一件相當難的事嗎?

 

仲景:我不是已經說了,醫學發展本身就是一件相當難的事啊!只是你們人心浮躁啊,總是想一步登天,哪有這回事啊?沒有「勤求古訓」,何來「博采眾方」?推動醫道的發展,這不是誰都能夠做的事情,不單要有天才之稟賦,更必須是精勤不倦。醫道之發展,是聖人之事啊。

我還想說準一點,「醫道」本身並不需要發展,「道」是恆久不變的規律,得道者就是得到「道」之全部,能夠掌握一切,以不變應萬變。「醫道」自身並非像西方科學那樣,是不斷累積上去的知識,而是一些恆久不變的規律,所以記載「醫道」的著作才稱得上為經典。要發展的不是「道」,而是人們對「道」的認識門徑,「得道」有許多方法,透過「得道者」的觀察與感悟,給其他尚未得道之人,解說「道」是如何,那就是「醫道」的發展了!實際上是歷代眾多「得道」的醫家,將「醫道」的某一個側面闡述出來,幫助後學能夠得道,這就是「醫道」發展的本質了。

 

學生:我又明白多點了!這就好像我去過一個新地方旅行,我將我旅行的所見所聞,告訴其他朋友一樣,讓他們明白這個地方的是怎樣的,那也是讓人「得道」了!

仲景老師,我還有一個問題,你覺得中醫在今天的發展,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是否還是要去找更多人「得道」?

 

學生:如果能夠有更多人「得道」當然好了,但其實自古中醫已經有不少人得道,有許多醫學聖人將這些道,徹底清楚的寫下來,用你剛才的話來說,讓你們可以直接透過這些「地圖」、「遊記」,直接認識那個你們還未去過的地方。那些「遊記」其實即是做「中醫經典」,只要你們讀懂、讀好經典,那就知道「得道」的捷徑了!

難題不在於哪裡找「經典」,你們現代已經很容易看得到了,難題主要是怎樣學習、閱讀經典。由於經典寫成距今已經一兩千年,千多年來歷代醫家對經典作出了海量的解釋,反而變得眾說紛紜,經典的原意日益模糊,造成了學習的障礙。這就像是通往山頂的路上,長滿了野草荊棘,使這條「道」被遮掩得看不清。

你們今天要推動醫道的發展,最首要的工作是「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將最正確的醫道重新呈現,摒棄錯誤的說法,重新找回這條「道」,那才能夠讓更多醫師「得道」,才有可能談進一步的「醫道」發展。

「醫道」能否在今天得以重新呈現於世人?就看你們這一代人了!

 

學生:學生謹遵教誨!

 

本文原載於《杏林新綠》第十六期,(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刊物,2015),頁14-22 .

《揭頁版》

 

搜狗截图20170602215156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香港人第三隻眼看中醫存亡

2012年《一讀就懂的18堂中醫入門課》一書在大陸出版,其中的後記,撰寫了李大夫對中醫發展的看法,如果你關心中醫界的現狀,這篇文章能夠能給你一個全面的概述。

 

一讀就懂的18堂中醫入門課

《一讀就懂的18堂中醫入門課》——後記

第三隻眼看中醫

 

兩年前在香港出版了一本書,名字叫做《中醫不切西瓜》,很高興今天這本書(較香港版擴充和修訂不少)能與內地讀者見面,當我再次閱讀書稿時,提醒我中醫如此迷人的原因——中醫和中國文化緊密的融合,中醫的理論又是那麼的「早熟」而完美,一直守護著中華兒女的健康;竟然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文明之林,正當各種古代文明早已煙消雲散,唯獨中醫和中國文化能夠延綿不斷至今。

我生於香港,在一個中西文化混雜的背景下學習中醫,從本來對中醫充滿懷疑,後來卻變成了尋根之旅,徹底成了中國文化的忠實「粉絲」,對中國人的身份日益認同。但也因為這港人的身份,對於內地的中醫發展狀況,總是有一種既內且外、若遠若近的感覺─要學好中醫必須要回到內地去,又抱著一種「局外人」的角度冷眼旁觀。

不知道會否「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到了本書的最後,想分享一些我對中醫現狀與展望的看法,看看這第三隻眼的角度,能否給您帶來一點啟發?

 

「會挑西瓜」的人怎麼了?

自新中國成立以後,中醫藥一直受到重視,甚至在90年代初時已將「中西醫並重」列入國家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受到政府和民眾的日益喜愛。那麼,夾在其間的「中醫人」怎麼了?不妨看看一些宏觀的統計資料:

先說西醫的人數。根據註冊執業醫師數位,1952年的西醫人數為5.2萬;1963年14.3萬;1978年35.9萬;1985年60.2萬;1990年105.8萬;2000年119.5萬。西醫的人數,在近六十年來一直以倍數遞增,愈發壯大。

中醫又如何了?據了解,在1911年清末民初的時候,當時中醫大約有80萬左右,到了1949年新中國時,中醫約剩下約50萬(正式註冊的約有27萬),到了從2002年到2008年,註冊執業中醫人數一直保持在23-25萬人水準而略有升跌。從總體趨勢來看,中醫團隊日益萎縮,與西醫正好成對比,此消彼長。

再看2010年的最新統計,全國一共有241.3萬執業醫師(包括中西醫、以及助理醫師),其中中醫占15.4%即37.2萬,其餘西醫一共有204.2萬,中西醫的比例約為1:5.5。雖然中醫人數看似比過去有所回升,但由於這一資料與前述資料統計方式或有不同,未必能夠直接進行比較。(顯然中醫人數不太可能從08年25萬,兩年之後突然增加到37萬吧?)不管怎樣吧,假如這一個資料已經反映了「中西醫並重「,那麼中國的中醫夠厲害了,1個中醫「抵得上」5.5個西醫!難怪中醫可以愈來愈少了……

別以為全中國還有二、三十萬中醫,那樣還挺多的吧?不妨再聽聽一個殘酷的事實,由於「中醫師」可以允許開西藥用西醫治病,在201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縣級基層中醫院之中,仍然會開湯藥治病的中醫大夫只占30%,說明大部分中醫已經不開湯藥。其實這個數字已經比較寬鬆了,過去更有調查顯示,現在真正懂得運用中醫理論來看病的中醫,大概只有10%,換句話說,聲稱自己是中醫、可是頭腦卻想著西醫的占90%,全國十三億人口裡面,真中醫大約只有兩、三萬人。

中醫就好像國寶大熊貓一樣,數量甚少、瀕臨絕種,需要花很大力氣去保護,不然以後要見到大熊貓的話,都只能在動物園裡,難以在野外自然生存了。甚至有名老中醫說過:「全國現在有熊貓300餘隻,而拿得出手的名老中醫比熊貓還少。」就是說這兩、三萬的真中醫裡面,要談上「高水準」的,不夠幾百個。

究竟中醫出現了什麼問題?以上資料有點死板,不妨再聽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

我有一位中醫博士朋友,人品很好,聰明勤快,在學期間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讀碩士的時候也因為成績優秀而提前攻博。他在博士畢業之前,人人都以為他前途無限,他卻籌算著如何「改行」,不想當中醫。問他為何不想幹呢?這樣不是很浪費了嗎?他說:對自己的中醫水準沒有信心。雖然讀了這麼多年中醫,但是一直以來都是學西醫的多,假如說要獨立用中醫看病,我沒信心;再者從工作環境來說,畢業後假如要在大醫院行醫,在病房必須主要用西醫看病,實際上用不了多少中醫,與自己本身學中醫的意願有所違背;假如到小診所工作,那麼我花這麼多年讀博士來幹什麼?想來想去,不如早點換別的工作更好了。

這一個例子,是大部分學中醫者的心聲,只不過很多人沒這勇氣毅然改行而已。試想想,假如連中醫博士也不想當中醫的話,本科畢業的也必然有同樣問題。這也是中醫人數日益下降的原因,中醫界「乏人乏術」,老中醫大聲呼喊要挽救中醫,並非是杞人憂天,而是關乎中華文明未來的重要問題,中醫的文明延續了兩千多年之後,難道就斷送在這一輩人的手裡?

當政府與人民都大力支持中醫的時候,為何中醫人卻不願意當中醫?欲了解這吊詭的現象,先從「中西醫結合」說起。

 

「切開西瓜」與「不切西瓜」能夠結合嗎?

「中西醫結合」這一句話,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經耳熟能詳,一般人可能以為,經過幾十年了,現在的中醫發展該很成熟了吧,兩種醫學已經互相融合了,亦即所謂「中西合璧」。可是,老百姓可能從未想過,原來中醫與西醫其實沒有融合,「結合」只是「一起」的意思,就是兩種療法「一起上吧」!

這也是中文裡面「一詞多義」的問題,「結合」一詞可以指融為一體、合一永不分離;又可一指結伴同遊、兩者相依相隨。即是有「是一」還「是二」的兩種情況:這就好像精子與卵子結合成了胚胎,再無精卵之分,只有「一」了;一男一女結婚了,兩個人「結合」在一起組織家庭,但其實二人沒有融為一體,還是「二」。中醫與西醫,現在是「一」還是「二」呢?大家不妨想想看。

究竟中醫和西醫,可否融化為一體?讀者在看了本書以後,應該有一些想法了。道理很簡單吧,例如挑西瓜有兩大類方法,一類是「切開西瓜」的,一類是「不切西瓜」的,若問「兩大類方法可否融合為一種方法?」如果是「先拍西瓜」、「後切西瓜」,分開先後次序當然可以;但是從方法上看,切開與不切開,本身就是相對的,怎樣同時切開又不切開?從方法上看,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立的方法;兩種方法各有好處、亦無必要合二為一。同樣地,「打開人體」與「不打開人體」的兩大類醫學方法,永遠也是無法融合的,最多只能夠分開先後應用。

現在所說的「中西醫結合」,實質內涵是「中西醫配合」,兩者從理論上從未融合過,而是在臨床技術與經驗上互相補充,以達致更好的療效。

互相配合的觀念十分有價值!大家不用替兩者「無法融合」而感到可惜,每一種醫學也有它的局限性,大家一起來互相幫助,體現了醫學界的和諧共融。外國很少提倡中西醫結合,而中國則十分推崇,這亦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中西醫互相配合,目的是希望在「一個患者身上」結合治療,以達致最佳療效,不過到了後來,中西醫結合卻引申了另一種概念─中西醫學兩者在「一個醫生身上」結合。這種想法有甚麼問題呢?這是一個關鍵點,是中醫人數不斷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切開西瓜」與「不切西瓜」一起練習行不行?

如果中醫很容易學的話,肯定很多人願意投身其中吧!可是大家都知道,學中醫要背的東西很多、學習時間長、要懂得深奧的古文、還要有悟性、融會貫通,真是少點毅力也不行。

不過,學醫的難度自古皆有,難道現代人比古代人要笨嗎?不是。現代學中醫的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自民國至今,學中醫的已經不可以單純學中醫了,必須要同時學西醫。對此到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認為這是合理的事,卻有多少人反思過,為何在中醫必須要學習西醫的同時,可是西醫沒有要求學習中醫?

同時左手用毛筆寫字,右手用鋼筆寫字,恐怕大部分人做不到;如果老師要求你從整體的去觀察一幅圖畫,同時又叫你用放大鏡看某一部分,你肯定會說「怎麼可能」?當一個中醫學生,要同時學習中醫和西醫,腦袋常常會打架。

這裡不是排除一個人同時掌握兩套醫學知識的可能,但這往往只出現在絕少數的精英身上,而且這一類醫師,都是先學會某一套醫學之後,再學另一套醫學,過去一些高水準的老中醫,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再者,就算是能夠把握兩套醫學的高明大夫,在診治疾病的時候,也必然是分開先後的,兩種醫學理論分開思考,而不可能同時進行。

應用與學習是兩件差別很大的事情,現在的中醫學生,由於中西醫一起學習,混淆迷惑占了大部分學習時間,頭腦沒怎麼清醒過,導致學習停滯不前。舉例說,中醫「心肝脾肺腎」的概念與西醫的臟器完全不同,由於西醫形下的概念比較容易理解,而中醫的形上概念較難把握,到最後,總是西醫「學」進去了、中醫「啃」進去了,老師美其言說「先背誦、後理解」,縱使到畢業了,大部分中醫學生也是迷迷糊糊。由於中醫學生未必能夠清楚理解中醫與西醫的思維差異,傾向用西醫的角度理解中醫,或用中醫角度評價西醫,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懷疑;反觀西醫學生,則甚少有人懷疑自己的醫學理論,專心一致求學。在這樣的環境下,現在學習中醫,可謂難上加難。

這裡也不是反對人應該有「懷疑精神」,科學的態度應該是實事求是,對事物保持懷疑的態度加以研究,是值得推崇的。可是這裡有一個「研究」與「學習」的區別問題,研究強調懷疑是對的,但是學習則需要先相信,不相信一種知識,就算能記住也不想應用。

中西醫一起學習的問題,我深有體會。在港澳台、以及全世界大部分有中醫的國家,其實都是不允許中醫開西藥、不允許中醫使用任何西醫的治療方法,換句話說,中醫就是要乖乖的只用你的中醫,西醫也只可以用西醫,河水不犯井水。

香港這種做法,得到了本地中醫的認同,大家覺得這樣很合理,中醫也不希望西醫「踩過界」來開中藥吧。身為中醫,本應該只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好像做建築師的,哪會要求做測量師的工作?就算是西醫,精神病科的就不會爭取同時幹婦科。

可是,當我跟內地的中醫學生分享這種情況,得到了兩種極端反應:一,這真好啊!中醫本身就應該這樣吧,那樣才能夠學好中醫!二,這不就局限了療效嘛?既然西醫有效,不給中醫用西醫方法,這是對中醫的不公平啊!不管是哪一種反應,實際上大部分內地的中醫學生,在臨床看病時候,無法不採取西醫的角度思考,亦即無法單純用中醫解決問題、診斷疾病,腦袋裡籠罩著西醫的陰影卻不自知。

進一步說,其實問題也不是來自學習西醫的知識。我們在香港學中醫時,課程跟內地的相約,也是中西醫兩者一起學,可是我們跟內地學生有一個很重要的差異─學習態度。我們知道,學習西醫的知識,是為了方便與西醫溝通,了解患者病情,由於我們日後卻無法運用西醫看病,因此對待西醫知識的態度,「了解」就可以,迫使自己必須學會單純用中醫看病;可是內地的中醫學生,無法像我們那樣輕鬆了,由於他們畢業以後,無論在哪一個醫療單位工作,西醫都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就算中醫學不好也不要緊,假如學好了西醫,起碼可以生存,避免醫療糾紛,即使「治不好也治不死」。這就決定了普遍內地中醫學生的學習態度,必須先「掌握」西醫,先西後中。

這就歸咎到根本處了!為何現在中醫人數愈來愈少?為何學中醫的人之中,沒多少人學好中醫?這雖然與很多方面都有關係:法規、制度、教育、臨床、科研……而這些因素最後共同加力在一個作用點上,形成了如斯的學習的態度。

 

如何練好「不切西瓜」的方法?

這不能怪罪中醫學生,「天下無不是的孩子,而只有不是的父母」,有這種態度,不是他們所想,也是為世所迫。年輕人本來高高興興報讀中醫院校,希望學好中醫,到頭來卻發現並非這麼簡單,在學好中醫之前必須滿足許多先決條件,既然沒有另一條路,就只能順應了。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吧,順勢而行,不喜歡搞對抗。

不妨問一個問題:為何中醫必須要學習西醫?難道中醫本身無法成為獨立的醫學?沒有西醫的幫助中醫無法看病?難道西醫比中醫要高明得多?統統都不是。這有一個歷史背景,在清末民初之時,列強入侵中國,中國人的自信都被西方的船堅炮利所攻破了,人人都感染了「文化自卑症」,當時更加提出了廢止中醫的議案,雖被中醫界強烈的反對,可是中醫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必須要妥協,後來就開始了所有中醫必須學習西醫的要求,目的是要「改造中醫」,讓中醫變得「現代」一點,這種思想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不少中醫強調臨床可以運用西醫,原因是可以補充中醫的不足。這種想法就好像一個說中文的人,口中混雜幾句英語,感覺很時尚,但卻遭人批評這是中文水準的退步,其實兩種語言也沒學好。難道單純用中文不足以表達自己?其實,強調中醫應該要用西醫的人,往往是自我安慰,在這種環境下,假如還堅持純用中醫,反而成為異類了。

中醫被矮化,原因是文化自卑、自信不足,西醫剛傳入中國之時,中醫還未認識清楚西醫為何物,無法講清楚中西醫之間的差別、中醫自身的特點,無力抵抗外來文化的強勢入侵。可是時至今天,隨著中國的地位在國際上日益提提升,中醫也逐漸地抬起頭來,愈來愈多外國人相信中醫、學習中醫,中醫也清楚了自身的優勢,既然如此,中醫是否依然必須學習西醫?必須同時應用兩套醫學?

現今社會講求「分工」,每一種職業愈是仔細則愈是專業,為何唯獨到了醫學就出現例外?其實,「中西醫結合」(配合)最佳的方法,就是一個專業的西醫與一個專業的中醫,兩個人誠懇地互相合作,為患者制定最佳的醫療方案。一個人同時扮演兩個角色,顯然就不夠專業了。尤其在現代的中國,缺乏的不是西醫(西醫已經有兩百萬大軍了),而是嚴重缺乏純正的中醫大夫,在中醫瀕臨消亡之時,還要求中醫要懂得西醫,而不是反過來要求西醫懂得中醫,這樣當中醫怎教人不累?

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卑症」,其實已經治癒得七七八八了,對自己文化的信心漸增,是時候冷靜下來重新考慮,給中醫從當初的改造束縛中解放開來,讓中醫可以好好的展現真我、活得自在。

無論學習任何東西,怎樣能夠學習得好?最重要的是貴乎「專」。假如一個人能夠專心一致的去學習一件新的事物,無論它有多大難度,都必然能夠學好。

學習中醫也是一樣呢,有一句話說:「環境改變不了,就改變自己心態吧!」,也像是中醫對疾病發生的看法:「內外因之中以內因為主導」,中醫學生只要「頓悟」明白這一狀況,擺正自己的心態「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一心直搗黃龍,成功指日可待!

 

不切開就能夠挑好西瓜,為何還要將它切開來?

除了讓中醫自身發揮的角度考慮,讓中醫能夠獨立走自己的路、分清中西醫學,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節省醫療資源。

在全世界人口爆棚、人類資源缺乏的今天,大部分人依然生活在貧窮下,在缺醫少藥的環境生存,珍惜醫療資源、減輕政府的醫療開支,是當今的重要議題。世界上很多人連單純接觸西醫或中醫都不足夠了,現在談中西醫要互相配合,其實是城市人、富有人的一種奢侈。

這裡並並非說不允許醫學進步,而是不要忘記醫學的根本目的─「治病救人」。能治好病、提高臨床療效,解決民間疾苦,這就是醫學的最終目的。面對全世界這麼多貧苦大眾,只有富有者得到更多的服務、需要最好的醫術,這就不太公平了。醫療與健康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基本權利,醫學的真正進步,也應該是用最簡便的方法,給人們解決問題,使人人得到保障。這也是科學的理想,科學並非以複雜為佳,而是以「簡單為美」,愈是精煉而簡明的理論愈有價值。

順帶一說中醫的「科研」問題。由於國家非常支持中醫的發展,近年投入了億萬元的科研經費,但若真幫助中醫發展了,為何現代會用中醫看病的人數還是那麼少?這反映了科研成果與臨床脫節,科研只為了科研的發展。其實,大部分的科學研究,都是運用了西醫的角度來研究中醫,目的在於說明「中醫的科學性」,通俗點講就是證明」黃大媽是姓黃的;西醫的研究,從來沒有用來證明「我是科學的」,都是幫助自己不斷向前。

由於中西兩種醫學理論的不同,中醫是在兩千多年前已經成熟的理論,而西醫則是近兩百年的產物,現在的問題可說是:西醫處於年輕時期,還未理解中醫學這老人家在想甚麼,所以抱有非常好奇的心態希望認識中醫。假若西醫希望研究中醫,這本來是好事情,只不過現在中醫這老人家,聽到年輕人說了現代的科技多麼的新潮,老人對自己一直抱持的智慧失去信心了,也希望找年輕人來幫助自己變得年輕一點。

再從「創新」的角度看,現今社會鼓勵創新,那麼醫學上要創新的目的是什麼?提高臨床療效。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透過不斷努力的去繼承古人的醫學理論,研究清楚過去的醫家是怎麼看病,從而提高現在的臨床療效,那完全是「創新」吧!就好像我們用中醫方法,能治癒西醫治不好的病、比西醫更有療效、治療費用更廉宜,這都是創新。從這個角度看,中醫要創新不是向外尋找,而是更要向內挖掘,全面發揮自身優勢,是當今中醫的機遇與挑戰。

話說回來,這一個挑戰,嚴謹的說,一個中醫師在臨床處方的態度,應該是「能用兩味藥治好病則不用三味」。這句話還可以不斷的延伸,例如「兩根針能治好病則不用三根」、「兩劑藥能治好病則不用三劑」、「5g中藥能治好病則不用10g」……這除了是要求看病的準確性外,更多的是醫療資源的考慮,要求中醫自身節省資源。

在中西醫之間,「假如能單純用中醫治好病,則不需要用西醫」,此即所謂 「能中不西」、「先中後西」,再不行才「中西結合」。這「三步曲」在很早以前已經提出來了,可是現在中醫界似乎忘記了前面兩部,一下子就跳到第三步去,或者更遠的跳到第四步「先西後中」、更甚是第五步「能西不中」,這四、五步本應該是西醫說的,可是到了今天,只會開西藥而甚少開中藥的「中醫」,或者已經成為中醫的主流了。

怎樣能夠全面提高中醫水準呢?方法很簡單,不妨參考港澳台的中醫模式吧!就是專心在「能中不西」,不考慮第二、三步的選擇。我們在香港學習中醫,正是迫使自己,必須要單純使用中醫解決問題。這就好像在古時的中醫無法透過解剖形下的角度認識人體,繼而走上形上醫學的路一樣,由於這種環境因素,使香港的中醫必須要掌握好中醫,不可以依賴西醫的幫助,不斷提高自身水準。

內地的中醫學子們,雖然在法制上可以允許你們運用西醫,但若想提高自己的中醫水準,不妨給自己定立更高難度的目標吧!學習上可以允許自己學習西醫,但是看病時,要求自己單純運用中醫看好病,堅持能中不西,非必要時不退守「第二步」。有這學習態度,「大熊貓」的數量自然節節上升了。

 

如何將「不切西瓜」的方法推廣出去?

很多人也關心一個問題,如何將中醫「國際化」?如何讓更多外國人接受中醫?其實,中國的中醫已經不夠了,自身基礎不夠穩健,還要想著向外跑,這就只能夠出現兩種不良結果:一是,如果標明「中國製造」的東西品質不好,讓外國人感覺中國「出口」的中醫水準不高,西方更不相信中醫;二是,最高品質的東西,都被外國人買掉了,中國就留不住最好的中醫了,咱們的病誰來看?其實,這些已經在發生了。

假如中國的中醫,已經解決了前述一大堆問題了,是時候可以邁出一步,將中醫走向國際的話,我想說一個獨特的觀點,或許不是一下子可以消化,覺得不夠現實,不妨請您放開自己的內心,嘗試體會我這親身的感受,這更是我對中醫的夢想─我相信中醫的未來在「農村」。

為何這麼說?首先,在城市裡面,中醫是不太受歡迎的。城市人的特點,在於物質生活,由於人們生活富裕了,對生活各樣事情也有要求,無論起居飲食都有講究,對於健康更莫過如此。人民富裕後更加追求健康,希望花錢買長壽,結果買的是保健品、補益品,在這個層面上,已經不再是傳統治病養生的中醫了。城市人對於醫療服務,就好像購買商品一樣,認為花錢就可以買回健康,假若醫生無法給您治好病,就認為你是騙他,故此在城市裡面,醫患關係十分緊張,經常有醫療糾紛打官司,醫生每天提心吊膽地救死扶傷。可是,中醫跟西醫很不一樣,中醫的看病全在腦子裡面發生,不像西醫那樣有一些外在的資料,那麼中醫在城市裡面看病就更容易吃虧了,很容易受到病人質疑,不相信中醫。

在農村就不一樣了!我曾經多次到菲律賓一個農村去做中醫的義診服務,讓我深有體會。在農村,儘管人們不認識你中醫是誰,但是由於當地醫療資源不足,就連西醫也不足夠了,還如何談選擇?這不像城市那樣,這個醫生不行,明天就換另一個。在農村裡,醫患關係十分簡樸,縱使未必有法律來管制你,當然你看好了病,病人非常感激,以後健康性命全交到你手上,成為你長期的朋友。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農村裡缺少醫藥,即使嚴重的病證,也可以給醫生看到,可是在城市裡,各種急危重病,中醫都基本無法插手,中醫被逼成為「慢郎中」。農村裡完全發揮到中醫「簡、便、效、廉」的四大優勢,中醫的療效更為凸顯。

城市人對於中醫的想法,每每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西醫看不好了,就看看中醫吧!對中醫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多抱怨中醫煎藥不方便、扎針很痛、喝藥很苦、不明中醫口中所云……可是農村看病,得到了醫生的基本尊嚴,患者的信賴與感謝,這與我們在城市的感覺形成強烈對比,是儘管賺取多少金錢也無法獲得的滿足感!這,才是吸引中醫人堅持成為中醫的根本動力。

由於我們運用中醫給患者解決了大量問題,當地人民十分感激中醫,非常歡迎中醫的到來,完全配合中醫的各種治療。這也是為何我們這麼多年輕中醫,願意參與海外的義診服務,有人不明白我們為何這麼艱苦的跑到老遠去看病?其實,不單是患者得益,我們身為中醫的,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中醫的發源地,本身就是來自農村。在艱苦的環境之中,強迫著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治病。最開始,《黃帝內經》的時期,主要用針刺的方法治病,後來也逐漸使用各種草藥,這些都是簡單廉宜的方法。自古以來中醫都是生存在民間,當中醫走進去「城市」了,在古代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去皇宮當太醫、御醫吧!對於醫生來說,當御醫地位雖高,卻不是一件享受的事,給皇上治病諸多制肘,為了避免人頭落地,御醫往往不敢用藥,導致用藥平和,治病效果緩慢,這也是為何古代眾多大醫家都不喜歡做御醫的原因,寧願在民間作一個普通的「赤腳醫」。那麼,當中醫走到現代去、走到城市去,實際上人人都成為了御醫了!城市裡中醫被綁手綁腳,無法自由的發揮自己。要讓中醫發揮真正優勢,必須讓中醫回到「原生態」的環境,「農村」自然是中醫的家鄉了。

當今全世界醫療資源缺乏的時候,中醫的「簡便效廉」正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西方人日益重視中醫,是因為他們明白到西醫的局限性;西方在呼喚中醫,正是希望原汁原味的中醫學,能夠幫助他們解決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用一種不太完全的比喻:西醫是有錢人的醫學,中醫是貧窮人的醫學。不是嗎?西醫是講求科技的,費用昂貴、形象新潮;中醫講求文化,廉宜,形象傳統。不是中醫無法給有錢人看病,而是說中醫更適合解決貧窮問題。

世界上八成的人還是生活在貧困當中、農村之中。既然如此,真正的國際化,必須要將中醫帶到最多人生活的地方去,讓中醫做最有意義的事。我深信,中醫藥學,能為這個世界作出更多貢獻,中醫與中國文化正是解決世界問題的妙方!

就像當初西醫學透過傳教士傳入中國,為貧苦百姓服務,同時帶進了整個西方文化;正直中國在世界上崛起之際,如何將中華文化傳播開去?把中醫之術帶給世界上有需要的人,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心以德服人,將是展現中華文明的重要一途。讓中醫回到自己的家鄉去,是當代中醫的真正復興,是發展中醫的最佳途徑,也是中醫走向國際的最終歸宿!

最高層次的醫生,就是未病而治的聖人、無為而治的太上統治者、隱世的僕人領袖。絕頂優秀的中醫,哪裡可找到他們?在鄉郊深山的杏林吧。

 

 

作者

壬辰年春分於北京

 

2013-01-06 16.15.58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和尚管牧師

【李宇銘博士撰文】

有一個地方,佛教是主流的宗教。有一個年輕人叫小明,他是基督徒,中學畢業後毅然報讀神學院,希望將來當一個牧師。當他第一天進入神學院,越覺奇怪,竟然神學院的裝修像一家寺院?開學後,他驚訝的發現,原來有一半的神學課程需要讀佛學!他本來想一心一意讀神學的,心想「難道要讀佛學才能當牧師嗎?」他曾經向校方申請免修佛學的學科,可是他們解釋:「現在的主流宗教是佛教,你不懂佛教的語言,則基督教也難以傳播阿!」因為其他老師同學也認同這觀點,後來他也逐漸接受了。

 

2444665771_dbf5de32ec_z

圖:Flickr

 

唸了兩年神學後,當他對神學有初步的認識,就感覺跟之前所想像的不一樣。他發覺,雖然不少老師的外表是牧師,可是內裏講的都是佛教的語言,在神學的課內混雜了許多佛教的思想。開始時他不察覺這現象,只是到了高年級的時候,有一個老牧師,他能夠講出正統的神學思想,因此才讓他頓時醒覺。可是小明在初窺了神學的真貌後,卻又感覺迷失了方向,他感嘆的問說:「究竟過去所學的,有多少是受了佛教的影響?」

幸好受了這老牧師的教導,不少同學開始醒覺過來,知道該怎麼學習神學才對。同學們想組織推動神學發展的行動,可是發現難處太多了!外在環境都是以佛教為主流,就連所有教堂的背後原來都是由和尚管轄的,政府裏頭大部分人都只相信佛學,學院裏大部分老師都是用佛學的角度去研究神學……這些都只是外在因素,還有更麻煩的,其是就連神學生之間,對於神學的發展方向也有各有己見,各執一詞,有的認為要先成立真正的教堂,有的認為自己建立小教會則可;有的認為要從政策上改變現狀,有的認為要從學術上解決問題,可是就連對神學的學術觀點,也有很多不同流派……

小明他明白到,現在面對這樣的困境,要改變談何容易呢?首要的工作,應該是先團結人群。他嘗試找了不少人幫忙,可是又讓他發現,在外工作的牧師,許多在神學院學習的時候,已經受了佛學的影響而被同化,有些人卻因為在神學院沒有學到正統的神學,你要他講真正神學的東西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堅持推動正統的神學,那些人就不能生存下去!所以牧師反倒成為推動神學發展的主要障礙。

小明終於知道,不可以靠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幫助,要改變現狀,還是要……

(這幾年前寫了一篇小品,學中醫者自然心領神會。注意,本文與宗教無關,是一則比喻。)

原文寫於2011年4月14日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逆境感恩:當大學不接納中醫

今天想說一件悲憤的事——我們爭取經年,希望中文大學承認傳統中醫研究,最終還是失敗了!

wKhTg1UtDIYEAAAAAAAAAAAAAAA321

這事情要從2015年初開始說起。中大中醫學院在剛搬遷到新大樓的時候,沈祖堯校長來主禮新大樓開幕禮,當時我們教學部主任姜元安教授,特別跟校長提出一個請求:希望可以跟校長見面,表達我們中醫老師的晉升問題。校長當場答應了。

 

事緣不單是中大,香港以及大陸各個中醫院校也是一樣,要做中醫「教授」,就必須要做實驗、現代方式的研究,如果從事傳統理論研究的,就無法晉升的。我們過去許多重量級的老師也是一樣,就算怎樣知名,也只能做個講師或者是訪問學者。這種「和尚管牧師」的怪現象,中醫學院的不少教授,並不深究傳統理論,臨床醫術一般,甚至可以不懂中醫(的確,中醫學院許多老師,他們的研究生學位並非做中醫的研究)。

 

後來於2015年6月10日,我們中醫學院的一眾老師,跟校長和醫學院院長一起見面了。我們直接詢問了一個問題:「為甚麼大學不承認傳統中醫研究?為甚麼做理論研究不可以當教授?」

 

當時沈校長給我們很明確的回答:「沒有啊?!我們沒有不允許,為甚麼你們不來申請?」當時會面,校長和醫學院院長明確告訴我們,大學時允許百花齊放,如果你們的研究有自己的評核標準,能夠有行內承認,大學也當然是可以承認的。之後還鼓勵我們年輕中醫老師要爭取這事。

 

好了,我們終於見到了一線曙光!(可是仔細想想,為甚麼過去這麼多年,我們中醫學院都沒有去爭取?這原因太多,那就不詳談了)我們立即努力籌備這事,在學院內多番商量,制定招聘傳統中醫研究的助理教授條件;參考其他相關學系的情況;了解大學的遊戲規則,建立傳統中醫理論研究的評價方法;了解關於研究經費的問題等等。

 

籌備了大半年,之後還要經過學院內部的多個委員會,通過增聘以傳統中醫研究的2-3個助理教授職位;其後刊出了公開招聘廣告,通過了正式的面試,之後再在院內確定了最後三位人選(據悉我在當中的前列),然後遞交上醫學院開會通過。

 

怎料,幾天前收到消息,經過兩次醫學院院長們的會議,最後還是決定,不批准我們的申請。他們的理由還是「依舊」,認為這幾位申請者,沒有在外國SCI發表文章,也未有申請得到基金。

 

我們感到相當悲憤!這些理由,我們一早知道,當初校長和醫學院院長也知道這情況,如果這是「必須」的條件,為甚麼還鼓勵我們爭取?這不是「玩我們」嗎!

 

我們更悲憤的,是這事件再一次證明了,大學不歡迎傳統中醫。中醫的承傳出現嚴重的問題,當中醫老師不懂中醫,中醫不可以做中醫的研究,中醫學生從哪裡學到真中醫?我們的病人在哪裡能看到真中醫?

 


 

 

說起來,幾天前收到這消息的時候,我沒有很生氣,反過來是感覺「鬆一口氣」。

 

回想這麼多年,我們努力的去提升自己,去讀碩士博士,甚至前幾年還堅持去做完博士後研究,為的就是裝備好自己,爭取給大學承認我們傳統中醫的研究,用事實和才能證明我們的研究是怎樣。可是到此為止,大學明確的告知:「此路不通」,那也好吧,可以走別的路了,別再浪費青春了。

 

實際上我們所做傳統中醫理論研究,根本不需要大學、也不需要甚麼研究經費。自古中醫發展都不是在大學,而是醫師自己工餘時間進行,當中醫走進去大學之後,這麼幾十年來,也不見得有多少理論上的提升突破?

 

走進大學這個框框之中,限制自己,那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只是我們這一代人,有這個責任,希望盡力去爭取,將中醫帶進去主流。我們當初還有一個良好的願望,希望大學能夠明白中醫,是一個怎樣特殊的學科,可以讓中醫按自身規律的發展。可惜事與願違,大學最終還是未能明白中醫為何。

 

這也不要緊的,千萬不要氣餒!我們爭取過了,縱使失敗過,這表示我們盡力了,已經完成了我們的歷史責任!接下來的,就是要專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塞翁失馬,逆境感恩,我還是十分感恩,大學不給我走這條路,讓我可以更無限制的,發揮自己的能力。以後的人生怎麼樣?這個世界有更大的舞台,等著我們去上演這齣好戲!共勉。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李大夫的中醫願景——畢業十年小感

新學年又快開始了,經歷了這麼多年讀書研究教學,最近越來越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想在這裡總結一二;又正值自己本科畢業十年(我於2006年本科畢業),就當做是一個階段的總結吧!

過去總覺得「發展事業」和「提升心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會此消彼長,最近才猛然發覺,原來兩者是並行不悖的!

Jpeg

我的願景

  • 奮力復興中醫、身心靈合一醫學,帶來醫患的覺醒運動,圓融解救人生之苦。

 


 

願景進路

一、「復興中醫」

 

復興就是「恢復原來的興旺」,怎樣才叫復興?不是指數量上增加中醫、診所、醫院,如果這樣看的話,很可能現代的中醫師已經比古代要多了,根本不需要復興。復興就是指恢復古代的「醫道」、「醫術」、「醫德」,將其中最輝煌的成就,呈現在今天。

 

復興中醫,重點就是個人的提升。如果說要多少醫師懂得古代醫學,這根本無法說一個理想數字。我認為,只要有一個人,能夠在今天懂得傳統中醫真諦,那中醫就已經復興了!已經繼承延續了!所以復興中醫,首先要做的,是在自己的身上,能夠學好中醫、真懂中醫,能夠今天應用發揮出來。這個人,可以是你、我、他,但我們都無法推卸責任,首先必須是要自己去做。

 

 

 


 

二、「身心靈合一醫學」

 

中醫本身就是一個重視整體的醫學,天人相應的整體、身心合一的整體。而更重要的是,中醫是除了是人體形體的醫學之外,更是強調無形精氣神之醫學,心神在中醫學之中具有更高位置,這是諸多醫學之中無所比擬的,中醫學具有獨特地位。

因此,要復興中醫學,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在「神」和「氣」的層面來看,張仲景的《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已經能完滿地解釋人的生理病理,所以我的其中一個重要的進路,是要全面研究清楚仲景學術,理解他的醫學理論。

其次在心、靈(神)的層次來看,《黃帝內經》也就已經有大量論述了。心靈層面的事情,除了理論研究整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生命之中去實踐體會,將此融合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努力提升自己,達致「恬淡虛無」的境界,那是真懂中醫者的終極目標。

 

 


 

三、「醫患的覺醒運動」

 

所謂覺醒運動,就是醒悟、覺悟、自覺、明白到這重要性。醫生與患者,雙方都要明白。

先說患者,病人需要的療愈,並非只是吃藥針灸推拿按摩等手段,這能夠治療身體層面的病證,但是生活上、飲食上、情志上的成因,是要「不生病」、「全面健康」所必須重視的。患者要覺醒,為自己健康負責,正是中醫思想所提倡的。

再說醫師,在中醫界之中,過去分門分派,又或者是受到現代教育的影響,我們所學習的中醫也是割裂的。讓醫師自己,明白中醫是這樣一種身心靈合一的醫學,在自己生活中活出中醫,言教不如身教,那樣才能給患者帶來覺醒。

 

IMG_9820

 


 

四、「圓融解救人生之苦」

 

人生有各樣痛苦,生老病死,一般認為中醫主要解決「病」的部分,如果將中醫看成整個身心靈合一的醫學,那麼中醫根本是貫穿整個人生,除了解決病苦,還可幫人解決心靈之苦。苦本身就是來自我們的心,如果懂得「調神」,一切苦自能消除。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醫有類似宗教的特點,幫助人活出健康人生。這也是傳統中國的「信仰」,透過中醫,恢復中國人傳統對宇宙生命的認識。

 


 

五、小結:提升自己的身心靈

 

總結,要復興中醫,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做個「好中醫」。怎樣是「好中醫」?這類似做個「好人」一樣,怎樣才叫「好人」呢?「好與不好」是相反的,一個真正的好人,他是沒有任何「不好」的地方,是能夠做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大學》。

 

一個好中醫,除了是要醫術了得,也必須要有高尚醫德。好中醫除了能治病救人,也肯定能活出健康,給人帶來示範;所謂高尚醫德,就是他在心靈上的修為,能夠達致聖人層次,能夠給人作出完滿人生的示範;每天散發一股「氣場」,即使他不做甚麼,只要病苦見到他、站在他身旁,他也受到他的正氣所感染,用他的生命去「濟世為懷」。

 

 


 

我的工作

 

因此,為了鞭策自己,這裡具體列出一些目標,以鞭策自己——

  1. 努力研究傳統中醫經典,透徹了解醫道;
  2. 教學過程中教學相長,提升自己,薪火相傳;
  3. 臨床實踐「身心靈融合」之醫學思想,給患者人生帶來指引;
  4. 努力提升個人身心健康,尤其是要做一個「好人」,時刻內心平靜;
  5. 向「得道」進發,全面開悟,認識宇宙人生。

 

 

我知道,中醫和人類的未來是光明的!

共勉!

李大夫

寫於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於香港

=========

延伸閱讀:李大夫《學醫十載有感》文章,寫於六年前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以方測證之繆

【《信報》中大醫論專欄】

中醫上有一個術語叫「以方測證」,是指從藥方反推其病的原因。比如有些患者曾經吃過某藥方治好自己的病,於是拿著這藥方給醫師看,希望別的醫師從藥方之中推測自己過往的病情。坦白說,這種反推是不可能準確的。

2016221454372835063_0

圖:荔枝網新聞「医院开十味中药搞错两味 医生:药方的字难辨认

 

中醫臨床上有種的情況:有時候醫師處方並不正確,可是也能治好病!例如患上「風寒感冒」,假若醫師誤診為「風熱」,於是用上辛涼性味藥物的處方,可是卻依然可以治愈。臨床上這種誤治十分多見,從中醫理論上看,「以寒治寒」本身應該屬於誤治,可是為何病能夠痊愈?這是由於藥方的寒熱雖錯,但藥中依然有辛味藥,即是對錯參半,辛味仍能祛風,感冒之外證雖能治愈,可是寒邪入裏,感冒好了,卻演變成了咳嗽、怕冷、疲乏、腸胃不適等諸證。

不要忘記,人是一個活的生命體,人本身有自愈的能力,許多病就算不吃藥也能夠好過來,吃了藥之後疾病痊愈了,未必是治療的效果。這在西醫的研究上十分講究,「安慰劑」亦十分「有效」。

 

開錯藥也能治好病

 

病愈往往未必能夠說明其「診斷正確」,就像誤用辛涼藥物治好了風寒感冒,於是卻反過來說,這病情就屬於「風熱感冒」;甚至如某地方普遍醫師認為該地氣候炎熱,猜測大部分感冒應該也是風熱,也都處方寒涼藥物,最後總有不少感冒「治愈」了,於是就說該地區大部分感冒屬熱。這種「理論發展」,就像是「自我實現預言」,其實只是先入為主的想法,並非客觀地面對患者作研究。

又例如說,一個人的病情是由於身體「氣血偏虛、體內有寒、虛火上升」導致,在這種情況之下,病情「有虛、有寒、有熱」,如果醫師診察能力不足,只看到其中一面的「火」,於是只是用清熱的方法,後來病情「治愈」了,因此醫師就反推,這種病只是由於「火」導致!——看這例子,即使「有療效」,但卻看不到病情的全部,這對中醫診斷來說其實是不夠全面的。

我們總是以為,吃藥之後治好病,這就是解決了核心問題,但由於人體有自愈能力,解決了周邊問題,也可能使病情自解。「以方測證」並非解釋疾病成因的最好方法。

因此中醫上所說的「有療效」有不同層次,有時候「有效」並不代表治病診斷全面準確。比如治療感冒,需要吃藥一週才能夠治愈,這根本不能說是「有效」,感冒一般一週也能自愈嘛!在傳統中醫上看,所謂「有效」,應當如《黃帝內經》中所說的:「如桴鼓相應」、「猶拔刺雪汗」、「猶解結決閉」,淺白一點的講,即是吃藥或針灸以後能立即好過來,「一劑知、兩劑已」,那樣才能夠說真正「中醫的療效」。

 

載於2016年4月8日《信報》

 

李宇銘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西醫結合」的糖衣

【李博士撰文】

「中西醫結合」,是人人聽上去也覺得美好的名字,可是這糖衣包裝裡面,藏著的苦你卻知多少?

2013032209082584767

當香港要建立「中醫院」之前,還要在西醫院中嘗試「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導計劃」,顯然,這一所中醫院,不管其名字是甚麼,其本質也只能是「中西醫結合醫院」。究竟中西醫結合的真相是甚麼?


 

糖衣裡包著了甚麼?

對於普羅大眾,聽到中西醫結合,就會想:「中西合璧,當然好吧!取長補短,中醫現代化、科學化,當然更好啊!」

這些想法,在我們學中醫之前,都是這樣想。可是學了之後,就明白這些都只是一場幻想,說得更直接一點,是妄想!根本不是理想和夢想,這是因為,中西醫是永遠不可能結合的!如果發生了所謂的「結合」,那只是中醫被西醫吞併,或者相反中醫吞併西醫。

中醫和西醫兩者的思想截然相反,中醫著重整體,西醫重視局部;中醫用形而上、系統的方式認識人體,西醫則用形而下、還原的方式;中醫著重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和諧、順應自然,西醫基於西方文化,重視抗爭、人定勝天。中醫和西醫,根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醫學,兩者只能取長補短,互相補充,而無法從理論上「結合」融為一體。


 

究竟是「一還是二」?

所謂「結合」,有兩種理解的角度。第一,當然是指「融合」了,就好像卵子與精子結合,就能夠孕育出新生命。中西醫結合,肯定不可能是「融合」,如果中西醫已經融合了,那就再不分你我,中醫與西醫也已經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

第二,「結合」可以是指「在一起」,兩者發生緊密關係。例如結婚,男女二人「結合」,實際上兩個人沒有真正的融合,只是兩個人關係變得很密切。當然,現在所謂的中西醫結合,主要是「一起用」,是兩者互相「配合」。

U7526P622DT20120529144805


 

中西醫結合的兩種方式

在中西醫「配合」的想法中,具體也有兩類操作方法。一是,中西醫兩種醫學,結合在「一個人」身上,即是一個人接受了兩種醫學的培訓,於是一人同時使用兩套方法給人看病,所謂「結合在醫生身上」。這就是中國內地的模式。

二是,兩位醫師,一位西醫和一位中醫,一起看一位病人。理想的是二人同時看病,但實際上,病人先看了西醫,後來再看中醫,這種患者自身結合的情況,在民間普遍出現。在香港以及多個發達國家,都是採取了這種方式,主要是因為西醫的專業地位,不允許中醫「踩過界」。

這兩種方法,其實也是沒有「結合」,也未必能談上「配合」。前者一位醫師學兩套醫學,絕大部分情況,兩者都是學得「半桶水」;後者兩位醫師就算一起商量,可是雙方的哲學思想如此相反,有可能「和而不同」嗎?如果治療出了問題,誰說了算?


 

中醫院的真相

在中國內地,醫院有三類名字:西醫院、中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但實際上只有兩種:西醫院和中西醫結合醫院。也就是說,中醫院都是走中西醫結合的路,大陸差不多三千家中醫院內,沒有一家純中醫院。

而這裡所說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其實都只是中醫和西醫「一起上」!中間究竟有多少經過研究,說明兩者並行的可行性?這其實根本無法證明,很簡單吧,應該用中醫角度去證明、還是用西醫角度證明才算準?

香港要建立的中醫院,實際上也只是建立一所,中西醫方法一起用的醫院;又或者在西醫控制底下,被改造的中醫醫院。既然中醫無法按自己的方法去看病,那自然也不是「中醫院」了。說到底,這個世界上,到目前還未有真正的「中醫院」,而我們也還未預見得到,香港未來所興建的,是一所「真中醫院」。


 

解開「中西醫結合」的糖衣

既然「中西醫結合」問題多多,為何這麼多人還熱衷於這方面的推動工作?兩個字:「利益」。就像文首就說的,「中西醫結合」這個名字多好聽啊!人人聽到都覺得這是正面的、是美好的、是嚮往的、是中醫發展的終極目標!在這樣的「誘惑」之下,誰搶到這個名字,誰就升官發財、一勞永逸、前途無限……

香港,能否建立真中醫院?全賴你我的醒覺,破除糖衣的迷惑,認真體嘗中醫面臨之苦,中醫才有可能真正向前。

 


 

延伸閱讀:

《六十名中醫師聯署:不要偽中醫院》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中醫怎樣看「排毒反應」?

【李博士撰文】

一些人在生活變得更加健康時卻生病,例如開始吃素、生食,開始戒煙戒酒,又如開始早睡早起、重拾運動之後,身體出現一些病痛不適,於是解釋為「排毒反應」,究竟這是甚麼一回事?

3319

1. 何謂「排毒反應」?

所謂「排毒反應」(又稱為好轉反應、暝眩反應、排病反應、退病反應等),是民間用語,中醫本無「排毒反應」、「排毒」之說。但是因為「毒」一詞中醫也會使用,凡是具有太過的偏性、害人的東西也可統稱為毒,排毒就是排走不好的東西,從某程度來說,中醫上所說的「祛邪」(如祛風、祛寒、祛濕),與「排毒」的說法有相似。

當然一般人所說的毒,就不一定是中醫上的「風寒暑濕燥熱」了,可以是各種「毒素」,例如環境污染物、垃圾食品等。


 

2. 排毒反應其實就是「生病」

排毒的「反應」究竟是甚麼表現?這實在千變萬化呢!各種病痛都可以是排毒反應!直接一點講,排毒反應其實就是生病,但是仔細而言兩者也有點不同,「排毒反應」是指身體在好轉、變得健康的過程中生病。

那麼真正的問題是:為何變好了反而會生病?


 

3. 好轉才來病,表示過去身體太弱!

需知道,如果一個人身體較弱的時候,往往會「病不起」!例如身體虛弱的人,感冒未必能夠發燒,或者就算發燒也只是低燒,從中醫來說,能夠發高熱的人,往往代表身體比較強壯!

如果過去身體一直比較弱,往往未必能夠感受得到「病痛」,生病是需要一些基礎條件的。中醫的角度看,生病是「正氣抗邪」、「正邪交爭」的表現,如果正氣太弱,那就只有「挨打」了。當一個人身體變好,正氣恢復,而遇上身體本身已經有邪氣侵襲(或者稱為毒素吧),那身體就有能力驅趕邪氣,病痛就因此出現。

sick


 

4. 生病與康復的三個階段

由此觀察,一個人從生病到康復,可細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如果身體十分虛弱,邪氣進入身體之後,正氣無法去對抗,那麼病痛就可能比較輕、甚至沒有明顯不適感覺。

第二、如果身體逐漸恢復健康,正氣稍為充足,開始能夠驅趕邪氣,正邪交爭,那病痛就更為凸顯。

第三、如果身體十分健康,正氣充足,能夠一次過驅除邪氣,病就能夠痊愈了。

如果身體相對健康的人,生病能直接從第二階段回到第三階段,這就是一般的生病;如果需要經歷第一到三的全部階段,那就是「排毒反應」的過程。


 

5. 許多病也是身體不弱時才出現!

身體變得較為健康才生病,這情況其實十分常見! 簡單的如普通感冒,往往是在夜間的時候才加重,那是夜間休息的時候,身體有精力去對抗疾病。又例如許多上班族,往往是在週末休息的時候才生病!這就是因為他們平常「得閒死、唔得閒病」,平日太勞累無力氣對抗疾病,休息時才有精力去重拾健康。

這種規律在婦女生理週期尤其明顯,不少女性來月經時會出現不適,例如腹痛、乳房脹痛、經前頭痛,但來經之後就自然解除,這就是因為來月經之前,身體的血氣最為充足,那時候才能夠對抗邪氣而感到不適,平時身體虛弱就感覺不了毛病。

01300000243587122707363771687_s


 

6. 為何「患癌」也可以是「排毒反應」?

尤其是患癌的朋友,大都會說發現癌症之前,往往身體都很「健康」,很少感冒生病,突然得知診斷,就十分驚訝為何「健康的我」會突然得了重病?

其實,這就是過往身體一直處於虛弱的階段,有病也沒有感覺,誤以為自己健康。又或者發現癌症的時期,正正是身體相對健康的時候,才開始感覺到病痛(例如到了退休、生活轉變健康時),於是才去做檢查發現生病,這是反映身體到了另一個階段,正氣較充足才感覺得到病痛,但病一早就埋伏了。


 

7. 曾經欠交的功課,還是要補交!

所謂「排毒反應」,其實就是「舊病復發」,而為何會復發呢?那就是過去沒有真正病好了,病根還在,故此還要再病。尤其是,如果之前生病的時候,採取的是抑制的手段,例如發燒就退燒,咳嗽就止咳、疼痛就止痛…… 那就往往沒有讓病真正治好。

例如一些人患有關節痛,習慣稱為「風濕病」,這些病是因為外來受到風寒濕氣所導致,如果健康人開始得到風寒濕的時候,應該先出現感冒!感冒過程常見發燒怕冷、周身骨痛,這發燒正是希望幫助身體去除風寒濕氣,如果這時候沒有治本,只是退燒和止痛,那就是沒有珍惜驅除病根的機會,風濕骨痛自然一直跟隨著你。

排毒反應就好像登山一樣,如果面前有一條山路,你覺得太艱苦而選擇走回頭路,這條路終有一天要自己走完的。

d29179


 

8. 如何判斷生病是否「排毒反應」?

對於一般人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判斷自己的身體不適,是否「排毒反應」?具體一點來說,那就上述三個階段,是從一到二的好轉,還是從三到二的生病?這在中醫來說,即是判斷病情「順逆」的問題。

要回答這問題,其實相當困難!就算在專業的醫師面前,也是需要再三斟酌分析的問題,尤其需要看到過去身體狀況比較才能客觀判斷。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判斷是非常不容易的。

非常大概的說,可以嘗試感覺自己身體整體的狀態,在生病的時候,總體身體是感到強壯的?還是覺得逐漸變弱的?雖然生病不適,但總體往好方向發展,那比較大機會是排毒反應。


 

9. 懷疑排毒反應出現,是否要看醫生? 

另一常見問題,如果懷疑自己正在處於「排毒反應」,是否應該要看醫生?吊詭的是,排毒反應的想法,本身就是認為人有自愈能力,排毒反應就是相信不需要看醫生會自己好!但如上所述,因為一般人不知道自己是否處於排毒反應,也不肯定自己能否順利熬過這關,故此看醫生目的就是為了作出判斷。

在中醫來看,當然任何生病不適都可以診斷與治療,如果能找到好醫生,得知你身體能夠自愈,甚至不用開藥,建議你自己如何生活調整就可;如果知道未必能夠短期自愈,可以透過針藥治療加快「排毒反應」的進程。


 

結語: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最後想引用一句話,在《漢書·藝文志》之中說:「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句話的「中醫」並非找中醫師看病的意思,句中「中醫」是指「中等水平的醫者」,這句話就是指,「如果生病了不去看醫生治療,這就好像是看了一個中等水平的醫生一樣。」再說白一點——如果看中等水平的醫生,倒不如不看吧!看病都應該要找高水平的醫師。

關心「排毒反應」的人,往往就是因為過去的病沒有「治好」,這可以跟自己體質因素、或者醫師的誤治有關。如果發現自己有排毒反應,卻又再經過誤治,那就得不償失了。

醫生只是給你健康指引的導師,真正能治好病的只有兩位:一個是上帝,另一個是你自己。

s2_53d4a4d366a6c


李大夫曾於Club O主講「中醫怎樣看排毒反應」的講座,更深入的闡述以上觀點,歡迎收聽錄音重溫:

2018年2月24日【中醫怎樣看排毒反應?】


 

延伸閱讀:

怎樣應付排毒反應?周兆祥博士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放下「中醫」才能向前——談正名

【李博士撰文】

提到中醫發展,不得不說一個根本問題——「中醫」之名與實,窒礙其自身向前。

《論語·子路》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因中醫之名不順,乃至百年來到處碰壁。以下闡述此論。

24-130402094343458

1. 若說「中醫」出處,實乃貶低自己

現在所稱為的「中醫」,是百多年前因為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之後,才提出來的新名字,西醫還未來到之前,中醫根本不叫中醫,古代中國的醫學,直接稱為「醫」,或者「醫道」、「岐黃之術」、「仁術」、「醫學」等等。

可是,若說「中醫」一詞,則自古有之,在《漢書·藝文志》有一段話說:

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這段文字中的「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並非「病向淺中醫」的意思,而是指「如果生病了不去看醫生治療,這就好像是看了一個中等水平的醫生一樣。再說白一點——如果看中等水平的醫生,倒不如不看吧!

「中醫」一詞的出處如此貶義,說自己是「中醫師」,實有「中氣不足」之感;若說要「推廣中醫」,不就是自相矛盾嗎?


 

2. 若中醫指「中國」醫學,那中醫甚麼都不是

當然,現在很少人知道「中醫」一詞的出處,一般認為「中醫」就是指「中國醫學」,這裡以「中國」作為醫學的概念範圍,就有地域性、政治性的含義。

古代也有「中國」一詞,可是古代的中國含義有多種,可以指中原地區,也可指周朝的地域,還可指各諸侯國的都城……由於歷代的領土範圍不同,「中國醫學」一詞的地域性含義,顯然是指從「現代中國」的角度,反觀過去這片土地上的醫學;而不是倒過來,以古代「中國」看現在如何發展。

問題來了,現代的中國這個地方,肯定也包含了西醫,就好像Chinese Medicine英語一詞,外國人即可理解為「中國人的醫學」(包括中國人當西醫);再者,中國本土固有的醫學,也包含了各種其他醫學,例如道醫、佛醫,還有幾十個少數民族的醫學如藏醫、蒙醫、壯醫…… 自古以來在中國這地方上所產生的醫學汗牛充棟,如果說要「發展中醫」,究竟是發展甚麼?


 

3. 若中醫為傳統醫學,是福是禍?

中醫還有一種名字,叫作「中國傳統醫學」,或者簡稱「傳統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這裡所強調的「傳統」,就是為了提倡中國的醫學,是自古承傳至今,具有歷史的價值,了突出其承傳性、延續性。

若說傳統,人人心中對此有褒有貶,有人認為傳統的東西總是珍貴價值的,也有人認為傳統的總是過時守舊的。而且,「傳統」沒有明確指出其歷史跨度,例如一個新建立的公司,三、五年之後也可以說有自己的傳統,究竟「中醫的傳統」是甚麼?「不好的傳統」是否也要繼承?誰能說哪些東西才是「最傳統」?


 

4. 難道中醫就是「非西醫」嗎?

如果提出「中醫」一詞的目的,就是因為西醫傳入中國之後,用以區分中國固有的醫學,這從某個角度來看,中醫就是「非西醫」。

如果非西醫的所有中國醫學,都可以稱為「中醫學」的話,各種發生在中國醫學理論、技術、經驗的知識,都包含在內,正面的說中醫是包羅萬有,倒過來中醫卻「甚麼都不是」,你怎樣說中醫的特點?是包容?還是雜亂?

這「非西醫」的想法,最吊詭之處,是中醫出現的前提,是必須要有西醫作為參照,不然的話中醫就不存在。若要推動中醫的話,等於必須同時推動西醫……


 

5. 中醫發展對策:放下中醫,推動上醫

「中醫」之名不順,若說「推動中醫發展」,究竟推動的是什麼?推動中等水平醫學?推動中國所有醫學?如果我們說中醫是「中國醫學」的話,必然要面對在中國這大地之中,有著各種混雜的醫學內容,包含大量不值得推廣的東西,這的確是「中醫發展」幾十年,至今仍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程度來說,稱現在的中醫為「中醫」,本身問題不大,因為中醫現狀的確「名副其實」!例如在大學所教的「中醫」,的確是一種「混雜」的醫學,甚麼都講、各科都是各家學說,自古學醫者皆不是如此「全科」學習的;大學培訓也是以「中等水平」之醫作為目標(敢問:大學能夠培訓出「上工」嗎?)。只是如果我們說要「推動中醫發展」,這就必須要為此推動之理念正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古代「中醫」的本義指中等水平之醫生,自古醫分三等,上中下工、上醫中醫下醫,中下醫不是值得推動的,只是基本水平,值得推動的是上醫!上醫是具有卓越水平之醫師,或者是高水平的理論與診療技術。

名正則言順,故倡議「上醫」之名,才是承傳古今醫學發展之實。

 


 

(PS. 本文所推動之上醫理念,也正是本網站命名為上醫方之緣由之一。)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