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素食裏大部份食物屬寒涼,那麼長期吃素會導致身體虛寒?當然,這是一種對素食的誤解,有必要作澄清。
食物的寒熱,與中藥的寒熱概念不同
在筆者《素食濕重寒涼嗎?》一文中已經指出,食物的寒熱不等於身體的寒熱,這裡更想進一步的說,食物的寒熱並不等於中藥的寒熱。
中藥上有「寒熱溫涼」的不同屬性,「寒與涼、熱與溫」是程度輕重的不同,實際上就是只有兩大類。中醫認為「凡藥皆毒」,這裡的「毒」不是「毒品」,不是中毒讓人死亡的那種意思,傳統上「毒」是指「偏性」,所謂「凡藥皆毒」,其實就是指「以偏糾偏」,透過中藥的寒熱偏性,以糾正人體的寒熱之偏,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就是這個道理。
中藥跟食物雖然也可以有「寒熱」區分,但顯然兩者有所差異。中藥是用來治病的,一般只是短期運用,假如人體的寒熱偏性已經糾正過來了,就無需要再吃;食物是用來養生、維持生命的,供我們天天食用的,能夠稱得上食物,大都是性味平和,大部份食物都是「性平」的,就是不寒不熱、或者微寒微熱。假如是寒熱之性較強的食物,就會成為「藥食兩用」的(例如生薑、百合、龍眼、大棗),或者更傾向於成為「藥物」了(例如肉桂、桂枝、甘草、枸杞、人參)。
雖然中藥與食物同樣可以區分「寒熱」屬性,但是難說清楚寒熱程度的不同。例如說西瓜、苦瓜、雪梨、芹菜性涼;生薑、荔枝、龍眼、茴香性溫,這裡所說的寒熱屬性,其實沒有指明寒熱的輕重,這雖然與中藥所說的名字相同,但實際上其寒熱之性,要比中藥所說的寒熱溫涼都要輕得多了。再者,寒熱輕重也有一個「量」的問題,就好像開中藥多少劑量吧,食物的寒熱屬性一般較輕,要吃較大量、天天吃才會出現反應。
食物的寒熱,其實沒有經過嚴格研究!
坊間有不少飲食養生的書,甚至列出了每一種食物的寒熱屬性,有些非常關注健康的人,甚至會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對每一種食物都先「查表」,好像查找「營養成份」、「熱量」的做法那樣,查找食物的「寒熱屬性」,找符合體質的才敢選擇食用,十分「挑食」。對於上述這一種做法,可以說,傳統中醫並不完全支持。
這種把食物區分寒熱之性的想法,可以稱作「食品中藥化」,嘗試將每一種食物都找出藥物的性味功效。這種做法雖然在古代已經開始嘗試了,但是各家有爭議,就算每一種中藥在本草古籍上的記載,亦常有各家說法不一致,現代這些養生書上對食物寒熱的記載,實際上大部份都沒有經過嚴格的考證研究,未必經得起考驗。
再者,食物的寒熱屬性是怎樣獲得的呢?是某些人自己嘗過的感覺嗎?是某些修道的人的感覺?是根據病人吃下去的感覺嗎?是根據現代食物的「熱量」多少來判斷嗎?……其實,都沒有人說清楚。實際上,除了最古代如《神農本草經》等經典醫著所記載的中藥以外,就算很多後來發現的「新中藥」,其中的寒熱屬性也常有爭議,那麼食物的寒熱屬性是怎樣,在中醫界依然是一個具爭議的話題。
對於這些食物寒熱的記載,大都沒有經過嚴格的考證,而且撰寫這些書的人亦非素食者,受到了現代營養學觀點的強烈影響,他們大多保持著素食並不夠營養的觀點,那麼當然也會批評蔬菜水果是寒涼的,最後得出了不宜多吃的主觀結論。這只是代表了某些個別專家的想法吧,觀點往往出現偏差。
這種現象,就好像筆者在《素食不夠營養?》一文中提到,由於營養學缺乏對素食的研究,往往用非素食者的標準評價素食,於是容易得出素食不夠營養的錯誤結論了。
健康人體有自我調節寒熱的能力,生病了才難以調節
由於食物也有「微寒微溫」之性,有些聰明的人也會追問:長期天天吃不也會影響人的陰陽平衡嗎?對,這一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回答這問題要從三個角度說起:
第一:健康人不怕寒熱
人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能夠保持自身的內在平衡,即使外在環境有寒熱溫度的變化,越是健康的人,所能承受的溫度差距則越大,健康人就算突然進入一個冷氣房間,或者冬天突然坐飛機到熱帶地區去,也可以不生病。
從這個角度看,人體胃腸對於食物的「寒熱」屬性也是一樣,假如人體本身健康氣血充足,飲食每一頓飯裏面,即使寒熱食物兼夾,身體也能夠承受得住,可以自行調節。這就是所以有些人吃很多辣椒也不會「上火」、有些人吃很多寒涼飲料身體也沒有毛病的原因。
換句話說,假如身體本身強壯健康,縱使食物有寒熱的偏頗,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第二:生病人注重寒熱
假如生病了,人的內在平衡被打破了,則很難承受外在環境的變化。很簡答吧,例如人感冒了,就算沒有風吹,身體也可以覺得怕冷,走幾步路也覺得乏力。
生病時人的飲食就非常需要注意了,中醫上這方面有很多知識,例如飲食的禁忌,生病不可以吃甚麼,飲食必須注意寒熱,生病的時候尤其需要吃性平的食物。所以,中醫時常囑咐患者飲食清淡、禁忌油膩、不吃肉類奶酪等難消化的食物。
第三:體質偏虛又如何?
假如是在上述兩種狀態之間,就是從生病過後變成健康人的過程,俗稱為「亞健康」的狀態,體質偏虛的人該如何飲食?很多人在這一個過程裏面,單純運用「生病的飲食法則」,一直還是保持著飲食清淡、非常注重寒熱,例如煮菜覺得寒涼就加點生薑、枸杞子,希望在食物之間已經能夠達到「寒熱平衡」。
這種飲食方式,可以讓你繼續維持這樣的健康狀態,但未必能夠幫助你恢復到正常健康。長久保持這種平和的飲食方式,腸胃不夠鍛煉,那就很難恢復到最佳的健康狀態去。
要讓身體長久不怕冷,反而要吃點寒涼食物!
這一種「飲食鍛煉」觀點,比較少人提到,但其實傳統飲食文化非常注重這種思想。例如說,傳統文化強調要吃「粗糧」例如吃大米最好吃帶殼的糙米,吃蘋果土豆最好連皮吃,目的就是希望整個胃腸能夠得到適當的鍛煉,讓身體有足夠能力去消化食物。假如經常飲食「精細」不用消化的食物,就好像肉類、牛奶那樣,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也同時含有有害物質),好像很容易能夠吸收得到,但是腸胃反而缺少了鍛煉,久而久之身體就變得虛弱了。
想要讓身體不怕冷?吃溫熱的食品,只能夠幫助你得到短暫的舒適,但是卻不能讓你得到長久的溫暖,假如天天吃溫熱的更甚至會使人更加怕冷!!為何會有這種情況?道理很簡答吧,就好像冬天的時候,一個怕冷的人天天呆在家裡面享受暖氣,洗澡也用非常熱的水,穿很多衣服,但是每到戶外的時候依然怕冷。原因很簡單吧,就是因為外在提供給你的「熱力」,無法幫助你身體自身製造熱能,甚至進一步來說,假如經常在很溫暖的室內生存,身體覺得不用製造熱能也可以足夠生活,反而將體溫調節更低,讓你變得更舒適,那麼出到戶外就更冷了!
飲食也是一樣,當我們經常吃喝溫熱的食物,久而久之,我們的胃就不需要這麼多陽氣了,不然我們就容易「上火」。長期吃溫熱的食物,一方面不能幫助我們自身恢復陽氣感到溫暖,另一方面更有可能削弱人體的陽氣!就是說,若我們希望獲得長久健康不怕冷,並非透過飲食溫熱可以獲得,而是要鍛煉身體的陽氣,讓我們變得強壯。
如何鍛煉呢?就像好些北方生活的人,冬天天寒地凍的時候依然去游冬泳、洗冷水澡!這樣看起來很變態是不是?但是卻讓這些人不怕冷、少感冒、身體強壯。飲食上也是一致的,想讓自己變得更強壯,能夠在飲食上有更廣泛的「寒熱耐受性」:想讓自己不怕冷,那麼就要吃點「寒涼」的食物,讓腸胃得到鍛煉;想讓自己不容易「上火」,則要逐漸吃多點辛辣的食物,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能吃辣!
吃寒涼以補陽氣,需要掌握法度
以上的這種「鍛煉」強身的建議,可能很多人覺得很難接受,其實,這是受到了現代的養生文化所影響。由於民眾普遍希望在「付出最少」的前提下獲得健康,那麼中醫的「養生」逐漸變成只有「調養」而忘記了「鍛煉」。提倡要「鍛煉身體」,並不適合大部份人的口味。
可是,我們看看那些長壽百歲的老人?他們大都是堅持到老一直鍛煉身體、勤勞幹活,自己洗衣做飯種田,其實鍛煉才是身體強壯的硬道理。
當然了,千萬不要歪曲鍛煉的意義,中醫不強調走極端,而是要隨著自己的個人能力,逐漸的鍛煉上去。假如一個人平常沒有跑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去跑馬拉松;假如一個人平常不能吃寒涼食物,當然不是一下子讓他天天吃冰凍西瓜了。鍛煉需要有一個過程,講求循序漸進。
鍛煉的目的並非挑戰極端,中醫依然鼓勵人要避免各種致病因素,例如天氣寒冷當然要穿衣服,只是鍛煉的角度就是要穿少一點而已,例如中醫的一句名言說:「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寒」,小孩子也要提倡不要過分保暖了,更何況成人呢?又例如,雖然可以鍛煉自己吃各種食品,那麼可能有人問:是否應該鍛煉自己吃肉?吃各種零食和奇怪的東西?或者鍛煉自己吃含有不良添加劑的「黑心食品」?當然,有些食物的害處是多於好處的(例如在《中醫如何看素食?》指出了肉食的種種問題),假如這種鍛煉帶來的害處更多,那就沒必要作無謂的犧牲了。
另外,生病時不要鍛煉。生病的時候還要堅持做運動是不明智的選擇,鍛煉當然要選擇適當的時候,假如身體本身有各種疾病,就不是鍛煉飲食寒熱的好時候,生病了在中醫來看應該用中藥去糾正其寒熱之偏了。待病情已經緩解,身體逐漸恢復之後,保持和平飲食之餘,逐漸嘗試增加「鍛煉量」,讓自己吃粗糧、吃生食、吃素食、偶爾斷食少吃、吃寒涼——「粗、生、素、少、涼」這五個字,就是鍛煉腸胃的健康法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