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生病了吃甚么好?

14

 

很多朋友见到中医师的时候,喜欢问这一类问题:我常常觉得疲倦乏力,吃甚么好呢?失眠吃甚么好?皮肤干燥吃甚么好?高血压吃甚么好?哮喘吃甚么好?……这一类生病了吃甚么好的问题,假如没有经过诊断,其实都是无法回答的。先看一看《黄帝内经》一段文字吧:

「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这里提出一个常见的问题,热病初愈,有时候还会余下一些后遗症,比如说感冒过后仍然常常有咳嗽咯痰好一段时间,为甚么会这样呢?这里解释,原因是在生病的时候勉强吃太多东西,因而使病愈后仍遗留一些毛病。在热病刚愈的时候,假如吃肉则容易死灰复燃,旧病再起,吃太多东西则会使病愈后仍遗留有其他不适,这些都是要禁忌的。

这段文字提醒我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生病的时候切忌吃太多东西!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例如家人生病了,通常特别关注他的「胃口」,总是觉得生病时要吃多点,才有力气对抗疾病。殊不知在《内经》正唱反调,提醒我们吃太多东西的坏处!其实不单是热病,很多时我们生病了,自然没有胃口,这都是人体正常的反应,提醒我们要吃少一点,让身体专心应付疾病,不要多吃损伤肠胃。

这段话还有一个重要思想:生病了不是先问要「吃甚么」,而是要问「不吃甚么」。在生病的时候切忌胡乱吃东西,先不要吃「帮助」疾病的食物,使病情加重,不要饮食过饱,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这段经文中还有一句话:「治之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这种病后的后遗症该如何治疗?岐伯的回答十分「官腔」,说要视乎疾病的虚还是实,来进行调治,则必定能够痊愈。

细心想起来,这种问题其实很常见,比如感冒之后剩下一些不适,就会问中医可以吃甚么调养啊?不吃药可不可?可是按照岐伯的回答,即使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还是要视乎「虚实」,换句话说就是要经过中医的诊断,知道了疾病的原因,才能够说得上如何处理。

这就是中医重视治病求本的思想。在中医的字典里面,没有退烧药、降压药、止痛药,中医不喜欢针对症状而用药,假如不知道疾病的成因,单说某某病就要建议吃点甚么调养,这当然是妙想天开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13. 生病原因是什么?

13

 

很多朋友见到中医师的时候,喜欢问一类问题,譬如说:我常常腰酸,是否属于「肾虚」呢?我失眠心悸,是否「心血虚」呢?我眼睛发红,是否「肝火」呢?我肚子常常不舒服,是否里面有「风」呢?……这一类问题的提问方式,将某某病对应某某中医病因,实际上是相当难回答的!为甚么?不妨看看《黄帝内经》如何回答类似问题: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者,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这一段文字十分有趣,黄帝问了一个颇为常识性的问题:「为何肺会使人咳嗽?」其实人人也明白,咳嗽是肺的毛病,可是细心再想,为何肺会引起咳嗽呢?这问题或许我们很少想过,岐伯的回答是:「五脏六腑皆会让人咳嗽,不单独是肺引起啊!」然后在整篇文章里,详细论述了五脏和六腑各种咳嗽的成因,甚至指出咳嗽与天地规律也有关系。

岐伯的回答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他并非一开始就说:「咳嗽是肺的毛病」,他是尝试纠正一种错误观念,当人人都以为咳嗽是肺的问题时,他当头棒喝的说,不是这样!而是五脏六腑都有关。这正反映了中医的思想,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动全身,五脏六腑都互有联系,「咳嗽」只是一个例子,即使代入各种其他病证也是一样,「五脏六腑皆令人病」。

所以,开首说的一大堆问题,其实都是「不可说」的!在中医的眼里,每一种病都不可能只有一种原因,而是千丝万缕、环环紧扣,每种病要讲成因的话,都几乎要把整个五脏六腑的理论讲一遍,那就等于花几年去学中医了!

当然,在假若在一个具体的病人身上,经过医师诊断之后,原因或许可以说上一些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医师说我「腰痛是肾虚」引起,就跟其他人说:「中医认为腰痛就是肾虚」!

中医跟西医的思维很不一样,西医在解释疾病成因时多倾向于「单因素、绝对性」的解释,而中医则喜欢找寻疾病的「多因素、相关性」,认为每一种疾病都跟许多因素相关。

  其实,所谓生病的「原因」,都不单有一个答案。假如说腰痛的原因是「肾虚」,那么为甚么会有肾虚?与先天因素有关吗?跟情绪性格有关?饮食、气候、季节、职业、家居环境、社会因素……其实都有关系!高明的中医就是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发现这生病的「关系图」,只要「搞好关系」,自然不会生病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12. 为何中医能够当宰相?

12

 

香港人过海关的时候可以走电子通道「e道」(电子快速通道),因为同音的关系,每一次用「e道」时都让我想起韩剧「医道」!可是,究竟中医里的「医道」指甚么?原来医道一词是出自于《黄帝内经》!书中记载黄帝向其弟子雷公,询问了同样的问题,说:「子知医之道乎?」接着黄帝详细的解释:

「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假如你要学中医,究竟要学一些什么内容?这里替「医道」定出了上到下的最大范围。天文与地理,并非指现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而是更大的概念,是指天之道和地之道。天文就是日月星辰等星体的「宇宙规律」,也包括了风雨雷电等的「气象规律」,就好像月亮影响潮汐一样,这些天上的规律会也影响人体,也就是中医说的「天人相应」。地理就是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这些环境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至于人事,是指人情事理、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关系,而更广义的说,人事是指一切由人所发生的事。但是,人世间的一切知识和学问,其实都是由人产生的,那么当一个中医,要懂得的东西可真无穷无尽啊!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医确实是一门「通识教育」。学习中医要求的知识面极广,自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已经要求中医必须是「通才」,掌握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能够明白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治病救人。亦因此中医里有一句名言:「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就是指当「中医」与当国家「宰相」性质其实差不多,既然这个人通晓了天地人之事,治病与治国,都能游刃有余。

有人笑说:「当中医能够做一个国家的元首,西医则只能够做各部门的首长」,这并非是要贬低西医,而是指出了两者的医学理论的特点。西医学要求的是专精,一个越高明的西医,就要在一个专科内钻研得非常深入,而不可能所有学科都精研,从政府职能而言就是能管理个别部门;可是中医就不行了,必须要通博,有广泛的知识,整体融汇贯通天地人之事,在政府的职能而言,就是能够沟通各个部门,负责最高的领导工作。

所以,中医还有一句话说:「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指出学习「医道」的最高理想。原来,学中医的最终归宿是可以从政呢!哈!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11. 同病吃药不相同?

11

熟悉中医的朋友,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假如两个人患了感冒,一起去看中医,大家的处方却不一样。为何会有这种现象?《黄帝内经》中有讨论到这个问题: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我们有同样的问题,为何中医治病,同一种病,治疗不同,却是都能治愈?这里说了其中一个答案:与地理环境有关。

实际上地域不是唯一因素,中医常说「三因制宜」,就是指诊治疾病时需要以「时、地、人」等三方面去作考虑。「因时」就是时间,例如四季,甚至不同年份有各自的气候特点;「因地」就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影响人的身体,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可造成疾病发生的不同土壤;「因人」就是只指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体质状况,而这种体质又与以上的「时地」有关。

因此,即使得了感冒,在每一个人身上,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处方自然也不一样了。中医治病时需要考虑到每一个人的独特情况,就好像量身定做一件合身的衣服,每个人不同。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即使吃的东西一样,可是人人都有不同的身体。

中国传统的思想正是如此。例如教育孩子,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需要「因材施教」;又例如择业工作,每人有各自的才能和喜好,需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假若我们能够因应能力给予栽培,也是一种「顺应自然」,使人人得以成材,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在中医上,则称为「同病异治」,虽然同一种病,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却也能达到治愈的效果,就是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走不同的路线,皆能达到目的地。

所以《黄帝内经》又说:「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为何不同的治法亦能使病康复?《内经》解释,就是因为我们知道病的原因,知道治疗的方向,所以就算用不同的手段,均能够达致同样结果。在海上航行,海这么大,当然可以随意选择航线,但假若没有指南针,失去了方向,就无法走出迷雾了。谚语说:「发现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假如不知道疾病的根结,纵使你手上有千万张药方,又如何能治愈疾病?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10. 中医是否反对吃素?

10

有些人以为,补养身体一定要吃肉,煲老火汤一定要放肉才行,甚至推论中医反对素食,这些其实都违背了中医的思想。自古以来,不少著名医家非常提倡素食,例如唐代大医孙思邈,他说「常须少食肉,多食饭……」他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活到了一百多岁。

虽然《黄帝内经》不反对吃肉,但应该说是较为支持素食的,有一段话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学」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已经有类似营养金字塔的说法了。

仔细看这四大类,严格来讲不是平等地位,而是有不同层次的,不是说每天四类各占一份就最好。谷类是「供养」人生命的,所以最为基本、必须吃!水果是「辅助」的,而蔬菜则是让人「充满」,给我们吃饱的。所以按等次说,谷类应该吃最多,蔬菜水果为其次。

至于肉类,其作用是「益」,这个字用得非常巧妙!益是指「有益」,是好的意思,这样看肉类似乎不是必需品,就好像现在的「营养补充剂」那样,它对身体可以有益处,但是并非没有它就会死掉。

可是,「益」字在古代的本意是「溢」,即「满溢」,水满泻出水库外,是好是坏?当然是浪费了、太多了!所以「益」字在《内经》中有时候也属贬义,有「水能覆舟,亦能载舟」的过犹不及思想,它虽然有益处,可是很容易走到反面。

因此,《内经》记载了很多吃肉而导致的疾病,例如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是说一个人刚感冒初愈,千万不要给他吃肉,吃了容易使病情复发。可是我们现在很多时都是倒过来,刚感冒好了,稍有点胃口,就立刻吃肉;又或者刚生孩子的妇女,就天天喝鸡汤,其实都对身体不好。

还有说:「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高梁是指「膏粱」,是脂膏、细粮的意思,亦即是肉食和精细的食品,细粮可理解为经过加工,就像在超市里能面买到的各种食品:蛋糕、罐头、薯片、糖果、雪糕……

这段话作出严厉的警告!例如消渴、中风、半身不遂、身体痿弱、气喘等病,是肥胖、富贵人才得的,都是因为吃「膏粱」太多引起吧!《内经》有这样的记载,看来历史还是不断重复,即使到了今天,为何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人这么多?原因很简单吧,都是富贵病、文明病,是吃出来的。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9. 新年该吃甚么好?

9

农历新年快到了,很多人都问中医,新年吃些什么好啊?我会斩钉截铁的说:「吃素好!」

这可不是胡说的,而是根据《黄帝内经》的思想,有一段讲四季养生的话这么说: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里强调春天需要「生而勿杀」,换句话就是不要杀生吧!为何这样说?就是因为经过冬天的沉寂后,春天渐见生机,这时候杀生,就违反了自然之道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不杀生、吃素,并非一种盲目的清规戒条,而是有重要的养生意义。吃肉在传统上叫作「荤」,荤通常指肉食,而在《说文解字》说:「荤,臭菜也」,佛教把「五辛」即葱、蒜、韭菜等食物列为「荤」,意思是指这些食物会让人头「昏」脑胀,不能平静。所以在春天吃素的意义,是强调有一个平静而舒畅的内心环境,它所重视的是一种心态,而由心态决定你的生活习惯,再而影响健康。

春季养生非常强调精神调养,重点是「以使志生」,意思是人的精神情绪,经过冬天的内敛之后,是时候开展了。所以《内经》教导我们,可以早点起床,起床后在庭院里散步,把束起来的头发放开(古人大都留长发),试想像这幅图画,是否像放假去旅行的样子,感觉放松舒畅?上文还提醒我们要多布施、奖赏,而不要掠夺、惩罚,做好事,心情一定好极了!

春天确是素食的好时候,从身体机能上讲,由于春季的阳气逐渐生长,人的肠胃消化能力相对较弱,素食都是比较容易消化的,对身体特别有益处。

可是,在农历新年的喜庆日子,我们往往会大鱼大肉,吃得饱胀,这样吃的话,会有甚么后果?《内经》最后一句话,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有趣的是,结果往往不是眼下就能看到,而是到了夏天的时候,才会出现寒性疾病。这是因为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吃太多、太好,吃伤了肠胃,「杀」了刚刚初「生」的阳气(杀生?),下一个季节不够用,就出现毛病。

这就好像现在全球变暖的问题,很多科学家都说,我们耗掉了这么多石油,排出了温室气体,可不是在当下立刻见到恶果,而是到了下一代才出现问题,要后悔已经太迟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8. 看中医的三「不」

8

看中医之前,大家都知道有一些事情是不可做的。例如不可以化妆,让中医看不到自己的气色;又例如不可以喝染色的饮料,会使中医看错舌头的颜色;还有看病前不可以刚做完运动、或者刚吃饱饭、喝酒,这都会影响脉象的准确性。

其实,除了以上这些,原来《黄帝内经》对病人有三个「不」的重要忠告:

第一个不:「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最后「至德」的意思,是指最高深的医学道理,整句话就是说:对于哪些拘守于鬼神之说的人,我们是不可以跟他们谈论医学道理的。

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向人类宣告,中医不是迷信的东西,中医学跟鬼神无关!不要将中医跟巫术放在一起谈论。但再想深一层,既然中医本身是一门科学,为何不可以向哪些迷信的人去讨论?这是因为中医的道理渊博深奥,假如一个人本身只是希望接受权威的命令而不善于思考,跟他们谈医学则是对牛弹琴。因此,假若看中医时想让医师给你多作解释,大家应该知道要怎么做了。

第二个不:「恶于鍼石者,不可与言至巧。」这是说,憎厌针石治疗的人,是不可以跟他们谈论高深的医学技巧。当然了,假如一个病人害怕针灸,你怎么跟他说要用针,都是多余。其实怕针刺是人之常情,也有人会怕吃药,或者再深一层次,许多人生病了之后,都害怕要改变自己。比如有些病是因为吃得太多而引起的,以后要叫他每一顿饭不可吃太多、太好,或许是难比登天的事。

第三个不:「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这句话表面上看似很无聊,病人不给医生帮助,当然不能治好嘛!其实不仅如此,好些患者虽然表面上是在治病,可是内心却不是。有些病人一边治病,一边在觉得自己的病还是治不了的,总觉得自己是得了大病而医生没有诊断出来,总是认为自己是得了绝症才「安心」。

有些西医上诊断为癌症的病人,刚听到自己患癌的消息,就好像是死神突然降临,精神濒临崩溃,于是心存放弃,无论医生有什么方法,自己也无心乱战。有了这种心态,会给治疗大打折扣,假如自己都不愿意康复,无论医生怎么帮助,都是徒劳无功的。人的心理、情绪是会影响疗效,积极的信念对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从这角度想,这真是「信者得救」啊!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7. 为甚么人要疼痛?

7

中医里有一句谚语,叫「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其实这句话是后人在《黄帝内经》的思想中总结出来的,原本的话是这样说: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体的经脉之中,气血是循环不息的,但是当寒气入侵之后,就会使气血受阻不通,因而突然作痛。

当然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了,就好像在中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河面也会结冰,水不能流通;抑或在街道上遇上撞车了,交通堵塞,难以行走;又或者像家中的下水道,假如有东西堵住了,污水冲不走,家里肯定臭气燻天!

虽然原文中说是由于寒气入侵,但我们应该理解为一种举例,中医很多时说「伤寒」,实际上也包含了多种致病的因素在内。换句话说,只要是各种因素导致经脉不通的话,都可以引起疼痛。

比如说头痛:受寒太久,吹冷气、受冷风,会引致头痛;在外晒太阳受热太多,中暑了,也可以头痛;经常吃冰淇淋、喝冷饮,可以让人头痛;心情不好,时常发脾气,俗语也说「怒发冲冠」,当然也可以头痛了。

倒过来看,疼痛对人来说其实很重要!因为出现了疼痛,我们就知道体内有「堵塞」了。它是一种内在状况的反映,中医说「有诸内必形于外」,假如人体不畅通了,自然会响起疼痛的警号。这个警号就好像火灾时响起了警钟一样,是叫我们要去逃生、去救火,假如我们不管身体疼痛的原因,见到疼痛就吃止痛药压下去了,那就好像火灾时直接关掉警钟,当作没事发生那样,任由火势蔓延。

其实「不通则痛」,这个痛也是举例而言,实际上应该说「不通则病」。中医经典《金匮要略》里有一句话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假若人的脏腑气血畅通,人自然不会生病了。所以做中医,其实就好像作一个「管道工人」!只要搞通人的气血,病自然离你而去。

因此,如何获得健康?那就是要保持畅通!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静;每天保持「三通」:大便通、小便通、出汗通;饮食节制,保持「出入口」正常;注意避「寒」(记得上面说寒是甚么意思吗?)。若能做到如此种种,就能够确保体内的气血通畅,身体健康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6. 如何成为智者聪明强壮?

6

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智者?竟然《黄帝内经》有告诉我们具体方法!只有八个字——「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要成为有智慧的人,最重要是能做到「察同」;相反,愚笨的人就只能做到「察异」。察同,就是观察事物之间的相似、相同之处,察异则是强调事物之间的不同点了。

《内经》在这一句话之后,紧接还说:「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原来成为了智者,不单会有智慧,还会耳朵聪慧、眼睛明亮,更会轻身强壮,即使年老也相当壮健,正值壮年时更比普通人强壮,这些都是愚者所不具备的。

为甚么智者身体会特别健康?主要是因为他们懂得了养生的方式,因为他能够「察同」,就是懂得了自然的大道与养生之道,亦即是天道与人道的共同点,能够顺应自然而生活,因此能够获得最佳健康。

其实还不单如此,还因为智者这种思考模式,让他减除不少烦恼!不是这样嘛?就好像我们学习读书的时候,假如想掌握每一件事情的独特性,可是世界上的知识汗牛充栋,穷一辈子也无法把所有的东西都学会,假如我们把自己的目标定在「察异」上,我们的人生实在太累了。当我们能够做察同,学习的目标是在观察事物的共通点上,我们就能够做到融汇贯通,举一反三。

 因此,《内经》还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意思是世界的事物,假如我们以阴阳去仔细区分,可以有成千上万的差别,但是假如我们能够掌握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中医就是以阴阳与五行的方法,来把各种事物串联起来,让我们明白事物之间的关系。

「察同」还可以用在人际关系上。孔子的名言说:「君子和而不同」,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虽然每一个人都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君子就能够做到和睦共处。为甚么君子能够做到这样?正是因为君子能够观察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而不强调彼此的不同点。智者实际上亦即是君子呢!可是小人就不是这样了,也像是愚者只会「察异」、「同而不和」,表面上虽然与你好像关系很好,实际上却各怀鬼胎,无法真正的沟通。

既然智者能够有非常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们和谐相处,必然心情愉快,难怪会有最佳的健康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

5. 如何成为圣人治未病?

5

如何能成为一个圣人?在《黄帝内经》中有不少记载,对圣人的其中一个要求,就是需要做到「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鬭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段话是说,圣人不会治已经发生的病,而只会选择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就治理,假若在疾病已经发生之后才治疗,就好像临渴才去挖井,战乱发生才铸造兵器,不是已经太晚了吗?

「未病」即是疾病尚未发生的意思,那么,病还未出现,为何要进行治疗?这就是中医的高明之处了!虽然疾病的病征尚未显露,可是病根已经种下,以后还是会发作出来的,因此及早治理,则能防范于未然。

「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大家都非常清楚,可是「治未病」的含义,远不止「及早预防」这么简单。你可以到医院中询问一下患病的人,他们得病前是否知道要及早预防的重要?相信大部份人都知道,可是到了真实生活中,往往都被我们忽略了。

这种忽略,也不能怪责谁的,确实「治未病」并非任何人都能做到,不是每年去做身体检查就已经足够。《内经》强调,这是圣人的独有能力,「治未病」的重点,其实是强调「洞察力」,在医理上说,就是强调中医的诊察能力,能够见微知著;又或者说,就像做一个好领袖,需要具备「远见」的素质一样,提前看到问题的存在。

治未病的思想,不单可以用在治病,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说,有一些年轻人误入歧途,染上毒瘾,这种「病」,要说成因可有一大堆,但是我们追溯可发现,这些年轻人大都有不完整的家庭,家里缺乏教育、关爱所导致。可是作为父母的,往往就是未能「察觉」问题的存在,没有在问题尚未发生的时候就去解决它,因此到问题发生了,已经不能回头。

又例如夫妻之间关系不好,出现了婚外情,这种「病」,要说是谁的错,其实已经太迟了。假如夫妻之间一直以来沟通良好、相亲相爱,哪会出现这问题?问题就在于我们未能及早洞察问题的存在,到问题出现了,已经很难挽回。

要成为一个「圣人」,其实也并非想像中之难,但确实需要我们细心观察,不允许有「拖延」的习惯,要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否让自己的生命活得健康,就看我们会否「治未病」了。

李大夫介绍

nsl486-viva-voc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