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而治的上工精神

2011年9月4日

 

全仁中醫診所內來了一位63歲的女士,她得了一星期的咳嗽、有痰,其實也沒有多少其他不舒服,仔細詢問之下,平時容易有頭暈、心悸,勞累時候平躺則會覺背痛。

 

可是,當我們摸她的脈象,看到他脈象「結代」,即是現代一般所說的心率不齊,跳動雖然仍有力,但完全沒有規律,時快時慢。這種脈象不得不重視,這在西醫上來看屬於心臟病,可大可小。而從中醫上來看,雖然患者現在沒甚麼明顯不舒服,但是有這種脈象,病情以後可得繼續發展。

對於這個患者,我們考慮的,是究竟應該聽她說,給她治療咳嗽,抑或不管她的咳嗽,給她治這種脈象的問題?又抑或是能夠兩者一起考慮?我們覺得,咳嗽還是比較次要,應該儘量考慮給她治本吧。

經過詳細考量,我們開出了《傷寒論》的炙甘草湯,用的是原方劑量,這一個方中藥物劑量甚重:

炙甘草60g、生薑45g、黨參30g、生地黃250g、桂枝45g、阿膠30g(烊化)、麥門冬45g、麻仁53g、大棗112g,共兩劑。

煎服法也跟隨原書中是「酒水同煎」,用了當地的一種棕櫚酒叫Lambanog,1杯酒加上14杯水一起煎藥,煎剩下三杯水,一天分三次服用。

三天後病人來覆診。她還未開聲說話,我們在想,究竟她會怎麼樣呢?她說:咳嗽已經好了,也沒有痰,心悸頭暈也都好了,現在一切不舒服都沒有。摸她的脈,讓我們十分驚訝的是,她的脈率不齊完全消失了!脈象很有規律、有力,是一個正常的脈搏。


這一個簡短的病案,一方面讓我感受到經方的神效,只兩劑藥,就治好了這心臟毛病,而且,即使我們不是想治他的咳嗽,卻都一併治好了,說明兩者有同一個原因,只要找到疾病的根本,那就可以一起解決。還有更重要的是,這病案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精神,雖然這個病人還未感覺到明顯的心臟問題,但是我們透過脈診及早給她發現了,預防了問題進一步惡化,連患者自己也不知道的!這就是中醫的「上工治未病」的精神了,相對於病情到了危重時的妙手起死回生,這種輕描淡寫的預防則顯得更有意義。


後記:

後來想起,《金匱要略》附方中的炙甘草湯條文說:「《外臺》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可知炙甘草湯亦能治療咳嗽、心悸之證。

303096_10150283025806992_7794263_n

(今年的菲律賓義診工作,增加了「流動門診」服務,每週大約有兩天時間,出動到某一些村落里,集中為村民服務。)

312437_10150283027216992_6258701_n

(流動診所的服務,讓村長與當地組織合作,組織患者集中在某天一起來看病,讓我們雙方都省卻了不少時間,達到了雙贏的效果。由於一些村民實在太貧窮了,難以前來我們全仁中醫診所看病,出診確實將服務帶給最有需要的人手中。)

319685_10150283028221992_7821003_n

(在村中看病,一大堆人坐在我後面輪候看病,這樣看病真是頗有壓力的呢!希望儘快給他們幫助,而患者都願意耐心等候。)

309566_10150283029616992_5190219_n

(給患者治療的時候,很多村民都在圍觀,中醫對他們來說很是很新鮮的概念,值得我們努力推廣,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受惠。)

李大夫介紹

nsl486-viva-voce01

Comments are closed.