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中醫有沒有方法減肥?」
由於我不是在美容院駐診的中醫師,實際上面對減肥的病人不多,未能談上許多實戰經驗,實在抱歉。在此談談一些中醫理論上的看法吧!
中醫看減肥
據我了解,假如是屬於癡肥的病人,即是真的肥胖得很嚴重的情況,中藥和針灸,確實能夠有幫助的。更神奇的,我聽過一個醫師曾說,有一個病人,針灸前磅重了一下,針灸後再磅,發覺體重就下降了!真是神奇!(值得思考的是,病人沒有活動,那些脂肪重量,跑去哪裡了?從呼吸帶走了?!)甚至我也不太能解釋。但是針灸和中藥能幫助減肥,這是不容置疑的。
但大家也明白,中醫講求「辨證論治」,簡單來說就是每一個人的體質、疾病的成因也不同,需要透過個別的診察分析,才能得知結果。不能只見「肥胖」就只有一種治療方法,治療肯定是因人而異的。
但是,傳統中醫對於肥胖的觀念,肯定比現代人來得寬鬆。許多現在覺得自己胖的人,其實在中醫眼中或許覺得正常。每個人有適當的體格,在一定範圍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營養學的局限
從現代營養學的概念來說,肥胖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供求問題,由於「供過於求」,飲食營養太多,但是運動支出太少,日積月累所以就出現肥胖。因此減肥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轉變成「求大於供」,多做運動,少吃點東西,自然會減肥。
這種觀念雖然某程度上算是正確的,多做運動的確能減肥,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種體驗:有兩個朋友,每天吃差不多分量的東西,有差不多的活動量,但是一個人總是吃不胖,一個人卻吃一點點也胖了。(尤其是在大工廠工作過的人就更加有體會了。)
這正是中醫強調「辨證施治」的優點,由於每一個人的體質情況不一樣,所以要談「如何減肥」的問題,仍需要個別的研究,不能空談。
肥胖代表「需要保護」
雖然如何治療肥胖比較難說,但是從養生上,只要少吃肥甘厚味,少吃東西(定期斷食),多勞動,減少憂思等等的方法,確實是恒久不變的道理。這些方面我想大家也耳熟能詳。
這裡我想分享一個中醫以外的觀點,前陣子看了一本書《生命的重建》(是內地版書,繁體版叫《創造生命的奇跡》,英文原版是:You can heal your life),這本書中解釋肥胖的原因,是跟心理因素有關。是因為覺得需要被保護,避免受到傷害、輕視、責備,身體就會給你在身體外部形成一層保護,那就是肥胖了,以增加安全感。
換句話說,肥胖的原因是因為感到不安全、緊張、恐懼、過於敏感等,而隱藏在恐懼下面的,可能是憤怒和拒絕寬恕。
所以要解決肥胖的問題,只是節食不一定有用,還是要從心態著手。書中建議要改變思維模式,要感覺自己是被愛所保護,願意自我成長,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願意寬恕其他人,總之要找回安全感。
我看,這也符合臨床常見的現象,我認識的一些「肥仔」,他們一般都比較缺乏自信。而中醫認為,有一部分肥胖的人,體質是偏於「脾虛」的,而中醫認為「憂思傷脾」,沒信心的人往往思慮過多,而思慮過多又會再傷脾,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我也比較贊同,解決肥胖,不應該只是從飲食、運動入手,改變心態,也是重要的途徑。
分享到這裡,不知道對您有沒有幫助?
PS:《生命的重建》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當中講到了每一種疾病的心理成因,值得一看。網上有免費下載可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